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魚兒肥”,金秋十月,隨著海水溫度的逐漸降低,海里的魚兒開始為越冬積蓄能量,這個時候的海魚個個膘肥體壯,味道最為鮮美。每到十月份,隨著海水溫度逐漸下降,海魚開始為過冬儲備營養(yǎng),這時候的海魚個個膘肥體壯,味道最是鮮美。作為一個跑了二十多年海鮮市場的海鮮愛好者,我每年都盼著這個季節(jié),因為這意味著又能吃到最地道的野生海味了。
老漁民常說:“八月蟹肥十月魚,秋冬進補正當時?!辈贿^,現(xiàn)在的海鮮市場魚龍混雜,養(yǎng)殖魚占了大半江山。但大家知道嗎?有4種海魚至今無法人工養(yǎng)殖,只能靠漁船出海捕撈。它們不僅價格親民,營養(yǎng)更是養(yǎng)殖魚沒法比的,絕對是秋日餐桌上的不二之選。接下來,菜衛(wèi)衛(wèi)就帶大家認識這4種無法養(yǎng)殖的野生海魚,鮮美又營養(yǎng),保證大家買了不虧,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種:沙丁魚
沙丁魚是典型的群居性海洋魚類,主要分布在溫帶和熱帶海域。在我國,黃海、東海海域都能捕到。這種魚喜歡在水溫14-20℃的海域活動,十月份正是它們最活躍的時候。
為什么沙丁魚養(yǎng)不活?它們天生就要在廣闊海洋里長距離洄游,每天要游數(shù)十公里。這種習性在人工環(huán)境里根本模擬不了。再加上沙丁魚對水質(zhì)變化極其敏感,稍微有點不對勁就會死亡,所以市面上見到的全是野生捕撈的。
沙丁魚的營養(yǎng)價值在海鮮里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每100克沙丁魚含有20克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這個含量比牛肉還高。它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是三文魚的2倍多。
選購技巧:新鮮的沙丁魚魚眼清澈透明,魚鰓鮮紅,魚身有光澤,手指輕壓后能迅速回彈。
家常吃法:1,將沙丁魚解凍洗凈,吸干水分。2,熱鍋燒油,下少許鹽,放入沙丁魚煎至兩面金黃。3,加入姜絲、生抽、蠔油調(diào)味,根據(jù)個人喜好放入紅辣椒、蔥段,4,煎好后撈出,吸掉多余油分,擺盤后搭配香菜即可。這樣烹制的沙丁魚外酥里嫩,鮮香四溢。
第二種:帶魚
帶魚主要分布在我國東海、黃海和渤海海域,是典型的深水魚類。它們平時生活在50-100米深的海底,只有捕撈船才能把它們“請”上來。十月份的帶魚為了過冬,體內(nèi)積蓄了大量脂肪,這時候的帶魚肥美程度達到一年之最。
為何無法養(yǎng)殖? 帶魚是深水洄游魚類,生活在水深50-100米的海域,對水壓有特殊要求。加之帶魚性格兇猛,同類之間還會互相捕食,使得人工養(yǎng)殖成本極高,幾乎無法實現(xiàn)。所以,市場上所有的帶魚都是海洋捕撈的。
帶魚的營養(yǎng)也很全面,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鈣、鐵、鋅等礦物質(zhì),以及維生素B1、B2等。其中的DHA對我們大腦發(fā)育有益,而且?guī)~的刺比較規(guī)整,吃的時候容易剔除,老人和孩子也能放心享用。
選購技巧:一看銀鱗,越完整越好。二看魚眼,要清澈飽滿。三摸魚身,要有彈性。特別要注意魚肚部位,如果發(fā)黃破皮,說明保存不當。
家常吃法:1,將帶魚洗凈切段,加蔥姜、料酒腌制20分鐘,裹上薄薄一層淀粉后煎至兩面金黃,2,另起鍋,放花椒、姜蒜、小米辣炒香,放入煎好的帶魚,加入由生抽、老抽、蠔油、香醋、白糖調(diào)成的料汁和熱水,水量沒過帶魚。3,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燜10分鐘,最后大火收汁,撒上蔥花即可。這樣做出來的帶魚咸香入味,特別下飯。
第三種:大黃花魚
這里說的黃花魚,特指十月份應季的鮮黃花魚(非冷凍)。它們主要分布在東海和南海海域,每到秋季,黃花魚會從深海洄游到淺海產(chǎn)卵,體內(nèi)積蓄了大量營養(yǎng),肉質(zhì)變得格外飽滿肥厚。
為何無法養(yǎng)殖? 雖然現(xiàn)在有小黃花魚的養(yǎng)殖技術(shù),但真正的野生大黃花魚仍然無法人工養(yǎng)殖。野生黃花魚的生活水域深度在30-60米,它們對水溫、鹽度、餌料都有特殊要求,人工環(huán)境根本無法滿足這些條件。再加上它們的生長周期長達3-5年,養(yǎng)殖成本高得嚇人。
黃花魚作為傳統(tǒng)“海八珍”之一,富含易消化的優(yōu)質(zhì)蛋白,脂肪含量低,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和硒元素。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不用擔心長胖,老人、小孩和減脂人群都能放心吃。
選購技巧:野生黃花魚體型修長,魚嘴較大且尖,魚尾較長。魚身顏色偏黃,色澤自然,鱗片完整。
家常吃法:1,將黃花魚去鱗,從背部切開改刀。2,用蔥姜、料酒腌制10分鐘。3,上鍋蒸8分鐘左右。4,取出后放上泡水的蔥絲,潑入熱油激香,最后倒入蒸魚豉油即可。這樣蒸出的黃花魚肉質(zhì)鮮嫩,口感滑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魚的本味。
第四種:龍利魚
龍利魚也叫踏板魚,牛舌魚,是十月海鮮市場里的“懶人友好型”海魚。它全身只有一根主骨,沒有小刺,處理起來特別方便。龍利魚主要生活在渤海和黃海海域,它們喜歡棲息在沙泥底質(zhì)的海區(qū),平時就潛伏在海底沙子里,只露出兩只眼睛觀察周圍動靜。
為何無法養(yǎng)殖? 龍利魚是底棲魚類,生活在沙泥底質(zhì)的海區(qū),有埋入沙中的習性。這種特殊的生活習性,加上它們對海底環(huán)境的依賴,再加上龍利魚是肉食性魚類,只吃活餌,使得人工養(yǎng)殖困難重重,市場上的龍利魚多為海洋捕撈。
龍利魚的營養(yǎng)也很出色,蛋白質(zhì)含量19%,脂肪含量卻只有1.2%,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食材。它富含維生素B族,特別是B12含量很高。最重要的是它只有一根主骨,完全沒有小刺,尤其適合怕魚刺的老人和孩子,吃起來安全又省心。
選購技巧:新鮮龍利魚魚身完整,色澤自然,魚肉緊實有彈性,聞起來有淡淡的海水味,沒有刺鼻的腥味。
家常吃法:1,將龍利魚洗凈切塊,加入鹽、料酒、生抽抓勻,再倒入淀粉抓拌均勻,腌制15分鐘。2,番茄劃十字刀,用開水燙后去皮切碎。3,鍋中熱油,倒入番茄碎炒出汁。4,放入腌制好的龍利魚塊,輕輕翻炒至魚肉熟透。5,最后盛出裝盤,撒上蔥花和白芝麻即可。番茄的酸甜能提升魚肉的鮮美,而且紅白相間,看著就讓人食欲大開。
挑選和烹飪野生海魚的小竅門
挑選野生海魚,要掌握“一看、二聞、三按”的原則:
一,看魚眼是否清澈飽滿,魚鰓是否鮮紅。二,聞起來應該有海水的咸鮮味,沒有腥臭味。三,按壓魚身,要緊實有彈性。
保存海魚也有講究:
買回來后要立即去鱗、去內(nèi)臟,清洗干凈后用廚房紙吸干水分。放在保鮮盒里,鋪上冰塊,這樣可以保存2-3天。如果要冷凍,最好用保鮮膜包裹嚴實,避免水分流失。
烹飪海魚小技巧:
肉質(zhì)細嫩的適合清蒸,肉質(zhì)緊實的適合紅燒,體型小的適合香煎。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火候,蒸魚要水開后再上鍋,煎魚要熱鍋涼油,燒魚要一次加足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