雙節(jié)長假期間,那張排到60多號的充電叫號單火了。
有媒體報道,高速服務區(qū)里,一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泡面人”,他們守著手機,吃著泡面,眼神空洞的望著充電樁,仿佛在等待一場救贖。
不僅應急車道被占滿,司機們?yōu)榱耸‰?,選擇在車里不開空調,默默睡覺。
湖北的一位女子,為了錯開高峰出期,特意從9月30日上午駕駛電車從廣州出發(fā),等都晚上七點多的時候,將車子駛入湖南官莊服務器準備充電。
可面前的情況讓她和同伴徹底傻眼了,只見充電樁前已經排起了長龍,她們的號碼直接顯示為49號。
事后女子感嘆,這次為了充電就耗去了自己四個小時,直呼服務器充電樁太少,高峰期根本不夠用。
而這名女子的感慨也是代表了所有電車車主們的心聲,如何解決這道難題,確實傷腦筋。
雖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服務區(qū)增加充電樁,然而,一個快充樁成本就達數十萬,等到假期過去,充電樁前立即門可羅雀,添加太多,在平時大多日子里,無疑也是一種閑置。
假期出行高峰期,如何解決電車充電的問題,也是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有人說,高速充電樁,這個在平時毫不起眼的設施,就這樣在節(jié)假日變成了風暴中心。成了一座讓人進退兩難的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充電,里面的人充完電也走不了。每年都在上演的這場擁堵大戲,真的只是因為車太多,樁太少嗎?
所以說,當燃油車和電動車同時上高速,以時速一百四十行駛兩個半小時,電動車去充電了,等三個小時充電一個小時,四個小時后,燃油車至少又跑了四百多公里了。
還有網友調侃,開油車的看到這場景心里能舒服點,還是油車好呀,就算是加油也比電車充電快呀,幾分鐘就加完油了,不用焦慮,不擔心續(xù)航,不怕扔道上。笑哭了!
也有網友提出建議,可以逆向思維,在高速服務區(qū)不要建充電樁,大家都下高速路過的城市充電、吃飯、購物,這樣既能把消費促起來,高速也能暢通起來。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素材圖片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