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日歷一頁頁翻,中秋又快到了。說真的,現(xiàn)在過節(jié),吃的喝的都不缺,缺的是那股子儀式感,是能把一家人攏在一塊兒的熱乎氣兒。別把過節(jié)過得跟完成任務似的,今年咱換個法子,記住這“嘗3鮮、擺2果、做1事”,我保你這家宴有里有面兒,吉祥又圓滿!
【嘗3鮮】——餐桌上的“頭牌”,鮮掉眉毛不商量
頭鮮:酸辣藕丁——給家宴開個爽利的頭
這菜是我家中秋宴的“開門錘”,必須第一個上。大魚大肉還沒登場前,用它清清口、醒醒胃,大伙兒筷子一動,氣氛立馬就活了。
我的私房炒法(帶點小脾氣):
挑藕有講究,選那種短粗胖的,口感脆生。別用鐵鍋炒!記住了,鐵鍋一碰藕,準黑,丑了吧唧的。我用不粘鍋,省心。
藕切丁,立刻泡在加了點白醋的水里,防變黑,還能更脆。鍋里油熱,先扔幾粒花椒爆香,撈不撈都行,我懶得撈。
然后干辣椒、蒜末扔進去,“滋啦”一聲,香味就躥上來了。把控干水的藕丁倒進去,大火,顛勺翻炒,聽著那“鏗鏗鏘鏘”的聲音,特帶勁。
調(diào)味極簡:一圈生抽、鹽、糖(提鮮,吃不出甜味),最關(guān)鍵的是臨出鍋前,沿著鍋邊淋一勺陳醋。這“鍋邊醋”才是香味的靈魂,酸味揮發(fā)掉一半,只留醇香。
翻勻就出鍋,別戀戰(zhàn),藕丁吃的就是那股子爽脆勁兒!
嘮叨一句:這道菜就得快,從下鍋到裝盤,三五分鐘搞定。磨蹭了,藕丁軟塌了,可就敗了興了。
二鮮:毛豆炒肉末——飯桌上的“掃地僧”
可別小看這道菜,看著不起眼,卻是最下飯的“隱形冠軍”。我家孩子能用這菜的湯汁拌兩碗米飯!
我的家常做法:
肉末選帶點肥的,用生抽、料酒、一點點淀粉抓勻。毛豆最好是現(xiàn)剝的,凍貨差著味兒呢。
熱鍋涼油,先把肉末滑散,炒到變色吐油,有點焦香時,扒拉到一邊。用煸出的豬油爆香蔥姜蒜和倆干辣椒。
然后和毛豆匯合,翻炒勻了,加一小碗熱水,水量剛沒過毛豆一半就行,加點鹽、蠔油調(diào)味。
蓋上蓋子,中小火燜它三四分鐘,讓毛豆徹底熟透入味。最后大火收一下汁,別收太干,留點拌飯,絕了!
嘮叨一句:剝毛豆時,邊上放碗水,手指頭蘸一下再剝,防指甲被染黑。這小竅門還是我媽傳給我的。
三鮮:清蒸大閘蟹——中秋宴的“壓軸主角”
螃蟹上場,宴席才算到了高潮。這東西吃的是個鮮,也是個閑情逸致。
我的蒸蟹不流黃秘訣(外婆的老法子):
螃蟹刷干凈,關(guān)鍵來了:涼水上鍋,肚皮朝上!每只螃蟹的肚子上,給它蓋上一片老姜。
開大火,等上汽了開始計時。中途千萬別好奇開蓋!就讓它一股氣蒸熟,一般是15-20分鐘,看大小。
蘸料我不用醋和姜絲,我搗鼓了個更香的:姜末、蒜末、蔥花,用熱油一激,再加生抽和幾滴香油。
吃的時候,家里人圍著一桌,別玩手機,一邊拆蟹一邊嘮嗑,那才是過節(jié)的樣兒。
【擺2果】——應景的“吉祥果”,好看好吃好意頭
1. 石榴——紅火團圓“多子多福”
這果子必須擺!掰開一顆,里面密密麻麻的籽,像一大家子人緊緊抱在一起。寓意多子多福,家族興旺。我每次都強迫癥,非要把所有籽剝到一碗里,然后一勺舀著吃,那叫一個滿足!
2. 葡萄——成串豐收“人丁興旺”
葡萄一串串,果實累累,象征著日子過得富足、人丁興旺。而且它甜中帶酸,正好能解了螃蟹和油膩。選那種果霜厚厚的,保甜。
【做1事】——最不能省的“風雅事”
賞月!必須的!
別吃完飯就窩回沙發(fā)看電視刷手機。把桌子收拾了,把月餅、石榴、葡萄端到陽臺或者院子里,一家人坐下來,安安靜靜地看會兒月亮。
啥也不用多說,就看著那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掛在天上,心里就覺著,啥煩心事兒都能被它撫平了。這時候再掰個月餅,你才會品出那甜膩里藏著的,是團圓的味道。
【飯后嘮點養(yǎng)生嗑】
螃蟹性寒,吃完記得喝杯暖暖的紅糖姜茶,驅(qū)驅(qū)寒,腸胃舒服。
月餅高油高糖,淺嘗輒止,切小塊大家分著吃,意思到了就行。配上一杯清茶,解膩一流。
說到底,過節(jié)過的不是排場,是心意。用這點家常菜和小心思,把一家人聚攏,說說笑笑,就是最好的“吉祥圓滿”了。
預祝大家,月圓,人圓,事事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