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特朗普,真可謂是不要看他說了什么,而是要看做了什么,大豆賣不出去,特朗普急忙喊話中國,要好好談談,但是轉頭又把中國15家實體拉入黑名單,還發(fā)布了公告,宣布從2025年10月14日起要對中國擁有、運營或者建造的船舶征收多項新費用,如今又提議要禁止往返美國的中國航司飛越俄領空,可以說特朗普政府在針對中國的道路上是一刻停不下來,不過讓特朗普當局沒想到的是,中國此次的反制來得穩(wěn)、準、狠。
商戶部果斷通告
最近,國際社會發(fā)現了一個現象,中美再次坐下來面對面談判之際,中方不再繼續(xù)忍耐特朗普的無理取鬧了。
就拿美國拉黑中國15家企業(yè)來說,美國給出的理由是協助了也門胡塞武裝采購無人機組件以及以色列在無極人殘骸中,發(fā)現了中企采購的美國電子元件。
但問題是,這一溯源報告以色列并未對外公開細節(jié),也沒有經過第三方機構驗證,就直接裁定,更何況相關中企已經發(fā)布聲明,表示“始終遵守出口法規(guī)”,但美國卻并未回應。
看到這,明眼人也看出來了,這不過是美國針對中國的又一理由,在這樣的背景下,商務部果斷發(fā)布公告,宣布即日起對稀土相關技術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而在公告正文里,明確限定了禁止出口的技術范疇,具體涵蓋稀土開采、冶煉分離、金屬冶煉及磁材制造等核心技術領域,同時將相關生產線的裝配、調試及維修技術一并納入出口管制范圍。
此外,該管制措施適用于中國公民、法人及非法人組織,明確禁止任何主體向境外提供與稀土開采相關的技術支持。
對此《華爾街日報》分析稱,在美西方國家積極構建稀土產業(yè)鏈、力求降低對中國稀土依賴的背景下,中國近期采取的最新舉措進一步強化了對全球稀土供應鏈的掌控力度。
要知道,在過去數月間,為緩解美國因稀土供應問題面臨的戰(zhàn)略制約,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舉措,而多個國家趁機表達了與美國在稀土領域開展合作的意向,試圖借此獲取經濟利益。
這其中,巴基斯坦、土耳其、南非及加拿大等國均展現出通過稀土貿易從美國獲取經濟收益的意圖。
具體而言,巴基斯坦與土耳其已向美國資本拋出橄欖枝,提議通過合資形式共同開發(fā)其國內稀土礦產資源。
但隨著中國這一公告的出來,特朗普這一條路也很難走得通了,對于美國來說,美國真正缺的是技術。
中方通告全球
眼下,中美貿易談判還未完成,中方在這一時機宣布新規(guī),無異于在談判桌下放下了一批新棋子。
更破防的是,中方所實施的管制措施,始終將“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作為明確目標,且在程序上秉持公開透明原則。
這一做法,與美方頻繁實施單邊制裁、且往往缺乏確鑿證據支撐的行為,形成了顯著的對照。
但這還未結束,根據交通運輸部網站的消息,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對美國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
具體來看,該公告的適用范圍不僅涵蓋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更將美資控股比例達25%及以上、且在美國境內建造的船舶全面納入監(jiān)管范疇。
此類“穿透式”監(jiān)管界定方式,精準地打擊了美國資本在全球航運業(yè)中的戰(zhàn)略布局,有效壓縮了美方通過“換旗”“股權代持”等手段規(guī)避制裁的操作空間。
特別是將“美國建造船舶”作為獨立類別進行明確界定,直接指向了美國造船業(yè)這一曾受特朗普政府重點政策扶持的“夕陽產業(yè)”,其反擊的指向性與針對性極為顯著。
而中國于美方政策生效的同日——10月14日,采取對等反制措施,此舉既彰顯了堅決回擊的決斷能力,又體現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外交策略智慧。
這一紙技術性文件的背后,不僅是中美繼商品關稅、科技封鎖以及投資限制之后,物流節(jié)點控制的較量,更是全球化重塑期規(guī)則博弈的縮影。
當美國試圖憑借其國內法實施長臂管轄,對多邊貿易體系造成沖擊時,中國則以更具建設性的規(guī)則體系進行反制,樹立了典范。
信息來源:《交通運輸部: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