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點 一 下 關(guān) 注 我 們 ? ?
生活在金華 就愛「最金華」
來源作者:金彩云客戶端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
開欄的話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古時金華江河可行舟楫,溪流可撐排筏,碼頭眾多,船帆林立。沿婺江北去,經(jīng)蘭溪,逆衢江而上,可抵龍游、衢州、常山、開化;順蘭溪而下,抵嚴州,過桐廬,出富陽,直達錢塘。特別是蘭溪,因處“三江之匯、七省通衢”之地,自南宋以來延續(xù)了800多年的繁華水運經(jīng)濟。
金華古碼頭見證了舟楫往來、商賈云集,也聆聽過離人愁緒、游子鄉(xiāng)音。它們是地理坐標,也是商業(yè)與文化交流的印記。為系統(tǒng)梳理我市現(xiàn)有古碼頭資源,挖掘、整理其背后的文化,金華市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金華市新聞傳媒中心聯(lián)合推出“遠去的市聲帆影——金華古埠拾遺”系列報道,與讀者一起穿越時空,回顧百舸爭流一幕幕,探尋因水而興的金華記憶。
《金華府城圖》中小碼頭一帶風光
春季播種,到哪里買種子和秧苗?小碼頭。
鐵鍋舊了,到哪里買新的?小碼頭。
鋤頭柄斷了,到哪里找根合適的?小碼頭。
在金華,不管是高樓大廈里的居民,還是住在鄉(xiāng)野的村民,都知道小碼頭。
與周邊的現(xiàn)代商業(yè)體相比,小碼頭街巷狹窄,店面?zhèn)鹘y(tǒng),房屋低矮??墒?,每天都有一串串腳步朝它奔赴而來,離開時,手里或拎著綠油油的辣椒苗,或帶著嶄新的漁網(wǎng),或捧著熱乎乎的燒餅油條。在這里開五金店、鐵店、漁具店、塑料店、蒸籠店的人,大多上了年紀,喝茶、看報、下棋、整理賬目,不急不躁。
小碼頭的熱鬧、沉穩(wěn),是有底氣的——它是千年古渡。歷史上,文人墨客順著如詩水路紛至沓來,商人帶著南北貨物乘船而至,他們在小碼頭上岸、停留、創(chuàng)業(yè),給一座江南小城帶來活力,猶如婺江之水,綿延至今……
三江口,入城口
小碼頭原本是個碼頭,位于婺江北岸,距通濟橋百八十米。有幾十級石板做的臺階,從江邊通往岸上,今日已不可見?,F(xiàn)在的小碼頭是一個區(qū)域。
小碼頭從一個碼頭的名字變成一個繁華區(qū)域的名字,與它特殊的位置密不可分。
東陽江從東流入,武義江自南而來,雙江的支流有一二十條,流到燕尾洲附近,匯合成婺江,也叫金華江。沿岸水網(wǎng)交織,水利稱便。小碼頭就位于三江口的北岸,坐擁雙溪明月。
小碼頭今貌
婺江水一路往西,流入蘭江,再經(jīng)富春江,奔入浙江省最大的河流——錢塘江。早在秦漢時期,錢塘江就成為水運要道,小碼頭是這條千年水道中的一個點,它周邊的區(qū)域可謂因水而興。
除了與江為鄰,小碼頭還位于金華古城的出入口。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金華古城的東南有赤松門,南有八詠門(舊名玄暢門),西南有通遠門(俗稱望門)等。過去,城南一帶人從通遠門進城,小碼頭是必經(jīng)之路。現(xiàn)在,通遠門城墻尚有遺存,位于小碼頭的東北角。
小碼頭一帶,有漁民雕塑和木船
既是三江口,又是入城口,小碼頭沒有理由不熱鬧。過去,江河可行舟楫,溪流可撐排筏,沿江碼頭櫛比,船帆林立。據(jù)記載,在通濟橋的東西百余米區(qū)域,曾有大小埠頭至少七八個,供交通船停靠用,小碼頭是其中較大的一個。
如今,在西市街上,離通遠門城墻不遠處,小碼頭的漫長歷史,被簡化成石碑上的一段文字:小碼頭古稱金華渡,原為婺江北岸古婺百姓固定船只的避風港。后經(jīng)年累月,舟行人歇,人氣漸旺,形成商貿(mào)集散碼頭,是老金華人記憶中的繁華市井……
金華渡牌坊散發(fā)著古意
江邊,一座高大的牌坊上寫著“金華渡”三個大字,雖是近些年的新建筑,卻也蘊含著濃濃古意。
如詩水路過碼頭
江水悠悠,帶走千年往事。關(guān)于小碼頭的歷史資料,留下來的并不多。倒是有不少文人墨客在小碼頭上岸,美麗的雙溪風景,四通八達的水路,在他們筆下醞釀成詩。
盛唐時期,因好友韋參軍被貶到金華,李白提筆寫下《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有幾句為:
聞?wù)f金華渡,東連五百灘。
全勝若耶好,莫道此行難。
這首詩如今被刻在小碼頭的兩個地方,一處位于西市街的南端,一處位于通濟橋附近,成為小碼頭歷史悠久的寫照。
通濟橋遠眺 選自《金華風景畫片》
關(guān)于這一處的風景,李白還寫了一首詩——《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其中四句為:
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
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
如此清晰的描述,不是“聞?wù)f”可以寫就,李白是否到過金華?他筆下東陽江和武義江交匯形成雙溪的特有景觀,就在小碼頭附近。
1134年,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乘船來到金華。“至十月船抵婺城小碼頭,在城中受到婺州太守李擢及金華鄉(xiāng)賢的熱情接待?!笔Y金治、堇荼編著的《金華古子城》一書,記載了李清照來金的路線?!爸豢蛛p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薄八蠂Ю?,氣壓江城十四州?!睉n愁難解的女詞人,目睹金華江美景,寫下不朽名句。
如果說,李白和李清照用詩詞與小碼頭產(chǎn)生了關(guān)聯(lián),那么,徐霞客、吳品珩則直接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在小碼頭上岸的情景。
“又十五里登陸,投宿下馬頭之旅肆,以深夜閉門不納?!?/p>
這段文字出自明代地理學家、文學家徐霞客的《浙游日記》。讓他吃閉門羹的“下馬頭”旅肆,即為小碼頭的旅館。過去,在今宏濟橋東邊的浮橋被稱為上浮橋。與之對應(yīng),西面位于小碼頭附近的橋被稱為下橋、瓦橋,小碼頭就成了“下馬頭”。
小碼頭是徐霞客游線標志地
晚清時期,東陽人吳品珩曾任刑部主事,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章京。濃濃的家鄉(xiāng)情懷,驅(qū)使著他常坐船回鄉(xiāng)講學。他留下的《亦園日記》,記載了1897年農(nóng)歷二月在杭州與金華往返的情景:
“廿七日,早雨后陰……巳刻到夏橋碼頭下船……未正二刻至蘭溪……”
地方文化研究者高旭彬認為,吳品珩筆下的“夏橋碼頭”即下馬頭,也就是小碼頭?!跋摹迸c“下”音近,吳品珩當時應(yīng)該聽說了碼頭的名字,沒仔細詢問是哪個字。
千百年來,途經(jīng)小碼頭、寫下詩句或日記的不止以上這些人。通過這些雪泥鴻爪,小碼頭在漫長水運歷史中發(fā)揮的作用,可略知一二。
金華的《清明上河圖》
各色船只在小碼頭來來往往,留下了歷史名人的詩詞和日記,也留下了濃厚的商業(yè)氣息。
過去商品運輸依賴水道,商埠亦沿江而設(shè)。小碼頭成為商埠碼頭,商業(yè)起源可追溯到宋代。那時,國家的統(tǒng)治中心南移,江南社會環(huán)境安定,婺州城商業(yè)迅速發(fā)展,商鋪與居民雜處,前店后坊、前鋪后居的結(jié)構(gòu)漸漸形成。據(jù)《金華古子城》一書所載,這時“城內(nèi)東市、中市、小碼頭逐漸形成了夜市、早市、廟市,沿婺江建有碼頭、驛館、遞鋪,把上下游及府縣各地貨貿(mào)串通,而且城內(nèi)大小店鋪林立(米市、茶市、木器加工),刻書、手工藝、茶酒棋樓、飲食店、南北山貨、旅棧以及金銀鈔子交易鋪遍布城鄉(xiāng)……”
明清時期的小碼頭是什么樣?《金華市婺城區(qū)志》上記載,當時金華城區(qū)陸路設(shè)有白楊驛站、旌孝街驛站,水路設(shè)有雙溪驛站、上浮橋驛站,接待官府公差。雙溪驛站,應(yīng)該在小碼頭一帶。
婺江晚棹 選自《金華風景畫片》
一條街的發(fā)展縮影,可以見證小碼頭的輝煌,它就是通濟街。明清以來,該街店鋪林立,曾為金華有名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鐵器、苗木、蔬果等交易集市中心。雖然房屋低矮,條件簡陋,但南來北往的貨物都在這里聚集。碼頭上還有米廠、副食零售店、旅店、飯店、蔬果攤等,形成了相對完備的物資供應(yīng)配套。嘭嘭嘭的道情聲,從小碼頭的茶館傳出。小碼頭被認為是古代金華最重要的水岸商埠,有人稱之為“金華的《清明上河圖》”。
只是,江水時漲時落,水路運輸并不穩(wěn)定。據(jù)《金華縣水利志》記載,自15世紀到20世紀初,500年中婺江出現(xiàn)大水災(zāi)30次,發(fā)生特大旱災(zāi)12次。1934年1月,杭江鐵路全線通車,火車呼嘯而來,新的運輸時代開啟,舊的運輸方式并存。據(jù)洪長云和祝春法寫的《金華水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文,到新中國成立后,金華的水路運輸仍對浙中西部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1952年,金華水路貨運量為公路的2.5倍,1952—1960年,專業(yè)航運貨運量比公路高11%。由此推斷,那時的小碼頭依然船來船往。
1948年,金華江邊 金石聲/攝
1957年,新安江水電站開工,切斷了通往安徽屯溪的航線。上世紀70年代,富春江船閘建成,導致錢塘江中上游長途航運業(yè)衰落,整個金華地區(qū)只剩蘭江尚可正常通航。到1985年,金華全縣共有機船15艘,木船和水泥船158艘。
碼頭漸漸失去了舟船停靠的作用,小碼頭也因為老舊在上世紀90年代迎來改造。之后,市場外遷,老居民搬離,人山人海的場景成為昨日,但它依然是種子交易、五金器具、漁具采購的集散地。
一家三代在小碼頭奮斗
現(xiàn)在的小碼頭,原來的居民已不多,能講清碼頭歷史的人更少。但這里還有很多人難以忘懷的記憶,以及一家?guī)状说膴^斗足跡。
今年69歲的顏世亮在杭州定居,小時候曾住在小碼頭的禹王殿旁,見證了水運沒落時的景象。他看到船夫和家人都擠在船上,船頭放個小灶,用柴做飯。沒生意時,船夫們就在江岸邊搭個低矮的棚子。再到后來,位于五百灘的修船廠搖身變?yōu)樾瑥S,船夫們棄船上岸,進廠做鞋。位于新華街的游泳池開放后,水性好的船夫、在船上長大的年輕人被聘為救生員。
1995年的金華小碼頭 洪兵 攝
1995年的小碼頭市場
今年75歲的徐東俊熟知小碼頭的變遷。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他的大伯在小碼頭賣秤。1942年,大伯去火車站接人,被日軍炸死,徐東俊的父親來小碼頭接手秤店,徐東俊就在小碼頭土生土長。在他的印象中,在小碼頭停靠的,一般是從蘭溪過來的船,裝載著各種土特產(chǎn)。而從外地來的棉花,一般在通濟橋以西的碼頭上岸。1983年,徐東俊在小碼頭開山貨店,后改賣鐵鍋至今。在他的記憶里,上世紀80年代,小碼頭一帶非常熱鬧,人們采購各種物資都會來這里,高峰時期,推一輛自行車、挑一副扁擔從人群里穿過,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徐東俊(左)和老友在店門口下棋
漫步小碼頭,30年老店有好幾家,宋記手工拉面是其中之一。面館創(chuàng)始人宋連水74歲,已將面館交給兒子,午餐高峰時,他會到店里幫忙。以前,宋連水的父親在小碼頭一家叫徐永記的水果店工作,甘蔗從水路運來,他到江邊將甘蔗運到店里。宋連水在小碼頭出生、長大,后在婺江邊一家副食品公司工作。單位不景氣,他在小碼頭賣過水果、炒貨、蝦皮,39歲那年,開了一家面館。30多年過去了,早期2元一碗的面,如今漲到了10元以上。以前跟著父母來吃面的孩子,如今帶著自己的孩子來面館懷舊。宋連水自己也沒想到,除了下放那些年,他的足跡一直沒離開小碼頭,小碼頭是他一家三代奮斗的地方。
向農(nóng)飯店、祝裕隆號、趙德記茶店、張記炒貨店……這些曾經(jīng)興旺的店鋪已然消失,唯有名字被寫在小碼頭的墻上,無聲訴說著千年古渡的繁華過往。
金華未來一周天氣預(yù)報:
發(fā)布時間:2025年10月09日
預(yù)計未來七天前期受副熱帶高壓影響,以晴熱天氣為主,日最高氣溫可升至36~38℃;后期受高空槽和偏東氣流影響,云系增多,多陣性降水,高溫有所緩解。
10月10日(星期五):晴到多云,溫度24~37℃,偏東風2~3級
10月11日(星期六):晴到多云,溫度24~38℃,偏東風1~2級
10月12日(星期天):晴到多云,溫度25~38℃,偏東風1~2級
10月13日(星期一):晴到多云,溫度24~37℃,偏東風1~2級
10月14日(星期二):晴到多云,午后到夜里局部有陣雨或雷雨,溫度25~35℃,偏東風2~3級
10月15日(星期三):多云,部分地區(qū)陰有陣雨或雷雨,溫度24~34℃,偏東風2~3級
10月16日(星期四):多云,午后局部有陣雨或雷雨,溫度24~33℃,偏東風2~3級
搶金華消費券?查HPV疫苗?
*本文所有內(nèi)容僅供參考,一切以官方發(fā)布實際實施為準,本文封面圖來源網(wǎng)絡(luò)僅為配圖與本文無關(guā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