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青銅搖錢樹樹枝
一枝一景 讀懂古人的“神仙宇宙”
李祖珂
漢代青銅搖錢樹樹枝(樹枝為仿制品)
搖錢樹,為東漢墓葬中特有的隨葬明器。一株完整的搖錢樹由樹座、樹干和枝葉分別鑄造(塑造)后組裝而成。其底座一般采用模制陶塑,也有少量采用青銅鑄造或石質(zhì)雕刻;而插在陶制底座中空柱里的搖錢樹,皆為通體銅鑄,且在樹干各分節(jié)處預(yù)留了插口,方便接入帶葉片的銅枝。
在蘆山縣曾出土過東漢時期的搖錢樹樹枝,樹枝長27厘米,寬11厘米,目前這件文物正藏于蘆山縣博物館。該搖錢樹樹枝上共延伸出9片樹葉,每片樹葉上分布著光芒四射的方孔圓錢,造型精致且富有特色。
據(jù)蘆山縣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若仔細(xì)觀察這一搖錢樹樹枝,會發(fā)現(xiàn)諸多生動細(xì)節(jié):樹枝上端中部鑄有瑤池宮闕,宮闕中央的西王母端坐于龍虎座上;左側(cè)立著一只三足青烏,負(fù)責(zé)為西王母輸送食物;下方則有玉兔與蟾蜍,為她搗制仙藥。樹枝的基部,生長著各類神樹與奇花,三首大神“離朱”和人面虎身的大神“陸吾”在此守護四方。
對于一株干、枝、葉齊全的搖錢樹來說,其整體呈現(xiàn)的圖像內(nèi)容極為豐富。除了標(biāo)志性的“錢”之外,造型主要可分為人物、動物、植物三大類。其中,人物以西王母最為引人注目,她占據(jù)錢枝的主體位置,通常呈端坐于龍虎座的姿態(tài),頭頂有華蓋遮蔽,身旁還常配有驅(qū)邪的方相氏、騎鹿仙人、羽童、樂舞百戲及坐佛等。動物則多為龍、虎、朱雀、鳳鳥、靈龜、玉兔、蟾蜍、熊、象、羊、猿等神獸與靈禽。植物則以靈芝仙草為主。這些充滿奇幻色彩的圖像,真實反映出漢代人對西王母的崇拜之情。
從整體造型與圖像來看,搖錢樹展現(xiàn)出一個令人向往、充滿安寧祥和氣息的神仙境界,其中蘊含著漢代人對長生不老、羽化升仙、富貴吉利的美好期盼。
來源:《雅安日報》2025年9月21日第2版
作者:李祖珂(雅安市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