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看到了魔幻一幕:月餅堆成了山,售貨員眼巴巴地望著每一個路過的人,那眼神仿佛在說:“買點月餅吧,求求了,再賣不出去我就要失業(yè)了!”
貨架上的標簽更讓人窒息:“買一送一”、“買一送二”,甚至還有“買月餅送花生油”的荒唐組合。
可即便如此,顧客們還是繞道走,就像躲避什么瘟疫一樣。
還記得小時候嗎?
離中秋節(jié)還有半個月,我們就開始掰著手指頭數(shù)日子。為什么?因為只有中秋夜那天,才能分到一小塊夢寐以求的月餅。
那時的月餅用油紙包著,簡單實在,一口下去滿嘴香。
現(xiàn)在倒好,中秋節(jié)前兩個月月餅就上市,等到真正過節(jié)時,早就吃膩了。
更諷刺的是,現(xiàn)在的月餅早就變了味。
某知名品牌推出的“至尊禮盒”,四個月餅賣到158元!
哪來的底氣?
這吃的到底是月餅,還是包裝?
網(wǎng)友的吐槽一針見血:“現(xiàn)在的月餅,買的人不吃,吃的人不買。它早就不是食品,是社交貨幣了!”更有人直言:“月餅一旦失去送禮屬性,就是下一個茅臺——有價無市?!?br/>
價格刺客橫行,一盒普通月餅,換個包裝就敢賣幾百元。
某調(diào)查顯示,月餅的包裝成本占比高達40%,遠超食品本身。這哪是賣月餅,分明是賣包裝!
味道越來越離譜,以前的五仁月餅,雖然賣相樸實,但至少真材實料。
現(xiàn)在的月餅,什么奇葩餡料都有:辣條月餅、韭菜雞蛋月餅、甚至還有泡腳鳳爪月餅!廠家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完全不管好不好吃。
添加劑狂歡,有網(wǎng)友曬出某品牌月餅配料表:整整三行食品添加劑!
“這吃的是月餅還是化學元素周期表?”更可怕的是,很多月餅保質(zhì)期長達半年,這得加多少防腐劑?
中秋節(jié)前兩個月就開始鋪天蓋地打廣告,等到真正過節(jié)時,消費者早就審美疲勞了。這種急功近利的營銷,反而讓人們對月餅產(chǎn)生抵觸心理。
用錢包投票的時代來了,今年的月餅滯銷,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年輕人開始“反向消費”。
“我寧愿買10元一個的鮮肉月餅,也不要500元的禮盒”成為普遍心態(tài)。
這屆年輕人,既要傳統(tǒng)情懷,也要實在價值。
傳統(tǒng)味道的逆襲,在豪華月餅滯銷的同時,老式五仁、豆沙月餅銷量逆勢上漲30%。某老字號餅家?guī)煾蹈锌骸敖K于有人明白,月餅最重要的是好吃,不是好看?!?br/>團圓本質(zhì)的回歸,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自己動手做月餅。
月餅商的垂死掙扎:打折、買送、甚至白送,面對庫存壓力,月餅廠商開始了最后的瘋狂:價格大跳水。
原價398元的禮盒,中秋節(jié)前一天直接降到100元。
有消費者調(diào)侃:“我現(xiàn)在都是中秋當晚去買月餅,三折起步,比炒股還刺激?!?/p>
捆綁銷售,買月餅送米、送油、送牛奶、.超市活生生把月餅區(qū)變成了雜貨鋪。
可惜消費者早就看穿這套把戲:月餅賣不動,就開始清庫存了。
員工攤派,更離譜的是,某些企業(yè)把月餅當成員工福利強行攤派。
有網(wǎng)友爆料:“公司直接從工資里扣月餅錢,不要都不行!”
從各大社交平臺關(guān)于月餅的評論以及網(wǎng)友的看法可以清楚的看到,現(xiàn)在年輕人對于吃月餅真的不買賬,其實很多人還是愿意嘗試的,要么就是過度包裝價格太貴,要么就是添加了很多科技,這讓很多年輕人覺得不放心。
當然了,前段時間媒體還報道某個企業(yè)強制要求員工購買月餅。
這對于很多年輕人,特別是剛踏入社會的打工人來說,看到這樣的消息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現(xiàn)在的情況就是月餅的銷售量越來越減少。
已經(jīng)變成一個板上釘釘?shù)氖聦?,基本上年輕人不買賬,老年人也慢慢的退出了月餅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