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但更可怕的是——它有時連一點“禮貌”都沒有,不打招呼,直接“爆炸”。
有人早上還在喝粥,下午就被送進了ICU。到底什么樣的信號,意味著腦袋里的那根血管已經(jīng)到了極限?
高血壓患者,身體就像一個隨時可能超壓的鍋爐。鍋里壓力大,閥門一旦松動,后果就不是輕微的“漏氣”,而是徹底的“炸鍋”。
腦出血,就是那場措手不及的爆炸。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據(jù)《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3)》披露,我國每年約有280萬人發(fā)生腦卒中,其中腦出血占到約 25%。
而在所有腦出血患者中,超過 七成 有長期高血壓病史。
許多人自信滿滿地覺得,頭暈、犯困不過是天熱或沒睡好。其實,那可能是身體最后一次“呼救”。別等血管破了,再來后悔“要是早點去看看就好了”。
下面這五種信號,如果高血壓患者有,只能說——別猶豫,立刻去醫(yī)院。第一種信號,是突然的劇烈頭痛。那種痛,不像普通的偏頭痛,更像有人在腦袋里塞了一根電鉆。
高血壓導致腦血管壁長期受壓變薄,一旦血壓驟然升高,小動脈壁撕裂,腦出血往往先用劇痛“開場”。
研究表明,大約 80% 的腦出血患者在發(fā)病前幾小時到幾天內,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頭痛。這種痛不是忍忍就能過去的,它是警報。
第二種是突然嘔吐且沒吃壞肚子。不是胃病作祟,而是顱內壓力在急速上升。腦出血會讓腦組織受壓,大腦控制嘔吐反射的中心被刺激,就算胃空著也會吐得兇。
很多人把這種嘔吐當胃炎,結果錯過最佳搶救時間。
第三種信號是肢體麻木或一側無力。這不是累,也不是落枕。高血壓導致小血管破裂后,血液壓迫運動神經(jīng)區(qū)域手腳就“不聽使喚”。
很多人一開始只是筷子拿不穩(wěn)、衣服扣不上,再過幾小時就倒下去了。醫(yī)學研究指出,腦出血早期一側肢體無力的出現(xiàn)率接近 60%,且通常伴隨言語不清或口角歪斜。
第四種表現(xiàn),是視力突然模糊或短暫失明。那不是眼鏡度數(shù)不準,而是腦后枕葉、視神經(jīng)區(qū)域受壓的信號。
高血壓病人長期血管痙攣、硬化,供血不足一旦加劇,就可能瞬間“黑屏”。這種情況往往被誤以為是用眼過度,但事實上,它可能是腦出血最隱匿的征兆之一。
第五種跡象,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反應遲鈍或意識模糊。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人,忽然眼神發(fā)呆、說話含糊,甚至答非所問。
家人以為他“腦子糊涂了”,可真相可能是血液已經(jīng)在腦內滲擴,壓迫了大腦皮層。
根據(jù)《中國卒中學會臨床指南(2023)》的數(shù)據(jù),超過 40% 的腦出血患者 在發(fā)病最初半小時內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
這五種表現(xiàn)中,任何一個單獨出現(xiàn),都有可能是腦出血的門檻。很多患者死死頂著,不去醫(yī)院,靠“歇歇就好”的僥幸心理。結果,“再歇一會”,血管就真的“歇”了。
高血壓之所以可怕,在于它慢、隱、狠。平日里不疼不癢,卻在內部默默磨損血管。
長年累月,血管壁被高壓“碾薄”,就像年久失修的水管,一旦爆裂,血液涌進腦組織,壓迫、壞死、腫脹,短短幾分鐘就可能讓人失去基本意識。
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腦出血患者發(fā)病后 1小時內死亡率高達30%。哪些人是“高危群體”?年齡大于60歲、血壓波動劇烈、血脂異常、長期吸煙飲酒、不規(guī)律服藥者。
尤其是那些明明知道血壓高,卻執(zhí)意不吃藥的人。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統(tǒng)計表明,我國高血壓患者控制率不足20%,也就是說,十個人里有八個血壓依然在“炸”的邊緣。
不少人以為,血壓高點沒啥,只要不頭暈就行。他們不知道,血壓每上升 20毫米汞柱,中風風險就翻倍。高血壓不是等有癥狀才治,而是要在“沒事”的時候管起來。
很多中老年人存在一個誤區(qū),藥吃幾年沒事,就自己停了。這就像開車途中把剎車卸了,還自信地說“車子一直挺穩(wěn)”。
血壓穩(wěn)定,靠的就是藥物維持,一旦停藥,血壓反彈,比原來更猛。臨床上不少腦出血患者,發(fā)病前一周恰好停藥“觀察效果”,結果觀察到了醫(yī)院的天花板。
除了用藥,高血壓患者常犯的另一個錯誤,是“心情太飄”。喝酒助興、熬夜打牌、暴怒爭吵,這些都是催命符。
情緒激動導致兒茶酚胺瞬間飆升,血壓蹭蹭上去,脆弱的血管說破就破。情緒失控,是腦出血的隱形導火索。
而在飲食上,很多人嘴上喊控鹽,手上卻比誰都“重口”。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顯示,我國居民 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達10.5克,幾乎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值的兩倍多。
高鹽飲食長期讓血管處于收縮狀態(tài),血壓自然居高不下。鹽咸一點,血壓就甜不起來。
還有人迷信“保健品降壓”,吃一堆不知名的藥丸,結果耽誤正規(guī)治療。事實上,科學研究已明確,沒有任何非處方保健品能替代降壓藥的作用。
高血壓是一場耐力戰(zhàn),不是“偏方速贏”。那些聲稱“藥到見效”的東西,大多沒那么美好。
與其臨陣慌張,不如平時養(yǎng)成自我監(jiān)測的習慣。家庭血壓計是每個高血壓患者的“生死線”。早晚一次、記錄波動,才心中有數(shù)。
研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測壓能將卒中風險降低約 20%。這是實實在在的數(shù)據(jù),不是口號。
值得強調的是,腦出血并非突如其來,而是身體長年積累的小爆點一起引爆的結果。若能提前察覺那些細微信號,絕大多數(shù)悲劇是可以避免的。真正的“防線”,不在醫(yī)院,而在日常的自覺里。
有人喜歡抱怨自己運氣差,其實那不是運氣,是習慣。
熬夜、抽煙、貪鹽、不吃藥,這些習慣每天在挖坑;而規(guī)律作息、低鹽飲食、按時用藥,則在一點點筑墻。血管這東西,經(jīng)不起“折騰”。能挺你幾十年,它已經(jīng)盡力。
一旦身體發(fā)出危險信號,再昂貴的檢查、再高端的設備,也只是補救。別把早就能防的毛病,拖成要命的災難。
任何時候,只要出現(xiàn)劇烈頭痛、嘔吐、肢體無力、視物模糊或意識改變——無論是白天黑夜,都別猶豫。那不僅僅是去醫(yī)院,而是去撿一條命。
真正聰明的人,不是膽子大,而是舍得“麻煩自己”。每天量血壓、按時服藥、清淡飲食、控制體重、保持情緒穩(wěn)定,這些聽起來平淡的動作,其實是對生命最溫柔的敬畏。
預防腦出血,靠的不是緊急時的驚慌,而是平日里的克制。一個看似不起眼的選擇,比如今天少放半勺鹽、睡前不生氣、藥照時吃,就可能擋下明天的一場災難。
結尾處,送給每一個高血壓患者一句話:能管住血壓的人,比贏得彩票的人更幸運。因為前者贏的是命。
參考文獻 [1]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概要[C]//2020中國腦卒中大會暨腦卒中防治高峰論壇論文集. 2020:1-13. [2]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9)[J].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9,52(12):994-1005. 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9.12.003. [3] 劉月姣. 《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發(fā)布[J].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20,26(12):封2. DOI:10.3969/j.issn.1006-9577.2020.12.001.
聲明:本文內容基于權威醫(yī)學資料及臨床常識,同時結合作者個人理解與觀點撰寫,部分情節(jié)為虛構或情境模擬,旨在幫助讀者更好理解相關健康科普知識,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能替代專業(yè)醫(yī)療診斷與治療,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yī)。涉及人物侵權、圖片版權、事件部分存疑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修改或刪除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