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重,把平日里最寵愛的李淑妃召到了眼前,對她說:“愛妃陪伴朕已16年,朕深感于心,今日特把你兩位哥哥召入宮中,你去見見吧!”
李淑妃聽完朱元璋的話,淚流滿面,跑回自己的寢宮自縊而亡了,終年33歲。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
李淑妃是朱元璋手下大將李杰的女兒,因為李杰死于北征陣前,留下了她們孤兒寡母幾人,生活異常艱苦, 于是朱元璋便下詔將李氏召入宮中。
李氏入宮不久,馬皇后便病逝了,朱元璋與發(fā)妻恩愛情深,相依相伴幾十年,如今天人永隔,實在讓他痛不欲生,于是發(fā)誓以后不再立皇后。
但在兩年后,一場突如其來的宮變,讓李氏搖身一變成為了掌管后宮的李淑妃。
當時在后宮中發(fā)現(xiàn)了一具死嬰,本就多疑的朱元璋懷疑是妃嬪與外臣私通, 不但殺了胡順妃,還在后宮中大開殺戒,好幾個妃子都死于那場宮變,朱元璋還說了句“我若不是婦人生,天下婦人都殺盡”,這次宮變造成了后宮事務無人打理的窘境。
此時,朱元璋看中了賢良淑德,聰慧過人的李氏,將她封為了淑妃,讓她負責執(zhí)掌后宮。
2
李淑妃目睹了這場宮變,對朱元璋自然是又敬又怕,所以她在執(zhí)掌后宮時,一直效仿馬皇后的勤儉節(jié)約,帶頭守規(guī),而且事上有禮,撫下有恩。把后宮事務打理得妥妥當當,朱元璋對她也是十分重視和寵愛。
有時遇到難題,朱元璋還會詢問她的意見,她總能說出一些獨特的見解,還有理有據(jù),朱元璋夸贊她:“班婕妤之流也”。還提拔了李淑妃的兩個哥哥為金吾指揮, 和錦衣同掌詔獄。
李淑妃就這樣執(zhí)掌后宮10多年,這些年朱元璋因為各種理由也處死了不少妃子,其中三位有身份有子嗣的妃子,死后被裝進一個筐里,像垃圾一樣被扔出了宮外。
宮中高級妃嬪幾乎被朱元璋誅戮殆盡。后宮中資歷深、位號高者,只剩下李淑妃一人。
李淑妃能夠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活著,也是十分不易,她必然是處處謹小慎微,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
3
直到洪武三十一年, 朱元璋病重,把李淑妃召到眼前,對她說:“愛妃陪伴朕已16年,朕深感于心,今日特把你兩位哥哥召入宮中,你去見見吧!”
李淑妃立刻聽明白了皇帝這是讓自己殉葬,她這些年對后宮之事不敢有半點懈怠,侍候皇帝也是處處小心謹慎,如今還是逃不過被賜死的命運。
她淚流滿面地回答皇帝:“妾身知道陛下的意思,哥哥們我就不見了,見了也是徒增傷感!”話說完,李淑妃就回到自己的寢宮自縊而亡。
朱元璋聽到李淑妃自縊的消息后,心情十分復雜,既傷心如此賢德的李淑妃竟然被自己逼死了,又覺得為了朱家的江山他必須這么做。
畢竟朱元璋為了替孫子朱允炆掃清障礙,屠殺了不少開國功臣, 性格張狂的藍玉被剝皮實草,大功臣李善長被誅了三族。那些 陪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他也不曾放過。
朝堂的障礙都除掉了,最后的日子,朱元璋又把眼睛放在了后宮之中,他覺得若是精明能干的李淑妃當上皇太后,會不會又是呂雉武則天之流,當年他可是夸贊過她“班婕妤之流也”。
果然需要她的時候,就覺得她是德才兼?zhèn)涞陌噫兼?,疑心她的時候,就認為她是 呂雉武則天之流 ,不除不快。
后來朱元璋為了彌補李淑妃,不但優(yōu)待她的哥哥們,還命人為李淑妃的父親李杰立下了神道碑,這是身份等級的象征,李淑妃的一條命換來了家中的富貴與榮耀。
而朱元璋也沒放過后宮中的其他妃子,40、50人全部為他殉葬,朱元璋算是開了明代人殉的惡例,從此之后子孫們也都一一效仿。
結(jié)語:
可笑的是朱元璋千算萬算,日防夜防,最終 朱允炆的皇位還是沒有坐穩(wěn)。 等到朱棣起兵謀反時,朱允炆身邊連個可用之才都沒有,早已經(jīng)被他的皇爺爺殺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