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弘揚清廉家風,推動黨風政風社風向上向善,2025年以來,太原市婦聯(lián)統(tǒng)籌設計、多方聯(lián)動,深挖我市好家風故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好家風主題系列活動。
解碼家風“密鑰”:
主題講座解鎖文化基因
什么是家風?我們打破傳統(tǒng)說教模式,以“解碼”概念為切入點,通過專題講座剖析家風文化密碼,將傳統(tǒng)家風智慧與當代家庭需求相結合,解鎖家庭幸福的“文化密鑰”,增強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迎澤區(qū)婦聯(lián)率先將“好家風宣講”嵌入市婦聯(lián)“家庭教育基層行”主體活動,特別邀請全國五好家庭、全國文明家庭代表崔晉生,以“小家大愛”為主線深情開講。從長輩叮囑“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的處世箴言,到全家攜手投身社區(qū)公益的溫暖行動,如同“解碼密鑰”,層層剖開優(yōu)良家風的深刻內涵,深深觸動在場居民的心靈。同步開展的家庭教育環(huán)節(jié)中,資深講師侯月紅聚焦“親子關系”與“習慣培養(yǎng)”兩大核心,以“理論拆解+案例剖析+現場互動”的模式授課?,F場互動頻頻升溫,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榜樣為鏡,從自身做起,讓好家風成為家庭成長的“精神養(yǎng)分”。
小店區(qū)婦聯(lián)聚焦“廉潔家風”這一時代課題,組織“弘揚廉潔家風 建設清廉家庭”主題講座。現場聽眾全神貫注,不時提筆記錄重點,講師既剖析廉潔家風對家庭長遠發(fā)展的意義,也結合生活案例拆解“拒微腐、守清廉”的實踐路徑,每一句講解都引發(fā)全場深度共鳴。不少家長課后感慨:“要把廉潔教育融入家庭日常,讓清廉成為家人共守的精神財富。”
清徐縣東湖社區(qū),王金麗老師以《我的陪嫁:一輛自行車里的家風傳承》為題展開分享。故事里,自行車承載著父輩“踏實做事、互助愛人”的囑托,從新婚時的代步工具,到陪伴子女成長的“教育載體”,再到如今成為家庭記憶的“精神信物”——每一個細節(jié)都如暖陽般浸潤人心,讓在場居民清晰觸摸到家風中“無私大愛”與“責任擔當”的文化基因。
婁煩縣婦聯(lián)啟動了“德育家風 幸福婁煩”家風故事讀書會、分享會系列活動。通過組織優(yōu)秀家庭代表、愛心媽媽代表,圍繞孝親敬老、科學教子、勤儉持家、清廉家風等主題,分享鮮活感人的家庭故事與治家心得,生動展現了新時代婁煩家庭的良好風貌。
一場場講座以“故事”為密鑰、“分享”為路徑,解碼傳統(tǒng)家庭美德,解鎖現代家庭文明。最終化作千家萬戶的行動自覺,為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注入持久力量。
沉浸式家風“劇場”:
多維體驗觸動心靈共鳴
如何讓家風故事不止于分享,更能走進人心、融入生活?太原市各級婦聯(lián)以主動創(chuàng)新的實踐給出了答案:將家風故事分享會深度嵌入歷史文化場景、創(chuàng)新打造家風主題話劇展演、將非遺手工制作納入家風實踐活動中……這些多維度的沉浸體驗,讓家風故事從抽象的理念變得可感、可及。
尖草坪區(qū)婦聯(lián)組織愛心媽媽與困境兒童,在中華傅山園溫情啟幕“涵養(yǎng)好家風 共筑家國夢”活動。尖草坪街道以傅山的風骨、袁隆平的堅守、楊絳的書香等名人家風為引,剖析其對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意義,用榜樣故事喚起共鳴,號召以家風涵養(yǎng)時代新風。
在古交市,家庭家教家風話劇展演隨即精彩啟幕,13個鄉(xiāng)街的家風情景劇輪番登場。源自生活的劇情、鮮活細膩的演繹讓觀眾感同身受,掌聲不斷。東曲街道《陪嫁》通過不斷切換的生活場景,讓大家好像看到生活中的自己;尾聲“溫良恭儉讓”書法作品,筆鋒間盡顯家風溫潤力量,助推文明風尚。
陽曲縣創(chuàng)新打造“錦繡姐姐宣講+婦樂坊非遺制作”雙軌模式:“錦繡姐姐”講家風傳榜樣力量,參與者親手雕琢廉潔主題蛋雕,在指尖非遺中烙下廉潔初心。
家風“思辨工坊”:
互動研討激活建設動能
家風形態(tài)萬千,何為最適配自家的那一種?每個家庭的答案本就獨一無二。當家庭圍坐思辨、深入交流,思想的火花便會在碰撞中迸發(fā),不僅能為“如何立家風”探尋更具建設性的方向,更能推動家風從抽象的理念共識,真正落地為融入日常的行動自覺。
萬柏林區(qū)九二社區(qū)開設“稚子談家訓,祖訓傳久遠”家風工坊,引導青少年圍坐分享、互動研討。社區(qū)先以焦裕祿“三條家風準則”、司馬光《訓儉示康》的故事為引,帶動現場思辨“家訓如何影響人生”;隨后孩子們接力分享——小華講父親“誠信為本”的職場堅守,萱萱展奶奶“孝悌仁愛”的手寫家訓。家長李女士感慨,這場研討讓家訓在代際交流中煥新,為社區(qū)文明注入活力。
陽曲縣婦聯(lián)組織30余名代表開展家風研討,集體觀看《守望家風?儉廉》片段。范仲淹“先憂后樂”的家國擔當、方志敏“清貧自守”的革命氣節(jié),引發(fā)代表們深入交流“如何在生活中踐行儉廉家風”。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讓現場從“觀看”轉向“反思”,激活了黨員干部及家屬傳承廉潔家風的行動意識。
杏花嶺區(qū)婦聯(lián)邀請最美家庭白秀鳳以“四代人故事”搭建思辨平臺。她從爺爺冒槍林彈雨支前,到父親暴雨中守坡護鄉(xiāng),再到自己扎根基層建擁軍中心、女兒傳紅色基因,用家族經歷帶動研討“家國情懷如何融入家風”。平凡堅守里的大義,引發(fā)聽眾共鳴:“原來家風不是口號,是代代相傳的行動自覺?!?/p>
目前,我市已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1家、三晉家教家風館1家、省級示范性兒童之家3家,家庭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基地6家。市婦聯(lián)統(tǒng)籌家庭工作基地的特色楹聯(lián)匾額、碑碣石刻等資源,深度融入十八條廉潔景觀帶,引導廣大家庭尤其是黨員干部家庭沉浸式參觀學習——駐足匾額前品家訓,凝望石刻悟廉意。同時,結合尋找“最美家庭”活動,通過28期《家事家風》節(jié)目將“家風”轉化為可聽、可看、可感的立體體驗;制作并展播133期家風家訓優(yōu)秀視頻,聚焦家庭生活場景、知識傳承故事與文化育人實踐,把家風故事送進千家萬戶,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
8月以來,市婦聯(lián)聯(lián)合市紀委監(jiān)委、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面向全市家庭廣泛開展“清風傳家?廉潤萬家”好家風故事及家訓楹聯(lián)征集活動?;顒永塾嬚骷眉绎L故事145篇,家訓楹聯(lián)作品396副。這些作品圍繞世代傳承的家訓、歷史悠久的本地文化、各行各業(yè)的職業(yè)特色等創(chuàng)作提煉,從不同角度展現了新時代家庭文明建設的豐富內涵。稿件審核與篩選工作已順利收尾,經初步評定選出優(yōu)秀家風故事22篇、優(yōu)秀楹聯(lián)作品45副。
下一步,市婦聯(lián)將穩(wěn)步推進“清風傳家?廉潤萬家”相關工作,將活動成果與干部家風建設結合,讓廉潔理念可聽可感、可學可做,引導黨員干部帶頭立家規(guī)、嚴家教、正家風,推動黨風政風社風民風良性互促、相得益彰,營造我市廉潔從政、廉潔齊家的良好氛圍。
來源:太原婦聯(liá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