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場大雨,救活了司馬懿,也救不活蜀漢的秘密,你可別小看這場雨里暗藏的玄機?;馃戏焦?,諸葛亮的明線是要干掉司馬懿,可沒人想到,他還有一條暗線——鏟除魏延。圖片里那滾滾濃煙、那回旋的焰火,不只是要燒死敵人,更是要讓蜀漢內部永世不安。
事情要從第四次北伐說起。諸葛亮帶著五萬漢中精兵,不斷蠶食魏邊,兵鋒所至,司馬懿屢屢敗退。張郃折戟于祁山,鐘會止步于渭水??伤抉R懿并不服軟,他轉守為攻,采用堅守不出之策,穩(wěn)扎穩(wěn)打,拖住了蜀軍的銳氣。諸葛亮開始頭疼:眼看時機成熟,卻奈何對方像釘子一樣釘在原地,寸步難移。他必須動腦子。
諸葛亮的計謀一旦定下,連自己都要佩服。他故意將蜀軍糧草往上方谷運送,又讓側翼部將放出風聲,說糧倉在谷內要補給前線。沒多久,司馬懿親自領軍前來探看真?zhèn)?,寨帳間來回轉悠,生怕自己撞個空手而回。與此同時,蜀漢另一頭,魏延帶著五百精銳,被諸葛亮暗暗指定為“引子”。魏延自忖驍勇善戰(zhàn),早就盼著一搏,補上前幾次北伐的遺憾,于是興沖沖去引司馬懿進谷。馬岱則奉命堵死后路,把一切出口都封得死死的。
這時的場景就像一出大戲。諸葛亮坐鎮(zhèn)大寨,聽著戰(zhàn)鼓靠近,看著營中火石撥弄,他心里暗暗盤算:一把火,燒光這兩個最討厭的對頭,該是多爽的一件事!他甚至想好,等到煙霧散去,司馬懿、魏延無一生還,蜀漢軍心大定,北伐指日可待。
可誰想到,天有不測風云。正當魏延、司馬懿各自被困谷中,準備應對突然而至的火海,一陣烏云壓頂,傾盆大雨毫不客氣地從天而降?;鹧嫠凰蛔黜懀芸炀捅粷矞?;煙塵翻滾,也被雨幕凈化。谷中五百精銳,還有司馬懿帶的千余人,個個撲通下山,跳過壕溝,泥水、血水一齊迸濺,卻終究得了性命。
回到渭南大寨,魏延第一個跑來匯報:“馬岱將葫蘆谷后口壘斷,若非天降大雨,延同五百軍皆燒死谷內!”諸葛亮聞聽,一聲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闭f完,他竟沒有下令追擊。怎么回事?明明敵人在面前,自己的兵力又比對方強,追殺個司馬懿不過彈指一揮間,何必作罷?
其實,諸葛亮不追殺有兩個原因。先說外在條件:蜀軍主力畫地為牢,正與魏兵在大寨前拉鋸,只有吳懿、張嶷等零星部隊在身邊。想要抽調兵力追擊,基本上就是拿大寨的根基做試驗,萬一魏軍趁虛而入,反而給了他們可趁之機。等到諸葛亮集合完追擊隊,司馬懿早就跑到潼關下,也不會再露面了。換句話說,追也追不著,廢力災。
再說內在考量。諸葛亮這人,骨子里信奉天命。赤壁東南風他都敢算準,這一次怎么就沒算到這場雨?他有點懵,心里直嘀咕:天既然救了司馬懿和魏延,難道不是讓我從此放過這兩條性命?要知道,暗線那頭的魏延,才是他放不下心的大患。自從漢中風云起,魏延內心里就對諸葛亮有疙瘩:第一次北伐因馬謖失街亭而敗,他就當面質疑諸葛亮的數(shù)算;后又幾次閃擊,都被諸葛亮穩(wěn)住腳步,以至于魏延心里覺得自己像只被束縛的猛虎。二人明爭暗斗,這回干脆想借火一并除去。
可大雨一來,這盤棋全亂套。司馬懿逃跑了,魏延也滿身泥濘活了命。諸葛亮若還要下令追殺,那等于逆天而行,不僅對天意不敬,還等于當眾承認自身運籌失策。更何況,魏延雖有野心,卻也沒做出叛亂之舉,他死活不能當眾處斬。諸葛亮只能壓下殺心,改了口風。
話說回來,魏延其實心知肚明。一回營,他就見諸葛亮面露遲疑,便主動套近乎:“丞相,前日為何讓馬岱封谷,不留生路?”諸葛亮沒有正面回答,只是把手中羽扇輕搖,一言不發(fā)。魏延心里明白,自己的性命,早就被列進諸葛亮的算計里了??墒侵\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天救了他,也就給了他再次生存的機會。魏延此后雖仍保持尊敬,可眼睛里那團火,誰都能看出來——那是對諸葛亮的不甘和警惕。
上方谷的大雨,看似偶然,其實藏著兩個人心算計的破綻。司馬懿因雨得免,可他心里也清楚,這次是命大,下次還會再與諸葛亮相遇。魏延也因雨得活,卻更明白自己只有繼續(xù)貼著丞相走,才能茍延殘喘。至于諸葛亮,他不追殺,不是仁慈,而是被天意和人心一齊牽住了手腳:他沒能兩全其美,反倒露出一絲凡人無奈。
當年那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被后人念了無數(shù)遍,可在上方谷,真正成天意的,是那場大雨;真正算不盡的,則是人心與命運的交織。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