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還沒結婚,不是晚,是剛剛好。
刷到民政局的最新數(shù)據(jù),90后結婚率跌破60%,全國平均初婚年齡首次踩過30歲紅線。
評論區(qū)最高贊只有一句話:終于不用被催婚了。
把日歷往回翻十年,2013年還是“再不結就剩了”的年代,如今剩成了主流。45%的降幅,相當于每兩對里就有一對直接跳過婚禮。
不是不想愛,是愛太貴。
研究生畢業(yè)先背8.7萬學術債,月薪還沒捂熱,房東、貓糧、健身卡排隊扣款。
結婚?
先還完花唄再說。
深圳有人干脆把婚禮壓縮成5小時快閃:登記、宣誓、拍照、散伙飯,一萬塊全包,去年訂單翻了三倍。
省錢省到連“我愿意”都按秒計費。
更魔幻的是,離也得辦儀式。
婚慶公司推出“離婚慶典”,分手蛋糕上插著“恢復單身”小旗子,去年市場12億。
結一次婚掏空錢包,離一次婚還得拍照留念,婚姻硬生生被拆成兩個消費場景。
房子也跟著變味。
住建部的調(diào)查顯示,38%的保障房申請人把“終身不婚”寫進申請表,分數(shù)反而更高。
單身成了政策紅利,開發(fā)商連夜改圖紙,30㎡一居室配貓爬架,比婚房還好賣。
寵物繼承遺囑都來了。63%的寵物主是單身,怕哪天猝死貓沒人管,律師所新增“汪喵信托”業(yè)務,咨詢量一年飆210%。
結不結婚無所謂,毛孩子得活得比人精致。
最扎心的是信用體系。
北京、上海試點“婚姻信用積分”,彩禮賴賬、撫養(yǎng)費拖欠直接扣芝麻分。
以后相親先查征信,比看臉還準。
說穿了,婚姻從“人生KPI”降級成“可選DLC”。
有人氪金通關,有人直接卸載。
不是不相信愛情,是不再相信“必須”兩個字。
30歲不結婚,真的不慘。
慘的是為了趕30歲的deadline,把一輩子過成別人的副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