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軍迷圈子里那些流傳的段子,總有那么幾條讓人哭笑不得,尤其是牽扯到自家先進裝備的。這次流傳的所謂“殲20被日本F35紅外鎖定,飛行員還一無所知”的消息,一開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好多人看到那張所謂證據(jù)圖,都直呼不可思議。
畢竟殲20作為咱們的五代機,隱身性能和作戰(zhàn)能力擺在那,誰都不信它會這么輕易被盯上。結果呢,一挖到底,原來這事兒從頭到尾就是個烏龍,根源在于一張被惡意截取的醫(yī)療影像。
醫(yī)療影像變身“鎖定證據(jù)”的鬧劇
大家都知道,網絡時代信息傳播快,但也容易被斷章取義。這條謠言的起點,得追溯到2023年6月28日。那天在廣西南寧,一個4歲的小男孩小明,在家里玩金屬殲20模型玩具時,不小心打了個噴嚏,直接把這3厘米長的家伙吞進了肚子里。
家長發(fā)現(xiàn)不對勁,趕緊開車送他去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急診。醫(yī)生一看情況,模型卡在胃部位置,體積不大,但材質是金屬,得盡快處理。
醫(yī)院團隊先安排拍了腹部X光片,影像上清晰顯示模型的輪廓,就跟一架微縮版殲20停在腸道里似的。主治醫(yī)生評估后,決定不急著手術,因為小孩子的腸胃太嬌嫩,貿然干預容易出問題。
相反,他們選擇了保守治療:讓男孩多喝流質食物,口服石蠟油潤滑腸道,促進自然排出。整個過程持續(xù)了48小時,期間醫(yī)生安排了多次復查X光,確保模型位置逐步下移。7月7日左右,模型終于順利排出體外,小明也沒留下啥后遺癥。
這事兒本來就是個溫馨的醫(yī)療小案例,醫(yī)院還把過程整理成報道,發(fā)給了當?shù)孛襟w《柳州晚報》。報道里配了X光片,目的是宣傳兒科團隊的細致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手術風險。誰成想,這張片子被有心人截取下來,裁剪銳化后,硬生生P成“紅外鎖定圖”。
他們聲稱這是2022年8月圍堵臺灣地區(qū)軍演時,日本航空自衛(wèi)隊的F35用EOTS光電系統(tǒng)捕捉到的殲20影像,飛行員居然沒察覺。結果,2023年年中,這“證據(jù)”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冒頭,很快傳回國內,軍迷們炸鍋了。
說實話,這謠言一戳就破。專業(yè)影像醫(yī)生一看就知道,X光是透射人體組織的,背景有骨骼重疊,而紅外成像是大氣環(huán)境下的光學信號,兩者光學特性天差地別。更別提模型長度才5厘米左右,放大后細節(jié)模糊,怎么可能對應一架全尺寸戰(zhàn)機。
網友們沒費多大力氣,就從報道溯源,確認了原圖出處。醫(yī)院后來也澄清,報道純屬醫(yī)療科普,沒想到被用來編故事。這事兒鬧大后,平臺刪了不少帖,但也提醒大家,辨別信息時得多長個心眼,尤其是軍事話題,動不動就上綱上線。
從這起事件看,謠言的危害不小。它不光誤導公眾,還間接貶低了殲20的性能。殲20從2017年服役以來,隱身設計和傳感器融合都是國際領先,日本F35的紅外系統(tǒng)想在復雜空域鎖定它,還得看運氣和距離。
更何況,真實對抗中,殲20的主動探測能力遠超對手,這謠言純屬自嗨。咱們空軍裝備的進步,是靠實打實的測試和實戰(zhàn)積累,不是靠一張假圖就能抹黑的。
東??沼蚶餁?0的隱身鋒芒
拋開那些子虛烏有的故事,聊聊殲20在真實環(huán)境下的表現(xiàn)。2022年3月,東海上空發(fā)生的一次近距離遭遇,就讓美軍高層直呼意外。
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赫在那年3月16日的一次線上論壇上,親口承認,他們的F35戰(zhàn)斗機在巡邏時,和中國殲20來了次“親密接觸”。具體來說,F(xiàn)35雷達屏幕上啥都沒顯示,直到飛行員肉眼瞥見殲20從側后方掠過,才反應過來。
這事兒背景是東海防空識別區(qū),美軍F35執(zhí)行例行任務,殲20則從基地起飛攔截。美方報告顯示,殲20利用優(yōu)異隱身涂層和低可觀測性設計,悄無聲息地逼近到不足3公里距離。
F35的AN/APG-81雷達本該是王牌,但面對殲20的鴨翼布局和DSI進氣道,信號反射太弱,根本捕捉不到。飛行員只好緊急投放干擾彈,拉起機頭脫離接觸。威爾斯巴赫評價說,這次遭遇“專業(yè)性很高”,暗示殲20的操作手藝不一般。
從技術角度拆解,殲20的雷達截面積(RCS)在正面不到0.1平方米,遠低于F35的0.05,但側面和后方殲20的優(yōu)化更到位,尤其在高機動時。美軍內部通報還提到,殲20搭載的霹靂-15導彈射程超200公里,早早就鎖定了F35,但沒開火,只是伴飛警告。
這次事件后,美媒如《飛行國際》跟進報道,承認中美五代機空戰(zhàn)時代正式開啟,F(xiàn)35的傳感器融合雖強,但面對殲20的體系對抗,顯得被動。
2022年下半年,東海類似攔截頻發(fā)。殲20不光單打獨斗,還和空警-500預警機聯(lián)動??站?500先發(fā)現(xiàn)F35的微弱信號,引導殲20從盲區(qū)切入。
美軍報告顯示,這種“天地網”模式讓F35的隱身優(yōu)勢大打折扣。威爾斯巴赫甚至在采訪中說,殲20的出現(xiàn)讓他們重新審視太平洋部署。說白了,殲20不是紙上談兵的家伙,它已經在實戰(zhàn)中證明,隱身不等于無敵,關鍵看怎么用。
空軍實力不是比誰的飛機更閃,而是看整體作戰(zhàn)鏈條。殲20服役7年,產量已超200架,遠超F(xiàn)35的預期產能。美方智庫報告承認,殲20的航電系統(tǒng)雖有差距,但超視距打擊能力已追平甚至局部領先。東海這出戲,殲20用行動告訴對手,別總盯著謠言,真實空域見真章。
殲16越級打隱身機的實戰(zhàn)教科書
如果說殲20是隱身王牌,那殲16就是多面手,在對抗中常常出奇制勝。2024年夏季,西部戰(zhàn)區(qū)空軍飛行員李超在沿海駐訓時,駕駛殲16拒止驅離了兩架外軍隱身戰(zhàn)機。這事兒直到2025年10月3日央視軍事節(jié)目《必勝》才公開,李超親口講述細節(jié),瞬間刷屏。
具體過程是這樣的:那天巡邏中,雷達顯示兩架隱身機直奔領海線,意圖挑釁。李超升空后,第一時間用有源相控陣雷達鎖定長機,距離拉近到交叉點。
他執(zhí)行高難度機動,包括桶滾倒轉,搶占上方10-15米位置,同時分波束鎖定僚機。對方投放箔條干擾,但殲16的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穩(wěn)穩(wěn)壓制。整個對峙15分鐘左右,外機倉促轉向外海,從此沒再靠近中國近海。
李超是空軍老將,飛行時長超3000小時,專攻殲16的多用途任務。這次行動,殲16雖是四代半機型,卻靠先進雷達和導彈吊艙,越級對抗五代隱身對手。
央視視頻顯示,座艙視角下,雙目標圖標疊加鎖定,證明殲16的火控系統(tǒng)響應快,抗干擾強。外媒跟進,猜測對手是F35或F22,但不管哪種,殲16的機動性和掛載都讓它們吃癟。
從數(shù)據(jù)看,殲16的最大速度馬赫2,作戰(zhàn)半徑1500公里,遠超F(xiàn)35的航程限制。它能攜12枚導彈,火力密度碾壓單機F35。
更關鍵的是,李超的操作體現(xiàn)了飛行員素質:在2對2局面下,不慌不亂,搶位壓制。這不光是裝備牛,訓練體系更牛。空軍從2015年閱兵梯隊開始,就強調實戰(zhàn)化,李超這樣的骨干,積累了高原到沿海的全譜經驗。
這事兒也戳破了“五代機無敵”的神話。美軍報告顯示,F(xiàn)35在近距格斗中機動性一般,迎角超50度,但面對殲16的矢量推力和桶滾,優(yōu)勢蕩然無存。2024年后,中國近海巡邏常態(tài)化,外機活動銳減,殲16功不可沒。它不用隱身,就能靠體系和技巧贏,成本低效率高。
聊到這兒,大家應該看出來了,殲20沒那么“差”,相反,它和殲16這樣的伙伴,正合力筑牢空天防線?;乜催@些年,空軍從殲10到殲20的迭代,產量和質量雙飛。
殲20已小批量生產超250架,2024年美媒《新聞周刊》報道,產能是F35的4倍。實戰(zhàn)數(shù)據(jù)擺著:東海遭遇中,殲20的RCS控制讓F35雷達失靈。
再者,體系對抗是關鍵??站?00的發(fā)現(xiàn)引導,加上殲16的火力覆蓋,形成閉環(huán)。美軍智庫韓國國防安全論壇分析,殲20的航電雖落后F35一代,但超遠程導彈彌補了短板。
殲16的角色更實用,它的多傳感器融合,讓四代機打五代不落下風。李超的經歷,就是活教材:飛行員的判斷和操作,往往決定勝負。
當然,進步不是一蹴而就??哲姀?011年殲20首飛,到2022年東海亮劍,中間砸了多少研發(fā)和訓練資源。謠言雖鬧心,但也反襯出裝備的可靠。未來,隨著WS-15發(fā)動機上艦,殲20的推重比將超1.2,機動更猛。F35雖多,但維護成本高,美軍自己都頭疼。
說到底,空軍自信來自實干。那些想用假圖抹黑的,終究站不住腳。殲20和兄弟機型,會繼續(xù)守護藍天,讓挑釁者知難而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