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貪財,一個好色。
短短八個字,就概括了楊振寧和翁帆這長達21年的婚姻。
不過,拋開年齡來說,他們又何嘗不是一對攜手相伴的普通夫妻?
01
這21年間,外界對兩人的揣測可是從未斷過。
畢竟對于一個82歲的老頭,還有妻子的情況下,卻偏偏對年僅28歲的女孩動了心。
任誰看見這樣一幕,腦海中定會出現(xiàn)一個詞,那就是“荒唐”。
可話說回來,如果楊振寧的妻子杜致禮沒有離世,那么陪在其身邊的人就不會是翁帆了。
這樣的結果,對他而言是好是壞呢?
那時22歲的楊振寧剛從西南聯(lián)大畢業(yè),正在等赴美深造的機會。
而 17歲的杜致禮是他班上的學生,這位 “米脂婆姨” 出身的少女,是國民黨將領杜聿明的長女,亭亭玉立的身影在校園里格外惹眼。
同樣的,楊振寧的才華和能力也讓杜致禮對其心生敬仰。
奈何,兩人礙于師生的身份以及即將到來的離別,還是沒能說出這份藏在心底的愛意。
直到杜致禮后來考入輔仁大學中文系,之后又獨自赴美攻讀英國文學。
卻因父親杜聿明兵敗被俘、資金中斷,只能轉到了免費學院上學。
但誰也未曾料到,在這里,兩人重逢了。
或是命運或是“早有預謀”,讓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相遇了,這次,他們在一起了。
后來,在1950年,28歲的楊振寧與 21歲的杜致禮在普林斯頓結婚了。
據(jù)了解,這場婚禮簡單得近乎樸素。
杜致禮穿了件借來的旗袍,楊振寧的西裝還是朋友送的,雙方父母都不在場,由清華校長梅貽琦代表女方家長,把她的手交到他手里。
尤其是樓下大廳的酒會上,七八十位賓客多是學術圈的同事,沒有貴重禮物,只有滿桌的汽水和蛋糕。
盡管這段婚姻沒有驚天動地的誓言,卻在五十三年的歲月里沉淀出了最堅實的模樣。
不過這段婚姻期間還經(jīng)歷了一點小波折。
從外界口中得知,楊振寧給父母寫信的時候,家人因杜致禮弟弟們早年在昆明騎馬上學的 “招搖”,對她的出身有些擔憂。
但他沒有絲毫動搖,在信里反復強調杜致禮有多么的好。
同樣的,杜致禮也用行動回應了這份信任。
婚后她在紐約州立大學教中文,把工資大部分貼補家用,還把小公寓打理得井井有條。
不僅如此,她也深知丈夫的事業(yè)有多重要,于是她主動退守家庭,將 “相夫教子” 過成了一種修行。
期間,兒子打球撞傷脾臟急需手術時,她也獨自扛起了所有重擔。
獨自簽手術同意書,守在病房徹夜未眠,事后給丈夫也只是說了一句“一切都好”。
可以說,楊振寧的學術成就背后,處處是妻子的支撐,沒有杜致禮就不會有如今的他。
遺憾的是,2003年,杜致禮還是離世了,具體原因無人知曉。
而她離世后,楊振寧的生活陷入了沉寂,直到一封慰問信的出現(xiàn),才重新點亮了他的世界。
02
原來,寫信人是翁帆。
當時,19歲的翁帆還是英語系新生,攥著皺巴巴的流程手冊緊張地負責接待。
臺階上的一次攙扶、杜致禮遞來的熱奶茶,讓倆人有了交集。
那時的翁帆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場始于尊重的交集,會在九年后生長出更深的聯(lián)結。
大學畢業(yè)后,她按部就班地工作、結婚,經(jīng)歷了一段短暫而平淡的婚姻。
不過,這段鮮少被提及的過往,后來也被她輕描淡寫地歸為 “年輕時候的試錯”。
而結束這段關系后,她選擇考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重啟學業(yè)之路。
直到 2003年杜致禮病逝,翁帆猶豫三天寫下的慰問信,才重新牽起了她和楊振寧的聯(lián)系。
信中那句 “奶茶很暖” 的回憶,意外叩開了楊振寧晚年的孤單心緒。
自那之后,倆人頻繁的用書信來往,漸漸地,他們的關系也從知己慢慢變了樣。
不久后,82歲的楊振寧對 28歲的翁帆,認真的提出了相伴余生的請求。
次年12月 24日,兩人在汕頭登記結婚了。
可要知道,兩人之間相差了54歲,這樣的年齡差肯定會引發(fā)很多輿論。
一時間,翁帆“貪慕虛榮” ,楊振寧 “老牛吃嫩草”。
就在所有人對其都不看好的時候,翁帆的父親翁云光卻站了出來。
一句“小帆照顧楊教授晚年,是美德也是光榮”。
而楊振寧那句 “翁帆是上帝給我的最后禮物”,成了對質疑最有力的回應。
03
婚后,兩人的生活并沒有被年齡所束縛住,盡管外界依舊有很多聲音,可他們的感情卻從未變過。
更何況,楊政寧和翁帆是雙向奔赴。
他深知自己年事已高,于是便主動提議要翁帆冷凍 9顆卵子。
甚至坦誠 “將來我走后,你可以再找伴侶,別耽誤做母親的權利”。
為了錢也好,為了名利也罷,只能說每天同床共枕的身邊人,又怎會看不出雙方到底藏的什么心思?
二十余年的相守,讓輿論從最初的尖銳質疑,逐漸轉為沉默的理解,甚至是祝福。
去年楊振寧 102歲生日的時候,翁帆還扶著他走出酒店,順手幫他整理衣領的畫面被拍下。
看到這一幕,不少人感慨道,能堅持這么多年的照顧,不是愛也說不過去。
同樣的,那些曾經(jīng)的謠言,什么 “18億遺產(chǎn)”“只獲住房權”,最終也在友人的澄清中不攻自破。
如今的翁帆已年過半百,鬢角也有了細微的白發(fā),但眼神依舊清澈。
她在訪談中說,楊振寧給了她 “一個純凈的世界”,他的價值觀深深影響了她,“是他創(chuàng)造了現(xiàn)在的我”。
很顯然,如今的她不會再在意外界的評價,更珍惜當下的陪伴。
當被問及如果楊振寧離世會怎么辦,翁帆也從最初的無法接受到慢慢釋然。
百年人生里的兩次深情,終究證明,最好的愛情,都是為了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