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圍坐一起吃飯,本是溫馨放松的時刻??珊⒆拥男∈帜闷鹕鬃樱6.敭?shù)厍闷鹜脒?,笑著看大家的反?yīng)。這熟悉的場景,讓不少父母既尷尬又無奈。
孩子敲碗,其實是在發(fā)出一個信號——他想被看見。當大人們聊得熱火朝天時,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被冷落了。那個小碗發(fā)出的聲音,就是他最簡單直接的溝通方式:“快看看我呀!”理解這一點,我們就能心平氣和地面對。批評或斥責只會讓孩子感到委屈,他并不是故意搗亂,只是還沒學(xué)會更合適的表達方式。
下次聚餐時,可以試試提前準備。給孩子一個專屬座位,讓他靠近喜歡的家人。開飯前,悄悄放兩樣小玩具在他手邊,比如柔軟的布偶或小巧的汽車。當孩子開始無聊時,這些就能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參與進來。請他幫忙分發(fā)紙巾,或者問問“寶寶想先吃哪個菜呀”。簡單的參與感,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聚餐的重要一員。
當孩子安靜吃飯時,及時給他一個微笑或夸贊。正向的鼓勵會讓孩子明白:好好吃飯就能獲得關(guān)注。相反,敲碗時如果大家都看他,反而會強化這個行為。
偶爾,孩子敲碗可能只是探索聲音的好奇。不妨飯后帶他到廚房,一起用木勺輕輕敲打不同碗碟,聽聽它們發(fā)出的聲音。既滿足了好奇心,也劃清了行為界限。
家宴的溫暖,在于每個人的融入。當我們把孩子看作平等的參與者,而不僅僅是被照顧的對象,許多小問題自然就化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