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評論員 付克友
歷史性的瞬間需要致敬,但也可以充滿溫情。
北京時間10月10日,比亞迪第14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巴西巴伊亞州的比亞迪工廠正式下線。在這兩天廣為流傳的視頻里,巴西總統(tǒng)盧拉牽起王傳福的手,在現(xiàn)場發(fā)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講,他毫不吝嗇地盛贊王傳福是“電動汽車領域的奇才”“世界頂尖技術的開創(chuàng)者”。
當盧拉從王傳福手中接過比亞迪宋Pro的車鑰匙,成為比亞迪第1400萬輛新能源車的車主,這位近80歲的老人臉上寫滿自豪。他說:“今天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天。”
這場跨越兩個大洲的牽手與交付,不僅是外交禮儀,更是一個政治家與企業(yè)家的情感共鳴、價值認同與戰(zhàn)略選擇。
情感的共鳴,在于兩人都出身寒門、白手起家,有著相似的成長軌跡和傳奇經歷,像是“窮孩子”的惺惺相惜。
盧拉,出生于巴西東北部貧窮的農民家庭,在8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他“直到七歲才嘗到面包是什么滋味”,小學沒讀完就不得不輟學打工,12歲開始在街頭擦鞋、送信,18歲時做車床工失去了左手小指。這些經歷讓盧拉成為許多巴西人心中能與底層共情的總統(tǒng)。
王傳福,中國安徽農村的孤兒,13歲時父親病逝,15歲母親又離他而去,靠哥哥嫂嫂拉扯大,煤油燈下啃書本,考入中南大學冶金系,靠獎學金完成學業(yè)。這段浸透苦難的成長經歷,也塑造了王傳福日后敢于“顛覆百年汽車工業(yè)”的奮斗人生和精神底色。
盧拉坦言,他在網(wǎng)上讀了王傳福的傳記,這種“自我超越”的經歷讓他動容和敬佩。他們都深知貧窮的滋味,也深知技術、教育、產業(yè)對改變命運的重要,也自然更能理解彼此的價值追求。
這樣的價值追求,在于技術信仰與產業(yè)理念。王傳福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企業(yè)家”,更像是個“技術瘋子”。從電池到汽車,從刀片電池到DM-i混動,他以一種“科研式創(chuàng)業(yè)”的方式,把比亞迪做成了一家“技術公司”。
所以,比亞迪的發(fā)展理念是“技術為王,創(chuàng)新為本”??少Y為證的是,比亞迪在研發(fā)上的投入,常年高于凈利潤。2024年這個數(shù)據(jù)達到542億元,同比增長36%,2025年上半年研發(fā)投入309億元,同比增幅達53%,累計研發(fā)支出已突破2100億元。
在比亞迪,工程師被視為“最寶貴的資產”。王傳福曾說:“只要工程師還在,哪怕廠房全沒了,我們也能東山再起?!边@種“工程師之魂”,正是比亞迪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中國制造業(yè)轉型升級的縮影。
在這個意義上,盧拉的盛贊,不只是對一個人的認可,更是對中國制造、中國技術、中國發(fā)展模式的肯定。
盧拉看重的,不只是比亞迪的車,而是這種“用技術改變國家命運”的理念。巴西長期受制于西方技術壟斷,汽車產業(yè)被外資控制,本地工人只能做低端裝配。而比亞迪帶來的,不僅是整車制造,更是從電池、電機、電控到鋰礦、充電樁的完整產業(yè)鏈。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正是盧拉夢寐以求的“工業(yè)主權”。
耐人尋味的是,在這次儀式上,在比亞迪巴西工廠門前,原名為“亨利·福特路”的街道,被正式更名為“比亞迪路”。這不是簡單的改名,而是一場象征性的“產業(yè)權力交接”。福特曾經是代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標桿,如今讓位于一家來自中國的企業(yè)。這背后,是中國制造從“跟隨者”到“定義者”的躍遷,也是巴西從“依附者”到“合作者”的轉變。
盧拉在演講中說:“福特走了,比亞迪來了,這是巴西更好的選擇?!边@句話,不只是歡迎詞,更是一種戰(zhàn)略宣言,即希望靠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工業(yè)化道路。王傳福也表示:“比亞迪在巴西,不僅是投資者,更是長期的伙伴?!北葋喌献尠臀鞴と说谝淮螀⑴c到全球最前沿的綠色制造中。
“讓我們從巴西出發(fā),憑借巴伊亞州人的智慧、熱情與匠心,把汽車賣向全世界!”這是盧拉的夢想和藍圖,何嘗不是王傳福和比亞迪的夢想和藍圖,就像王傳福的外號“船夫哥”,似乎寓意要漂洋過海,讓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走向全球。
作為比亞迪在亞洲以外的第一家電動汽車工廠,比亞迪巴西工廠無疑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它總投資達55億雷亞爾(約10億歐元),預計年產15萬輛電動汽車,將創(chuàng)造超過5000個直接就業(yè)崗位,成為當?shù)亟洕鲩L的新引擎,也成為比亞迪出海和全球化布局的新引擎。
如今,比亞迪在巴西已擁有超過17萬名車主,連續(xù)兩年位居巴西新能源汽車市場首位。2025年1—5月,比亞迪在巴西純電市場份額達到驚人的92.16%,成為當?shù)叵M者滿意度最高的汽車品牌。
比亞迪在巴西的成功,只是比亞迪出海和全球化布局的一個縮影,當然也是中國汽車產業(yè)特別是新能源車出海的一個縮影。今年前8個月,中國汽車出口429.2萬輛,同比增長13.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53.2萬輛,同比增長87.3%;而比亞迪出口量超過60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27.5%。
毫無爭議,中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新能源車強國,不僅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也位居全球第一。全球有超過60%的新能源汽車由中國生產銷售,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占全球70%,全球有超63%的動力電池由中國供應。
于是,當巴西總統(tǒng)盧拉牽起王傳福的手,就不只是一個政治家與企業(yè)家的惺惺相惜。它象征全球產業(yè)格局的時代性變革,舊的工業(yè)秩序正在被新興力量重構,也象征中國制造力量的崛起,經歷從“世界工廠”到“方案提供者”的角色蛻變。它在講述一個發(fā)展中國家追尋工業(yè)主權、實現(xiàn)自主發(fā)展的故事,也在講述一家中國企業(yè)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全球化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