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晨 通訊員:盛祥)
“滴——”10月8日凌晨1點的建設二路公交場站,充電槍與公交車的對接聲劃破夜空。當市民們正圍坐家中分享國慶出游趣事時,充電工廖凱剛結束一輪巡查,深藍色工裝后背已被汗水洇出深色印記,他抬手抹了把汗,又快步走向下一臺充電樁,“得盯著電量,萬一跳槍,明天早高峰的車就可能‘斷糧’?!?/p>
這個國慶假期,城市公共交通的順暢運轉,離不開充電場站里這群“能量補給官”的徹夜堅守。建設二路場站共有46輛新能源公交車需充電,卻只有20個充電樁,廖凱和同事們每天要上演精準的“排兵布陣”。從傍晚6點首輛公交車回場開始,他們的腳步就沒停過:先繞車檢查滅火器是否有效,再彎腰查看充電接口有無異常,指揮車輛停穩(wěn)后,雙手托著十多斤重的充電槍精準對接?!白蠲Φ臅r候,剛插好這把槍,那邊就喊‘師傅,這輛車明天要跑早班’,得趕緊調整順序。”廖凱笑著說,一晚上下來,微信運動步數(shù)輕松破萬,凌晨2點完成第一批車輛充電是常態(tài),等到最后一輛車充滿電,天往往已經(jīng)蒙蒙亮。
深夜的場站里,除了忙碌的身影,偶爾也會有溫暖的小插曲。就在上個月,廖凱在遷移車輛時,突然聽到后排座椅傳來手機鈴聲。他蹲在座位旁摸索了好幾分鐘,才從座椅縫隙里掏出一部還在震動的手機?!半娫捓锍丝投伎旒笨蘖?,說里面有往年國慶出游的照片。”廖凱一邊安撫對方,一邊約定好領取時間,之后他特意在辦公室多等了一個小時,直到晚上11點多,看到失主拿到手機時的笑容,他才松了口氣,“都是舉手之勞,能幫到乘客,比啥都強?!?br/>國慶客流高峰,充電保障容不得半點馬虎。除了趕進度,廖凱和同事們還要算好“經(jīng)濟賬”——每天0點準時插槍,利用峰谷電價為場站節(jié)省成本。設備巡檢更是每日必修課,小到充電樁的指示燈,大到變電箱的防鼠網(wǎng),他們都會逐一檢查,“國慶期間車多,一點小隱患都可能影響運營,必須從源頭堵上?!?br/>“雖然沒法陪家人吃頓團圓飯,但看到乘客坐著滿電的公交車去景區(qū)、車站,心里就挺滿足?!绷蝿P的話,道出了所有充電工的心聲。這個國慶,他們用腳步丈量責任,用電流傳遞溫暖,這群不常被關注的“幕后英雄”,正以自己的方式,為城市的節(jié)日出行保駕護航,成為這個黃金周里最動人的“能量守護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