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 年 6 月的朝鮮戰(zhàn)場,上甘嶺 597.9 高地籠罩在硝煙與夜色之中。志愿軍 15 軍 45 師 135 團 3 連的戰(zhàn)士們剛打退白天的進攻,正借著夜色休整。突然,美軍陣地的探照燈齊刷刷熄滅,原本密集的炮聲也變得稀稀拉拉,整個山谷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不對勁!"3 連連長猛地從掩體里坐起。他戎馬多年,深知美軍這反常的安靜背后必定藏著鬼把戲。果然,偵察兵氣喘吁吁地跑來報告:"連長!發(fā)現(xiàn)美軍集結(jié)!敵人正往咱們側(cè)翼摸過來!"
連長一拍大腿:"來得好!" 他迅速部署防御,同時點將:"陶興義!帶三個人去前沿放哨,記住只觀察不主動開火,發(fā)現(xiàn)情況立刻回報!"
陶興義帶著三名戰(zhàn)士貓著腰摸向前沿。夜色如墨,只有遠處偶爾閃過的曳光彈劃破天際。他們找到一處美軍遺棄的隱蔽工事,這里地勢險要,正好俯瞰敵人可能來襲的山路。
"都隱蔽好,注意聽動靜!" 陶興義壓低聲音。四人剛埋伏好,就聽見山坡下傳來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借著微弱的月光,只見黑壓壓一群人影正小心翼翼往上摸,足足有一個排的兵力!
"敵人搞偷襲!" 陶興義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本想按命令先回報,可眼看敵人越爬越近,再請示就來不及了!這位山東漢子一咬牙,做了個大膽的決定:"準備手榴彈!聽我口令一起扔!"
"扔!"
隨著陶興義一聲令下,四枚手榴彈拖著青煙呼嘯著飛向敵群。"轟!轟!轟!" 爆炸聲震得山谷嗡嗡作響,火光中只見美軍士兵慘叫著四處逃竄。
可這才只是開始!出發(fā)前連長怕他們吃虧,特意讓多帶了手榴彈,此刻成了 "秘密武器"。四人輪流投擲,手榴彈如雨點般砸向混亂的敵群。美軍根本沒想到側(cè)翼會遭到猛烈打擊,還以為中了志愿軍的埋伏,頓時陣腳大亂。
更戲劇性的是,3 連連長這邊正忙著調(diào)配主力防御正面,完全忘了叮囑陶興義 "只觀察不攻擊" 的事。而陶興義他們殺紅了眼,把手榴彈甩完了就端起沖鋒槍掃射,硬是把美軍一個加強連壓得抬不起頭!
天亮?xí)r分,硝煙散去。陶興義四人走出工事,眼前的景象讓他們自己都嚇了一跳:山坡上躺滿了美軍尸體,各種槍支彈藥扔得到處都是。他們清點戰(zhàn)果:消滅敵軍數(shù)十人,繳獲輕重機槍 3 挺、步槍 20 余支,而自己居然毫發(fā)無損!
"痛快!比打靶還過癮!" 戰(zhàn)士小李踢了踢地上的美式背包,興奮地說。
這時連長帶著增援部隊趕到,看到眼前的 "戰(zhàn)利品展覽會" 當(dāng)場愣?。?你們... 你們這是放哨還是打了場戰(zhàn)役?"
陶興義把昨晚的 "美麗誤會" 一五一十匯報完,連長先是哭笑不得,最后忍不住拍著他的肩膀大笑:"好你個陶興義!我讓你放哨,你倒把美軍堵在門口揍了一宿!這仗打得漂亮!"
這場誤打誤撞的遭遇戰(zhàn),成了上甘嶺戰(zhàn)役中一個傳奇插曲。四名志愿軍戰(zhàn)士憑借勇敢機智,用手榴彈打退了美軍一個加強連的偷襲,創(chuàng)造了以少勝多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
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像這樣的英雄故事每天都在發(fā)生。志愿軍戰(zhàn)士們用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長城,用智慧勇氣譜寫勝利篇章。他們的精神如同一座豐碑,永遠矗立在中朝兩國人民心中,激勵著后人銘記歷史,致敬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