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金門海面,安靜的有些怕人。 這時碼頭上發(fā)動機的轟鳴聲,打破了夜晚的寂靜。幾輛軍車駛入登船口,車燈遠近光交替閃爍著,碼頭通道兩側整齊地站著士兵隊列。他們不是剛來的,而是準備撤離的。 幾十年的駐防,幾乎成了島上的一種傳統(tǒng),如今,這最后一抹軍綠也將會被打包帶走。金門距離廈門有多近,說出來可能很多人不信,6公里的路程,走路半小時就能到。 在上個世紀的對峙歲月里,這里幾乎是臺灣當局的象征。金門島上到處都設有碉堡、炮臺、鐵絲網(wǎng)。但現(xiàn)在,這些都將成為歷史的回聲。
因為臺島內(nèi)已傳出最新消息稱,號稱“臺軍最精銳”的兩棲偵察營,全營主力已撤往澎湖。 這支據(jù)說這支部隊原本直接聽命于臺陸軍航空特戰(zhàn)指揮部,是島上唯一一支特種部隊。他們曾被視為金門的“刀尖”,可以執(zhí)行多種作戰(zhàn)任務,包括渡海偵察、水下潛襲、反滲透作戰(zhàn)等等。如今他們就要離開這座待了幾十年的的島嶼,離開一眼就能看到大陸繁華的島嶼,只留下海風掠過老舊的碉堡。這支駐守在金門島的臺灣精銳兵力,在大陸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原因很簡單,大陸的遠程火箭炮早已能覆蓋整個金門,無人機幾分鐘就能完成對金門島關鍵目標的鎖定。
動起手來,臺軍的炮口根本沒機會抬起來,臺當局也十分清楚,現(xiàn)在的戰(zhàn)爭早已不再是血與勇氣的對撞,而是體系的碾壓。臺灣一些軍事專家稱,此次撤守金門是臺當局做的一次“戰(zhàn)略收縮”決定。 說白了,就是不想讓精銳在第一波炮火中灰飛煙滅。 行為上是撤回駐軍,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是臺當局一次心理撤退。金門已經(jīng)不再被他們視為是防線,而是被拋棄的前沿。臺當局想要把精銳全都放在澎湖,延長防御鏈條,為臺島爭取反應時間。
然而這不過是癡心妄想罷了,因為現(xiàn)如今解放軍的導彈群、遠程火力、電子壓制,幾分鐘就能讓澎湖島銷聲匿跡。所以無論臺當局做怎樣的戰(zhàn)略部署,都是徒勞的。此次撤防并不是金門的問題,說到底是臺軍整個戰(zhàn)略認知的問題。臺當局至今都沒有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不論做什么只要是拒絕統(tǒng)一,和大陸作對那都是徒勞無功的。一味地通過調(diào)兵、換防、修筑掩體來延遲宿命,不過是在做白日夢。但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這種“調(diào)動”的意義,甚至不如用計算器按下1+1=2更有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