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剛過,你去超市買醬油時有沒有發(fā)現(xiàn),
前幾天還堆成小山的月餅柜臺,一夜之間就空得能當鏡子照?
那些沒賣完的蓮蓉、五仁、豆沙月餅,難不成真像網(wǎng)上說的 “喂豬” 去了?
有沒有可能藏到明年再賣?
今天就扒扒這事兒的底細,都是行業(yè)里實打實的操作。
中秋當天下午,不少超市就扛起了打折的大旗,北京大興區(qū)的多點超市員工說得實在:
“一過八月十五就沒人買了,禮盒全撤,散裝的 1 折甩賣”。
唐山有家月餅廠更干脆,直接把禮盒拆了賣裸餅,包裝盒完好的留著明年用,實在舊了就當廢品賣。
別覺得商家虧得慌,1 折甩賣再虧,也比堆在倉庫里付租金強,
月餅保質期大多 30 到 90 天,冷藏成本比重做還高,留著純屬給自己添堵。
賣不完的月餅會被廠家拉回去,這才是真正的 “分流大戲” 開場。
一部分運氣好的會變成員工福利,或者捐給敬老院、職工食堂,算是給節(jié)日留個念想。
另一部分就走上了 “環(huán)保路”,
佛山南海區(qū)有家叫綠橋的回收廠,去年就收了某糕點廠 20 噸積壓月餅,加工成畜牧飼料,
不僅幫廠家省了 20 萬銷毀費,還倒給了 3 萬回收款。
現(xiàn)在這操作挺規(guī)范,人家有飼料生產備案證,還能提供 GPS 運輸軌跡和破碎視頻,全程可查。
至于大家最擔心的 “二次銷售”,得掰開了說。
直接把今年的月餅留到明年賣?
基本不可能,一來保質期不允許,二來現(xiàn)在行業(yè)都在控庫存,
2024 年全國月餅產量比去年少了 2 萬噸,不少廠家節(jié)前賣完就停產,根本不留庫存。
但有個老問題得提一嘴:
個別小作坊會摳出餡料凍起來,來年混進新月餅里,
這可是犯法的,《食品安全法》明確禁止用回收食品做原料,抓到最高能罰 30 倍貨值,還可能吊銷執(zhí)照。
不過現(xiàn)在監(jiān)管嚴了,這種 “陳年餡” 早就成了過街老鼠。
更聰明的玩法是從源頭控量。
以前廠家靠猜銷量備貨,現(xiàn)在都學精了,用大數(shù)據(jù)算需求,搞 “以銷定產”。
廣州有家月餅廠今年中秋前就賣空了,就算有顧客要,也堅決不做了。
福建一位品牌專家說得在理:現(xiàn)在月餅市場是 “縮量競爭”,提前跟經銷商鎖訂單、按需求排產能,才是不踩坑的關鍵。
這樣一來,需要處理的滯銷月餅自然就少了。
還有些巧思能讓月餅 “換個身份活下去”。
有甜品店把蓮蓉餡做成面包,烘焙師用五仁餡做披薩,甚至有人把月餅切成塊凍起來,
夏天當冰淇淋配料,這比直接扔掉強多了。
不過得提醒一句,這種 “再創(chuàng)作” 只能用沒過期的月餅,而且得明確標注原料,不然就涉嫌欺詐了。
說到底,月餅的去向越來越透明了。
從早年的 “偷偷摸摸處理” 到現(xiàn)在的打折、捐贈、做飼料、源頭控產,既能減少浪費,也守住了規(guī)矩。
明年中秋再買月餅,要是看到節(jié)后打折大可放心薅羊毛,真碰到可疑的 “陳年月餅”,直接找市場監(jiān)管部門,一查一個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