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快點徹底解決,越可能搞出個更難纏的對手。
以色列和哈馬斯的這場拉鋸戰(zhàn)已經打了近一年,本來說是要讓哈馬斯“永遠從加沙消失”,結果到頭來,老哈馬斯沒清干凈,新一代的哈馬斯已經冒頭了,而且似乎更加年輕、更加頑強,也更加不好對付。
美以兩國的劇本壓根沒考慮過如此情況。他們還在談“解除武裝”的老套路時,對面已經換了打法換了人。
不停的停火,沒停的戰(zhàn)爭
5日,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扎米爾的表態(tài)其實很能說明問題。他說,以軍必須隨時準備恢復戰(zhàn)斗,現在并不是?;穑皇恰白鲬?zhàn)態(tài)勢的變化”。
這時候的以色列,正在嘗試把過去幾個月的軍事成果,轉化為政治上的突破。
他們希望通過威逼手段,把哈馬斯逼上談判桌,然后一步步剝奪其武裝力量,最后實現“加沙無哈馬斯”的目標。
但這一步棋,走得并不順。
就在以色列還在慶祝“清剿成果”的時候,新的麻煩已經悄悄冒頭了。據《參考消息》援引英媒報道,在加沙城泰勒哈瓦街區(qū),以軍正在面對一支“新一代哈馬斯”武裝力量。
這批新成員并不是哈馬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老兵,而是剛剛招募的年輕人。他們沒有豐富的作戰(zhàn)經驗,但卻具備高強度的協(xié)同作戰(zhàn)能力,敢打、能拼、思路靈活。以軍官員也不得不承認,這些新武裝分子作戰(zhàn)頑強,能識別以軍推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趁虛而入,打得非常靈活。
一方面,哈馬斯在公開場合表示“原則上接受”美國提出的和平計劃,但這個接受是帶條件的,并不包括解除武裝。
另一方面,以色列雖然嘴上說暫停軍事行動,實際上對加沙的空襲和炮擊從未中斷。這就讓所謂的和平進程顯得格外諷刺:你在談判桌上握手,另一只手卻沒放下槍。
其實這并不奇怪。退一步說,即便哈馬斯真的坐下來談了、交出了部分人質,美以也并不打算就此罷手。
他們的真正目標一直非常明確,不是談妥,而是解除哈馬斯的武裝。換句話說,這不是一場談判,而是一場“軟性投降”的博弈。
而哈馬斯方面很清楚這一點。他們在交出人質之后,反而更加強硬地拒絕解除武裝。高級官員馬爾達維在10月5日明確否認哈馬斯同意解除武裝的報道,稱這些說法“毫無根據”,是為了誤導公眾。
他說得沒錯,因為一旦哈馬斯放下武器,他們就不再有討價還價的籌碼,甚至連被美以承認為對手的資格都得不到。
所以,這場“和平談判”的表象下,其實是一場心理戰(zhàn)。美以在打時間差,哈馬斯在守底線,誰都不愿先讓步,也誰都不愿真正?;?。
結果就是,談判桌上話音未落,戰(zhàn)場上硝煙又起。
回到美國主導的所謂“20點和平計劃”,這份計劃表面上是為了解決加沙沖突,實則更像是為以色列量身定做的一種武裝清除方案。
計劃的核心不是為了兩邊都?;?,也不是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共存,而是讓哈馬斯徹底放下槍。
新一代哈馬斯,打不完的抵抗
在美國眼中,一旦哈馬斯解除武裝,剩下的事就好辦了。
但問題是,他們忽略了一點:哈馬斯之所以能長期存在,靠的不是某種軍事技術,也不是某種地理優(yōu)勢,而是巴勒斯坦民眾對以色列占領的憤怒和反抗情緒。
這種情緒不會因為一個協(xié)議而消失,不會因為幾次空襲就被打散。
更讓人諷刺的是,美國和以色列一邊要求哈馬斯解除武裝,一邊卻繼續(xù)對加沙進行軍事打擊。你一邊喊和平,一邊摧毀醫(yī)院和學校,這和平兩個字,聽起來就像個笑話。
哈馬斯方面當然不買賬。他們雖然愿意釋放人質、參與談判,但始終拒絕繳械投降。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放下武器,就等于把自己交給了對方手中的刀。
馬爾達維的那句“這些指控是為了破壞我們的立場”,其實就點出了問題的根本——這不是誰妥協(xié)的問題,而是誰先失去主動權的問題。
以色列和美國之所以堅持解除哈馬斯武裝,是因為他們根本無法接受一個仍然有抵抗能力的哈馬斯存在于加沙。不管和平協(xié)議簽不簽,不管加沙控制權歸誰,只要哈馬斯還握著槍,美以就睡不踏實。
但這恰恰是僵局的根源。哈馬斯不可能接受完全繳械,美以又不可能接受一個“有槍的哈馬斯”。于是,所謂的和平,變成了一場“你騙我說話,我騙你談判”的拉鋸戰(zhàn)。而在這個過程中,加沙的平民繼續(xù)流離失所,戰(zhàn)火隨時可能再次蔓延。
這也說明哈馬斯的組織雖然在被瓦解,營級部隊雖然被重創(chuàng),但他們的“補血”能力依然強悍。更重要的是,這種新一代戰(zhàn)斗力的形成,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現實壓力。
只要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占領沒有結束,只要民眾還生活在沖突和不公中,就永遠會有人站出來繼續(xù)抵抗。
以色列投入了大量兵力、火力、情報手段,甚至不惜承受國際輿論的壓力,試圖“一勞永逸”地清除哈馬斯。但戰(zhàn)爭打到今天,他們卻發(fā)現敵人并沒有變少,反而變得更年輕、更靈活、更難預測。
從目前的態(tài)勢來看,各方在埃及斡旋下的和談幾乎已經陷入停滯。哈馬斯堅持不解除武裝,美以堅持不達條件就不罷兵,雙方各執(zhí)一詞,誰也不愿先退一步。
扎米爾那句“隨時恢復戰(zhàn)斗”的話,其實已經說明了問題:真正的?;鸶緵]有開始。
而這也意味著,加沙未來幾周甚至幾個月內,仍將處于高風險狀態(tài)。談判桌上的每一次交鋒,都可能引爆戰(zhàn)場上的新一輪對抗。更嚴峻的是,現在的哈馬斯已經不是年初的哈馬斯了,他們手里不止有武器,還有一群新生代戰(zhàn)士。
這對于以色列來說,意味著一場全新的挑戰(zhàn),不是在打一場傳統(tǒng)意義的“反恐戰(zhàn)爭”,而是在面對一個不斷迭代升級的對手。
而這種對手,恰恰最怕的不是槍,而是被理解。以色列至今還沒搞明白,為什么加沙地帶局面越打越反彈,為什么越炸越多憤怒。
長期來看,只要巴勒斯坦問題一天不解決,只要土地占領一天不停止,那么不管哈馬斯換多少代,以色列都不可能真正安全。
參考資料:
哈馬斯與以色列即將談判,雙方都開出什么條件?
2025-10-06 11:28·直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