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半年,中美貿易戰(zhàn)又開打了。美股那邊前晚已經先跌為敬,咱們A股下周一估計也難逃打劫。
不過,雖然很多財經博主都在說重返4月,但這一回的情況,跟4月那一輪還是有所不同的。雖然表面上,都是美國出拳,中國反擊;但4月,乃至之前的幾輪攻防,中方都堅持的是對等反擊原則,也就是美國先出招,中方根據美方力道,祭出大致相同力度的反制措施,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四月份中美互加關稅,美方加多少,中國就對等反加多少,一直抬到繼續(xù)加征喪失意義為止。
但這一輪明顯不一樣。在這一次大戰(zhàn)的起因,是美方進一步加大對出口中國的半導體管制和部分企業(yè)納入名單。這個雖然很惡心,但擱之于當前環(huán)境下,其實也是常規(guī)套路。無非就是層層加碼,給中國施壓,逼中國妥協(xié)讓步嘛。尤其是當時考慮到月底中美元首可能會在APEC上會晤,大概率特朗普也想借此再給自己掙點籌碼,這也符合其憑空造牌的一貫玩法。
只不過,這一次中方的反應,超出了外界預料。在美國搞事后,中方并沒有跟之前一樣對等反擊,而是直接加碼上強度——你制裁芯片,那我不僅僅反制稀土,而且還加上個電池;你制裁中方 船舶,我不僅對等制裁美方船舶,連有你參股和刮你國旗的一并制裁。最絕的是,這次中國也跟美國一樣,玩起了長臂管轄,直接對第三國提要求,誰敢未經中方允許,向美國或者中方名列的禁止領域出手稀土,誰就會被中方制裁!
這明顯超出了美國預料,也是特朗普得知消息后先是懵逼,繼而暴躁狂怒的原因 ——它還想玩極限施壓老套路,哪知道中國直接掀了桌子!
那問題就來了,為什么中方不再搞對等反制?為什么會在防守反擊的套路上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加碼跟美國拼刺刀?
很多人認為這是中方可能真的想跟美國脫鉤了。邏輯是四月那輪關稅戰(zhàn)后,中方發(fā)現(xiàn)跟美國脫鉤的結果也并非無法承受。
這個觀點我是不認可的。確實,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做跟美國脫鉤的準備。但做這些,并不代表中方想跟美國主動脫鉤——作為全球最大工業(yè)國,作為美系主導的全球經濟秩序的受益者,中國沒道理這么做。前面準備,那是為了以防萬一,如果美國非要脫鉤,咱們也有別的辦法。但如果美國不脫鉤,咱們也不可能主動去干這種自找麻煩的事。
那怎么解釋中國的這次的主動加碼?我個人覺得,中方的真實目的,其實是在準備就緒后,抓住有利時機,力圖借此一戰(zhàn),逼美國在貿易戰(zhàn)中讓步妥協(xié)。
中美這場貿易戰(zhàn)前前后后打了有七八年了,但一直沒有結果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美雙方都無法答應對方的條件。
美方的條件是什么?說白了就是中方放棄產業(yè)升級科技創(chuàng)新,安安心心的做血汗工廠,給美國輸送廉價工業(yè)品、壓制通脹的同時, 充當美元的錨定物。
這個中國當然不愿意。所以美國就封鎖制裁。只不過鑒于中國的實力以及中美經濟捆綁,美方不可能像對朝鮮、伊朗乃至俄羅斯那樣直接撕破臉,就只能用層層加碼的方式,逐步加重中國的經濟壓力,試圖以此逼中國妥協(xié)就范。
那中方的條件是什么?很多人說是要美西方解除對華科技封鎖。
這個確實是中方的訴求。但這個訴求并不是最根本的。畢竟就算美國不封鎖,回到過去蜜月期,最多也就是同意賣光刻機,賣芯片成品 ,美國不可能把英偉達、ASML的技術直接送給中國。
而站在中國角度,技術這玩意本身也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礙。以中國的工業(yè)基礎,只要自家這套工業(yè)和科技體系能健康運行,商業(yè)上形成良性閉環(huán),自己早晚也能研發(fā)出來 。
中國的根本訴求是什么?是自由貿易。是美西方對華開放市場,允許中國制造——尤其是高科技產品進入。
我們都知道,蘋果、特斯拉一直可以在中國賣,但華為、比亞迪卻根本進不了美國市場,馬上大疆也面臨被迫退出美國的命運。
這才是中國最想打破的障礙。華為通信技術早已領先全球, 手機在被制裁前一度摸到了全球第一;比亞迪、華為系的智能電車也已經對傳統(tǒng)油車形成降維打擊。
優(yōu)勢產品磨煉出來了,那接下來最需要的是什么?當然是市場。 市場越大,企業(yè)的回本越快,盈利越多,就越有資金支撐下一步研發(fā),引爆新的技術和產業(yè)突破。
這才是良性循環(huán)。
那么市場在哪里?除了國內基本盤,最大的外盤自然就是美歐——尤其是美國。所以,中方對美國的根本訴求就是自由貿易。 只要自由貿易,哪怕技術封鎖都不是事兒,中國工業(yè)體系能用全球市場的巨額利潤自行研發(fā)升級,讓這套體系永遠保持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
但中國這個,美國能答應嗎?同樣不能答應——這么搞下去,最終結果就是全球工業(yè)生產力最終都落入中國手中,最后就是中國成了曹操,美帝則成了漢獻帝。
所以美國要貿易封鎖,中國要自由貿易,兩國就這么杠上。而鑒于這種矛盾是根本性的,壓根無法調和——換句話說無法單純靠談判來解決,最終還是要硬碰硬一下,靠實力來分勝負。
這就是這次中國加碼反擊的邏輯。從一開始的隱忍不發(fā),到后來被動的對等反擊,再到這一次主動加碼,基本上可以定性為中國在中美貿易戰(zhàn)方面,正式吹響反攻的號角。
那么,中國為什么會選這個時間點出手?這當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鑄就,我主要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來說:
宏觀方面,經濟基本面轉型的成功。從刺破房地產泡沫開始,中國經濟就經歷了一輪艱難轉型,把發(fā)展路徑從鋼筋水泥轉向科技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升級。到現(xiàn)在,當年規(guī)劃的中國智造2025已經順利完成,中國工業(yè)體系的技術卡脖子隱患基本消除。這不僅意味著我們啟動內需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也意味著我們在跟美國發(fā)動貿易戰(zhàn)決戰(zhàn)時,也不再有技術被鎖的后顧之憂。
此外,是經過多年的戰(zhàn)略布局,一帶一路已經成效明顯,對美乃至對整個美西方市場的依賴程度大幅降低——雖然長遠看依然需要它們的市場,但如果真的脫鉤,至少中短期內是扛得住的。
當然,宏觀只是大背景,選擇這個時間點主動出擊,還有一些微觀層面的刺激:
首先是五七空戰(zhàn)重塑地緣政治格局,不僅西南方向來自印度的牽制消耗中期解除,更是大大提振了中東阿拉伯國家對華戰(zhàn)略信心;隨后的以色列空襲卡塔爾,又讓給美國交足了保護費的中東王爺們大感恐慌。
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中阿關系接下來會進一步加速;不僅中國軍火出口市場打開,更重要的是,中國購買中東石油的人民幣結算進程也會大大提速。而在鐵礦石方面,經過多年布局,再加上經濟大環(huán)境的變化,中國這邊已經逐漸掌握了主動權,通過拿必和必拓殺一儆百,基本確定了鐵礦石進口用人民幣結算的未來格局。
石油和鐵礦石在中國大宗商品進口方面長期排名前兩位。當這兩樣改用人民幣結算,基本上我們對美元的需求就大幅降低。
而在進口商品中排名第一的芯片,從這一次對高通啟動的調查,以及深圳市發(fā)改委對新凱來十月中旬亮相“灣芯展”“請大家拭目以待,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的表述,以及各種小道消息來看,很可能EUV光刻機方面有重大突破。如果真的如大家期盼的那樣,能生產等效5納米芯片的光刻機工藝成熟落地,那不僅意味著芯片卡脖子這個技術層面最大卡脖子問題被解決,芯片這個最大的商品進口需求,未來也會迅速被國產自主取代。
當石油、鐵礦石、芯片等主要進口商品都實現(xiàn)了人民幣結算或自主化,這意味著未來我們對美元的需求將大幅萎縮。既然不需要太多美元了,那不僅意味著美元將加速貶值,也意味著我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
這一點大家可能一下不好理解。但仔細想想,我們的外貿為啥高度依賴美國市場?說白了不就是我們需要綠紙嗎?綠紙本身不當吃不當喝,美國也不允許我們用綠紙買技術,那我們?yōu)槭裁匆@么多綠紙?
說白了還不是因為大宗商品、芯片這些維持中國工業(yè)體系的東西,我們必須用美元來買?所以,如果我們不再需要大量進口這些東西,對綠紙剛性需求大幅縮減,那我們還有必要用辛辛苦苦生產的工業(yè)品,去換這些綠紙嗎?
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翻臉亮劍的原因。一個主要把綠紙當商品跟中國做交易的美國市場,只有綠紙能滿足中國大量剛性需求時才有價值;如果附著在綠紙背后的那些東西對中國不再是剛需,那中國也自然不需要太多綠紙這種商品,自然也就不再過多的需要美國市場。
這時候跟美國翻臉,就算特朗普封鎖制裁加關稅,說白了也不過是不再供應我們綠紙而已——可對于此,我們其實已經無所謂了!至于它們沒了中國工業(yè)品有沒有所謂,那就不是我們考慮的事了!
最后一個微觀技術性原因,則是房市已經調整到位,重新具備了最后的兜底的能力。
這個可能很多人是沒想到的。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房地產的經濟帶動作用是巨大的,這一點誰都不能否認。這幾年房地產深度調整,大家甭管怎么看,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經濟也隨之進入了低估。
所以,要想拉動經濟,房地產始終是一個重要選項,而且立竿見影。而且手段也簡單粗暴——直接政府印錢,回購拆遷,重塑供求關系的同時往社會上釋放海量的流動性,這一手出來,十八線縣城不好說,一二線以及強三線房地產市場很快就能重新過熱。
當然,拉房地產效果雖好,但副作用也很大。在經濟發(fā)展沒有跟上情況的下強拉房地產,經濟由此脫實入虛不說,也會引發(fā)惡性通貨膨脹。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使用。
但現(xiàn)在情況不一樣。首先,雖然經濟還沒有修復,但生產力層面,工業(yè)體系的產業(yè)升級已經完成;另一外,通脹長期處在低位——甚至可以說是通縮。最后,最重要的是,經過幾年調整,全國房價普遍回調三成以上,腰斬的也不鮮見。
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用房地產拉經濟的條件,其實已經悄然具備。雖然在經濟沒有恢復的情況下強拉房地產副作用很大,但通縮+房地產大幅回調的大背景,至少也給其留出了相當?shù)木彌_空間,可以將這種副作用大幅降低。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接下來會強拉房地產救經濟。理想的情況下,還是要打贏貿易戰(zhàn),把生產力進步的成果變現(xiàn),帶動經濟發(fā)展和人民普遍加薪,這個過程中再同步推動房地產修復才最合理。
但是,如果出現(xiàn)特殊情況,說白了就是中美貿易決戰(zhàn)的慘烈程度超過預期,脫鉤和封鎖制裁消耗掉了中國儲存的所有彈藥,而美國依然沒有屈服;這時候經過充分調整的房地產,還是可以作為最后的籌碼,給中國經濟再強續(xù)一把命。
說的形象點,強拉房地產屬于飲鴆止渴。以前房地產已經成了高濃度毒藥,喝下去就立馬嗝屁;現(xiàn)在經過幾年調整,被錘到低位房地產雖然依然是毒藥,但毒性大大減弱,稀釋成了慢性毒藥,雖然喝了依然會中毒,但一時半會死不了,至少還能再撐幾年。而只要能撐到美國先扛不住認輸或者自爆,那我們就相當于拿到解藥,就可以重新活過來,并收獲全部勝利果實。
這就是我把房地產也列為中國籌碼的邏輯。這玩意肯定不會當做常規(guī)儲備,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但是,客觀的說,它確實已經具備了最后的兜底功能,能為中國的這次戰(zhàn)略反攻,提供最后的底氣和支撐。
正式基于以上宏觀和微觀的考慮,中國這次才出其不意,用加碼的方式,向美國開啟戰(zhàn)略反攻。而從效果看,中國此舉明顯超出特朗普所料,甚至讓他氣急敗壞,而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中國這次的殺傷力。
而接下來,就看雙方怎么博弈+磋商了。中國在美國設定的原有基礎上,主動把貿易戰(zhàn)上調了烈度,這既意味著中國已經正式接過貿易戰(zhàn)的主動權,也預示著接下來的博弈進程將提速。雙方在加速消耗的同時,磋商的效率也會大幅提升。
那么,美國那邊會有什么反應?特朗普還有沒有牌?如果沒牌的話,它硬扛能扛多久,咱們自己這邊,在此期間,除了外貿,還有哪些領域會承壓?關注微信公眾號:云石,云石君下一節(jié)繼續(xù)為您解讀。
本文為云石海外風云系列2566節(jié)。喜歡的讀者,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云石,持續(xù)收看全部云石海外風云系列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