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0月6日電(記者鄧倩倩)近日,福建農(nóng)林大學“一帶一路”留學生福文化研習社30余名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沉浸式體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獨特魅力。他們跟著中國師生學民俗、做手工,感悟中秋“團圓”的文化氛圍。
“中秋的月亮,藏著中國人‘月圓人團圓’的念想?!敝髦v人用生動的語言向留學生們介紹中秋節(jié)的歷史,解讀“賞月”“吃月餅”等民俗背后的意涵,更將“團圓”與“思念”的文化理念娓娓道來。
“原來月餅里藏著‘團圓’的秘密!”留學生們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充滿好奇,一邊品嘗月餅,一邊聽志愿者講述“嫦娥奔月”的傳說。來自巴基斯坦的阿迪贊嘆道:“比家鄉(xiāng)的甜點多了種細膩的口感,很有特色,非常美味?!?/p>
留學生體驗傳統(tǒng)投壺游戲。新華社發(fā)
緊接著,投壺區(qū)的歡呼聲,很快點燃了全場的熱情?!半p腳站穩(wěn),用眼睛和手臂瞄準壺口,把握好力度,投!”志愿者示范操作技巧,并講解投壺從古代射禮演變而來的歷史背景。隨后,各國留學生和中國師生分組互動。
今年9月剛?cè)雽W的緬甸新生帕克斯第一次體驗這種游戲?!拔襾碇袊鴮W習,正是因為對中國文化充滿興趣。這次活動讓我現(xiàn)場體驗到中華傳統(tǒng)民俗,和大家一起玩特別開心?!迸量怂拐f。
最受留學生青睞的當屬手工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顒蝇F(xiàn)場設置剪紙、香囊制作兩個體驗區(qū),志愿者們?yōu)閰⑴c者提供一對一指導。在香囊制作區(qū),留學生們認真學習香料搭配、針線縫制技巧,親手將艾草裝入布袋;在剪紙區(qū),大家手持剪刀,沿著窗花底稿仔細裁剪,紅紙上漸漸浮現(xiàn)出圓月、玉兔等圖案。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志愿者教留學生剪紙。新華社發(fā)
剪紙臺前,來自尼泊爾的博士生普迪亞爾握著剪刀,指尖捏著紅紙,跟著志愿者的指導慢慢裁剪。當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玉兔從紅紙上“跳”出來時,他難掩興奮地舉起作品展示:“看!這是我做的!”
“以前從書中了解中國文化,總覺得隔著一層。今天親身體驗,才真正懂得‘團圓’在中國文化中的分量。月亮在中國人心里,代表對家人最深的思念。”普迪亞爾說。
活動尾聲,留學生們捧著自己的剪紙作品、艾草香囊,和中國師生一起合影,鏡頭定格下不同語言共說“節(jié)日快樂”的溫暖瞬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