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全國外國菜系最豐富的地方。
雖然大部分人對香港美食的認知只停留在茶餐廳,但其實這里的異國料理完全是秒殺上海的存在。
用網(wǎng)友 @momo 的話說就是:“這里沒有割韭菜的主理人,哪怕是路邊隨隨便便一家小店,可能都有著幾十年的經(jīng)驗和積淀。”
如果說外國菜在上海是洋氣的代名詞,那么在香港則更像是一種日常的存在。
你隨隨便便下個樓就能吃到正宗的西餐。
只要肯花錢,你可以在這里吃到全世界最好的白松露。
餐廳的主廚不是出國鍍金回來的大專生,而是把西餐引進中國的第一代宗師。
各種小吃的品種更是豐富到像是穿越到了歐洲街頭。
已經(jīng)不是按國家而是按城市分類的西餐廳。
當(dāng)然并不是所有美食都需要你大出血。
雖然去過香港的人都喜歡吐槽物價貴,但唯獨一樣?xùn)|西例外,那就是日本料理。
無論是價格還是品質(zhì)都是秒殺內(nèi)地的存在。
除此之外你還會發(fā)現(xiàn)印度菜在香港的普及率之高。
你既可以在這里找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市井小攤。
干凈又安全的米其林餐廳。
甚至還可以用外賣點到專供打工人的午市套餐。
哪怕是再冷門的菜系你都能在香港找到當(dāng)?shù)厝碎_了幾十年的老店。
這是巴基斯坦餐廳。
這是黎巴嫩餐廳。
這是烏克蘭餐廳。
這是埃及餐廳。
這是斯里蘭卡餐廳。
這是秘魯餐廳。
別說味道到底有多正宗了,就連店里的裝飾擺的都不是試圖借此提高客單價的奢侈品,而是他們自己真正的生活用品。
哪怕是受眾最廣的東南亞菜都沒有漂亮飯,而只有家常的味道。
跟內(nèi)地雷聲大雨點小的風(fēng)格不同,香港的外國菜館沒有浮夸的噱頭和店面,各種犄角旮旯里藏著的都是最地道的美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