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都尋古:在古厝閩江邊讀福州風(fēng)華
清晨六點的三坊七巷,青石板路還沾著晨露的涼意,林覺民故居的朱漆大門已泛出溫潤光澤;與此同時,閩江的晨霧中藏著漁船的剪影,鼓山的石階剛被登山者的腳步喚醒。福州的蘇醒從不是喧囂的 —— 是三坊七巷的木構(gòu)吱呀、閩江的水波輕響、鼓山的禪鐘悠遠、上下杭的市井吆喝,這座被閩江滋養(yǎng)的 “有福之州”,景點如散落在時光里的珍珠,每一處都藏著 “千年閩都韻與一城煙火氣共生” 的獨特氣質(zhì):歷史的厚重與自然的靈秀相融,古厝的雅致與市井的鮮活交織,讓人忍不住放慢腳步,讀懂這份閩江大地的多元風(fēng)華。
一、三坊七巷:古厝里的閩都文脈
清晨七點半的三坊七巷,南后街的 “永和魚丸店” 剛冒起蒸汽。本地向?qū)×诸I(lǐng)著走進衣錦坊,指著一棟青磚黛瓦的古厝:“別著急吃早餐,先看‘水榭戲臺’,這是福州唯一的水上戲臺,清代時鹽商常在此宴客,戲聲能飄滿整條巷?!?戲臺建在池塘之上,木質(zhì)結(jié)構(gòu)雕滿 “牡丹纏枝紋”,池水倒映著戲臺飛檐,晨光落在雕花窗欞上,恍若穿越回百年前的閩都盛景。
沿著郎官巷往前走,嚴復(fù)故居的書齋還保留著當(dāng)年的模樣。小林指著書桌旁的藤椅:“嚴復(fù)當(dāng)年就在這兒翻譯《天演論》,你看這藤椅的磨損痕跡,是他常年久坐留下的。” 故居的 “和合窗” 上,木雕 “松鶴延年” 圖案栩栩如生,“這是福州‘龍眼木雕’手藝,工匠要在方寸木頭上雕出多層紋路,沒有十年功底做不到?!?我伸手觸摸窗欞,木質(zhì)溫潤如玉,小林笑著說:“這些古厝的木材都經(jīng)過百年沉淀,越摸越有質(zhì)感,像在觸摸閩都的歷史?!?/p>
午后的三坊七巷,陽光透過馬頭墻的縫隙照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駁光影。小林領(lǐng)著走進 “謝家祠”,祠堂內(nèi)的 “百鳥朝鳳” 木雕橫梁震撼人心,“這根橫梁用整根香樟木雕刻,上面有一百只形態(tài)各異的鳥,是福州木雕的巔峰之作。” 巷口的 “同利肉燕” 店前排起了隊,小林遞來一碗剛出鍋的肉燕:“這燕皮要人工捶打兩小時,薄如蟬翼,咬開能看見里面的肉餡,是老福州的味道?!?傍晚的三坊七巷,紅燈籠次第亮起,古厝的輪廓在暮色中更顯雅致,小林說:“晚上來最好,燈光映著古厝飛檐,像一幅流動的閩都畫卷?!?/p>
二、閩江夜游:碧波上的城市光影
晚上七點的閩江碼頭,“閩江游” 游船剛鳴響汽笛。船長老鄭站在甲板上,指著遠處的解放大橋:“別只看兩岸燈光,這橋有故事,1949 年解放軍就是從這兒進城的,現(xiàn)在的橋身保留著當(dāng)年的鋼架結(jié)構(gòu),又加了夜景燈光,古今交融。” 游船緩緩駛離碼頭,江面泛起粼粼波光,解放大橋的燈光突然亮起,金色的光帶橫跨閩江,與岸邊的寫字樓霓虹相映成趣。
行至 “中洲島” 時,島上的歐式建筑被燈光染成夢幻的藍色,老鄭笑著說:“這島以前是‘閩江明珠’,現(xiàn)在成了婚紗攝影基地,晚上燈光一亮,像座海上城堡。” 不遠處的 “閩江之心” 燈光秀突然開始,江面的投影幕上,林則徐、嚴復(fù)等閩都名人的畫像次第浮現(xiàn),搭配著福州評話的唱腔,讓人瞬間沉浸在閩都歷史中?!跋奶靵碜詈茫L(fēng)涼爽,還能看見江豚躍出水面,去年就有游客拍到過?!?老鄭遞來一杯茉莉花茶,茶香混著江風(fēng)的濕潤,是福州獨有的夏夜味道。
游船返航時,閩江兩岸的燈光漸漸變暗,只有解放大橋的金色光帶依舊醒目。老鄭望著江面:“閩江養(yǎng)活了福州人,以前漁民靠江為生,現(xiàn)在這江成了游客看福州的窗口,變的是生活,不變的是閩江的溫柔?!?/p>
三、鼓山:禪意里的福州風(fēng)骨
上午九點的鼓山,登山步道的石階還沾著露水。護山員老陳背著竹筐在前引路:“別坐纜車,徒步登山才有意思,沿途有‘十八景’,每一處都有故事。” 走了約半小時,“喝水巖” 的清泉映入眼簾,泉水從巖石縫隙中滲出,滴落在石缸里,“這泉水常年 18℃,清甜甘醇,老福州人都愛來這兒打水喝。” 老陳舀起一瓢泉水,我嘗了一口,涼意順著喉嚨往下滑,帶著山野的清新。
登上 “涌泉寺”,山門的 “涌泉寺” 匾額蒼勁有力。老陳指著寺內(nèi)的 “千佛陶塔”:“這是宋代的陶塔,高 7 米,塔身刻著一千尊佛像,是中國現(xiàn)存最高的陶塔,當(dāng)年日軍轟炸鼓山,這塔愣是沒受損?!?寺內(nèi)的 “藏經(jīng)閣” 里,珍藏著數(shù)千冊古籍,老陳說:“其中有一本唐代的《金剛經(jīng)》,紙質(zhì)保存完好,是涌泉寺的鎮(zhèn)寺之寶。” 午后的 “達摩洞十八景”,陽光透過樹葉灑在石階上,老陳指著一塊形似獅子的巖石:“這是‘獅子峰’,傳說達摩曾在此坐禪,巖石上的凹痕是他的禪坐印記。”
傍晚的鼓山,夕陽把山頂?shù)?“望州亭” 染成金紅。站在亭內(nèi)遠眺,福州城的全景盡收眼底,閩江像一條碧綠的綢帶穿城而過,遠處的三坊七巷、上下杭隱約可見。老陳說:“秋天來最好,漫山的楓樹紅得像火,與涌泉寺的紅墻相映,像幅禪意山水畫?!?/p>
四、福州國家森林公園:自然里的福州綠意
上午十點的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榕樹王” 的枝葉已遮蔽了整片天空。講解員小吳指著樹干:“這棵榕樹有 800 多年歷史,樹冠面積有 1300 多平方米,要十幾個人才能合抱,是福州的‘榕樹之王’?!?樹干上的氣生根垂落下來,有的已扎進土里,長成新的樹干,“榕樹是福州的市樹,有‘落地生根’的寓意,福州也叫‘榕城’?!?/p>
沿著步道往前走,“櫻花園” 的櫻花雖已凋謝,但枝葉依舊繁茂。小吳說:“春天來最好,滿園的櫻花都開了,粉白的花瓣落在地上,像鋪了一層花毯?!?不遠處的 “竹類植物園” 里,上千種竹子整齊排列,有的高達 20 米,有的細如手指,“這是中國最大的竹類植物園,能看見‘方竹’‘佛肚竹’等稀有品種,夏天來這兒最涼快,竹影婆娑,涼風(fēng)習(xí)習(xí)?!?/p>
午后的 “龍?zhí)讹L(fēng)景區(qū)”,瀑布從巖石上傾瀉而下,濺起的水霧在陽光下形成彩虹。小吳笑著說:“夏天的周末,很多福州人來這兒避暑,孩子們在潭邊玩水,大人坐在竹椅上聊天,滿是愜意?!?我坐在潭邊的石頭上,聽著瀑布聲,看著遠處的青山,忽然懂了福州 “有福之州” 的含義 —— 這份福氣,藏在滿目的綠意里,藏在自然的溫柔里。
五、上下杭:市井里的閩都煙火
上午十點的上下杭,“三通橋” 的青石板還沾著晨露。本地阿姨阿珍推著自行車走過,車筐里裝著剛買的福州魚丸:“別光拍古橋,這條街以前是福州的‘商業(yè)中心’,鹽商、布商云集,現(xiàn)在還保留著很多老字號?!?沿著 “隆平路” 往前走,“張鼎彝故居” 的紅磚建筑格外醒目,阿珍指著墻面上的 “磚雕”:“這是福州‘磚雕’手藝,上面刻著‘商幫故事’,能看出當(dāng)年上下杭的繁華?!?/p>
巷內(nèi)的 “老藥洲” 市場,吆喝聲已填滿街巷。賣橄欖的小販正給顧客稱橄欖:“這是福州的‘青橄欖’,先澀后甜,能清熱解暑,老福州人夏天都愛嚼?!?阿珍領(lǐng)著走進一家 “花生湯” 店,剛出鍋的花生湯冒著熱氣,撒上一把白糖,甜香四溢,“這花生要燉三小時,軟糯到一抿就化,是福州人的早餐標配?!?/p>
午后的上下杭,陽光透過騎樓的縫隙照在青石板上,投下菱形光斑。幾位手藝人在巷子里擺攤,做 “福州軟木畫” 的師傅正用小刀在軟木上雕刻,“這是福州特有的手工藝,要在軟木上雕出多層山水,像立體的畫卷?!?阿珍說:“晚上的上下杭更熱鬧,紅燈籠亮起,古橋、古厝的燈光映在水面上,像回到了當(dāng)年的‘閩商碼頭’?!?/p>
從三坊七巷的古厝文脈到閩江的城市光影,從鼓山的禪意風(fēng)骨到國家森林公園的自然綠意,再到上下杭的市井煙火,福州的景點從不是孤立的地標,而是閩都多元風(fēng)華的鮮活注腳。在這里,你可以在古厝里觸摸閩都歷史,在閩江邊看城市光影,在山林間感受自然清新 —— 這片土地的魅力,藏在每一處景致的獨特故事里,藏在每一縷帶著閩都氣息的風(fēng)里,讓人來了就懂,為何 “有福之州” 的美名屬于福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