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和魏延,是蜀漢后期兩位超級重要的將領。
北伐曹魏時,這兩人就是諸葛亮的左膀右臂,要是沒有他倆,北伐的難度將更上一層樓。
雖然這兩人都在北伐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他們兩人到底誰起到的作用更大些呢?
換句話說,姜維和魏延,他倆到底誰更厲害?
從小兵到大將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魏延的形象進行了一些“藝術加工”,將他寫成了一個“天生反骨”的將領。
為了深化魏延的“二五仔”形象,他還給魏延添加了很多原創(chuàng)劇情。
就比如魏延剛出場時的“攜城投降”,在歷史上是沒有這件事的。
在正史中,長沙太守韓玄在得知曹操敗退后,根本就沒有抵抗,他直接就投降了。
也就是說,黃忠根本沒有與關羽大戰(zhàn),也沒有韓玄要殺黃忠的事。
既然如此,魏延也就沒有理由殺掉韓玄然后攜城投降了。
事實上,在劉備入川之前,魏延壓根就沒有出現(xiàn)過。
《三國志》中關于魏延的第一句話就是:“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shù)有戰(zhàn)功,遷牙門將軍?!?/strong>
就這么幾個字,就把魏延前期的事都給說完了。
從這兩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魏延老家是義陽的,東漢時的義陽郡位于現(xiàn)在的河南南部,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沒有這地方了。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知道,一開始的時候魏延只是個小兵,頂天了是個小隊長。
劉備入川的時候,小隊長魏延帶著自己手下的人跟著他一起去的。
因為魏延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出色,屢立戰(zhàn)功,所以劉備提拔他當了牙門將軍。
牙門將軍這一職位是劉備首創(chuàng)的,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保鏢隊長。
第一任牙門將軍是長坂坡救主的趙云,第二任牙門將軍就是憑借戰(zhàn)功得到劉備賞識的魏延。
雖說牙門將軍的主要職責就是護衛(wèi),但是他們也會參與軍事討論。
因此能當上“牙門將軍”的人,都是智勇雙全之人。
公元219年,劉備占領漢中,自稱漢中王,定都于成都。
在返回成都之前,劉備必須找一個人來擔任漢中太守。
漢中的地理位置十分關鍵,劉備好不容易才把這里打下來,可千萬不能再丟了。
因此劉備得找一個又有實力又值得信任的人來擔任漢中太守。
眾人都以為劉備會將張飛留下鎮(zhèn)守漢中,但是令眾人都沒想到的是,劉備居然讓不怎么顯眼的魏延擔任了漢中太守。
其實就連魏延自己都沒有想到,劉備居然如此信任自己。
在此之前,魏延雖然得到了劉備的賞識,但魏延的地位還是比較低,沒法與張飛、趙云等人相提并論。
而鎮(zhèn)守漢中這么重要的任務,魏延覺得自己肯定沒機會,劉備肯定會讓張飛他們鎮(zhèn)守漢中。
劉備公布漢中太守的人選時,魏延先是懵了一下,之后便如同在大街上撿到錢一般,雖然心中狂喜,但是還要裝得十分冷靜。
從這里開始,魏延便成為了蜀漢關鍵將領之一。
雖然他因為要鎮(zhèn)守漢中,沒有參加夷陵之戰(zhàn),但是在劉備去世之后,劉禪還是進封他為鎮(zhèn)北將軍,以表彰他為蜀漢做出的貢獻。
當初劉備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時,有很多人都不服氣,覺得魏延難當大任。
但是事實證明,劉備選擇魏延并沒有選錯,魏延鎮(zhèn)守漢中多年,一點差錯都沒出。
公元229年,諸葛亮進駐漢中,為北伐做準備,魏延雖然卸任漢中太守,但是又被任命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不過涼州刺史只是一張空頭支票,因為涼州并不在蜀漢手里。
北伐時期,魏延屢立戰(zhàn)功,進獻“子午谷奇謀”,雖然諸葛亮并沒有采納此計,但是從此計可以看出,魏延確實有點東西。
魏延在戰(zhàn)場上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但是下場之后就不怎么了。
魏延性格高傲,總是看不起別人,因此眾人都不太愿意與他深交。
丞相長史楊儀不但不與魏延深交,甚至還有點看不起魏延,因此這兩人就如同“針尖對麥芒”,一見面就要打架。
諸葛亮也曾苦心勸解他們,但是這兩人只是不在諸葛亮面前鬧,等出了門之后依然仇視對方。
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不聽諸葛亮遺命,被楊儀告了一狀。
劉禪本來只是想將魏延抓捕,但是楊儀卻自作主張,下令讓馬岱把魏延給殺了,之后更是夷魏延三族。
魏延從微末中崛起,從一個小兵成長為了蜀漢大將,他真的非常厲害,可惜死得太早了……
被發(fā)掘的天才
魏延從劉備入蜀的時候就在了,而姜維一直到諸葛亮北伐之時才加入蜀漢陣營。
公元228年,諸葛亮帶著魏延等人兵出祁山,直奔天水,而姜維當時只是一個郎中。
姜維的父親名叫姜冏,曾經(jīng)當過天水郡的功曹,他在抵御蠻夷叛亂時戰(zhàn)死沙場,被當?shù)匕傩兆鹁础?/strong>
朝廷為了表彰姜冏的英勇行為,特賜姜維為郎中。諸葛亮率軍來到天水郡時,郡中各縣都積極響應,很快便投奔了蜀漢。
而當時的天水太守馬遵,正帶著姜維等天水本地官員巡查各地,當他聽說全郡各縣均響應諸葛亮后,心中大驚,他覺得身邊這幾個天水本地人也不像好人。
于是,馬遵拋下姜維等人,連夜逃往了上邽郡。
姜維他們一路追趕,等他們追到上邽郡時,城門已經(jīng)關上了,而且馬遵還說他們是反賊,要捉拿他們。
姜維他們沒辦法,只好又回到天水郡老家,而此時的天水已經(jīng)被諸葛亮占領,姜維也就此落入了諸葛亮手中。
姜維成為蜀漢官員后,很快就得到了諸葛亮的賞識,諸葛亮在給蔣琬的密信中寫道:“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
“永南”指的是李邵,“季?!敝傅氖邱R良,這兩人都是當時公認的才子,諸葛亮說姜維他們還厲害,足見其對姜維的重視。
為了能讓姜維快點成長起來,諸葛亮直接給了姜維五六千人讓他訓練,之后諸葛亮又親傳兵法,把姜維當作自己的親傳弟子來看待。
諸葛亮去世之前,將自己畢生所學都傳給了姜維,希望姜維能復興漢室。
姜維雖然沒能做到,但是他真的付出了全部,成為了大漢最后一根棟梁。
綜上所述,盡管魏延和姜維都在北伐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出色,但總體上還是魏延略遜一籌。
魏延雖然有智謀也有勇略,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剛愎自用。
他太把自己當回事了,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認為蜀漢離了他不行。
魏延的狂傲自大害了他自己。
而姜維雖然年輕,加入蜀漢的時間也比較短,但是他天資聰穎,又得到了諸葛亮的親傳,他的軍事素養(yǎng)很快便超過了打了幾十年仗的魏延。
諸葛亮去世之后,蜀漢進入內(nèi)憂外患的末年,是姜維一直在苦苦支撐,才沒讓蜀漢“轟然倒塌”,而魏延是絕對做不到這一點的。
所以,魏延跟姜維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人,至少在處理內(nèi)政方面,魏延遠遠不及姜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