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旬河,水色青灰,河水冰冷,橋欄上殘留著鞭炮燃過之后的碎紙屑。新郎周某奔跑的身影劃過橋面,像一只斷線的紅風箏墜入河流。酒店里的大紅喜字熠熠奪目,桌上的菜肴還散發(fā)著熱氣,而這場婚禮的男主人公,卻已成為打撈隊新的目標。
互聯(lián)網(wǎng)上#婚禮當天新郎跳河的詞條僅掙扎了半日,便被新的熱搜淹沒,時值國慶中秋雙節(jié),大家都沉浸在松弛、喜悅的氛圍中,很難分出一點閑情逸致來深究此事,而官方通報中“因婚禮瑣事情緒失控,與彩禮無關”的結論,又如一枚冰冷的休止符,終止了人們的猜測。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一個生命的隕落,猶如一顆石子投入水中,“噗通”一聲,蕩起一圈漣漪,但很快水面便恢復平靜,仿佛什么都未曾發(fā)生。隨著我們手指的滑動,上一個悲劇新聞飛速掠過,下一場喧鬧又闖入眼簾。當然,縱使退回到信息流動緩慢的紙媒時代,一則豆腐塊大小的社會新聞,又能激起多少人真正的共情?人心的壁壘,何曾因媒介的更迭而真正坍塌?我們與遠方的苦痛之間,始終隔著一層堅硬的屏障。
正如魯迅在《小雜感》中所言: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通報里輕描淡寫的“婚禮瑣事”,之于那個29歲的青年,或許竟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選擇在人生的高光時刻赴死,這巨大的反差,恰是這出悲劇最刺目的注腳。那身筆挺的西裝,未能成為他堅固的鎧甲,反而成了奔赴死亡的、沉重的負擔。
作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的婚禮,本該充斥著歡笑、祝福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卻因這一躍戛然而止。我們唏噓于他的沖動與草率——為何不能緩一緩?為何不向摯親呼救?
盡管這種勸誡似乎飽含著“未經(jīng)他人苦”的輕松,我仍要固執(zhí)地說一句:別輕易赴死。
因為——你只是情緒進入了死胡同,而不是人生進入了死胡同。
死亡看似將事情擱置了,將包袱卸下了,卻是把痛苦的問號甩給了活著的人——父母、新婚的妻子以及所有愛他的人。而他自己,則連同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機會,一起沉入水底?;钕氯ヒ馕吨淌芗灏竞屯纯鄴暝?,也意味著可能迎來轉機、尋到出路。
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普通人。不像屈原那樣,懷石投江,還能留下萬古流芳的《離騷》。我們的逝去,就像那顆小石子,漣漪散盡,痕跡便消逝了。
在漫長的人生之路上,偶遇壓力如潮水般涌來,使人感到窒息時,是否可以考慮向外界求援?承認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并尋求幫助,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氣。要知道,婚禮的“瑣事”或工作的“不順”,常常只是引信,真正需要排解的,是內(nèi)心早已積壓的、未被看見的情緒堰塞湖。
旬河的流水,帶走了那個29歲的青年,帶不走關于生命價值的追問。此刻,若你正感到絕望,仿佛置身于無邊的深水之中,四周冰冷徹骨,艱于呼吸,愿你能再憋一口氣,奮力向上劃一次?;钪?,本身就是一種抵抗。堅挺地活下去,也絕不是茍且。
只有水面之上,才有陽光。只有活著,才有可能。等到風平浪靜的那一天,回頭再看時,你會發(fā)現(xiàn),那曾讓你決意赴死的驚濤駭浪,或許,也只是人生長河中一朵稍縱即逝的浪花。
請相信,你的生命,遠不止水面上那一圈微弱的漣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