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9月的聯(lián)合國大會上直接拋出支持印度和巴西成為常任理事國的提議。
拉夫羅夫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的發(fā)言直言不諱,批評現(xiàn)行安理會結(jié)構(gòu)已無法適應全球力量的變化。他明確提出支持巴西和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并強調(diào)應解決非洲國家在歷史上被忽視的問題。
俄羅斯的這一提議并非孤立行動,而是其打破外交孤立的重要舉措。
經(jīng)過兩年西方制裁,俄羅斯急需突破外交困境。印度每年為俄羅斯提供190億美元的軍火訂單,巴西則是俄羅斯鐵礦石的關(guān)鍵貿(mào)易伙伴。
拉夫羅夫聲稱要“糾正非洲的歷史不公”,實則是通過爭取非洲國家支持,將其作為政治杠桿。
俄羅斯的提議巧妙地利用了全球南方國家的不滿,試圖通過支持印度和巴西“入?!?,在國際秩序重組中爭取更多盟友,增強自身話語權(quán)。
面對俄羅斯的出招,美國自有盤算。美國政府支持日本、德國、印度和巴西成為常任理事國,但明確反對賦予它們否決權(quán)。
這一立場暴露了美國的真實意圖:增加席位,但不分享實權(quán)。
美國的設計創(chuàng)造了一個“二等常任理事國”的新階層。日本和德國作為美國的傳統(tǒng)盟友,進入安理會后,依然在華盛頓的影響之下;而印度雖然被拉攏,卻沒有否決權(quán),無法挑戰(zhàn)美國的核心地位。
但美國的計劃面臨重重阻力。韓國的“咖啡俱樂部”專門反對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聯(lián)手反對德國,巴基斯坦也明確表示要抵制印度。這些地區(qū)矛盾使得美國的設想屢屢受挫。
在美俄激烈對立時,中國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中國支持非洲國家加入安理會,這不僅符合政治正確,也避免了直接與其他大國競爭。
中國的務實之處在于,不僅提出了政治主張,還通過具體行動為其鋪路。
中國在非洲投資了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年貿(mào)易額達到2800億美元,還提供了120億美元的援助基金。這些實打?qū)嵉耐顿Y,比任何政治承諾都更具說服力。
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副代表孫磊在“聯(lián)合國80周年改革倡議”特設工作組會議上明確表示,改革要“平衡三大支柱”,特別是要充分考慮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巨大需求。
安理會改革陷入了一個怪圈:五大常任理事國表面爭得不可開交,私下卻都在維護同一個底線——絕不允許新成員擁有與自己平起平坐的權(quán)力。
這種默契超越了意識形態(tài)和國家利益的分歧,成為五常之間最牢固的共識。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憲章》第108條規(guī)定,任何涉及修改憲章、增加常任理事國的決定,都必須滿足兩個幾乎不可能的條件:
第一,需獲得193個成員國中三分之二(至少128個國家)的同意;
第二,還需要現(xiàn)有五個常任理事國全部一致同意。
現(xiàn)實中,由意大利、巴基斯坦、韓國等國組成的“團結(jié)謀共識集團”,成員多達約70個國家,他們堅決反對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國。這意味著改革派在這70個國家身上幾乎沒有任何突破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