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迪安診斷)
轉自:迪安診斷
近日,一位憂心忡忡的患者來到門診咨詢:“醫(yī)生,我家里有親人得了乳腺癌,我會不會‘遺傳’到?我該怎么辦?”生活中這種擔憂非常普遍。今天,讓我們一起揭開“遺傳性腫瘤”的神秘面紗,聊聊如何科學地評估風險,以及基因檢測如何成為我們健康管理的“先知鏡”。
什么是遺傳性腫瘤?
絕大多數腫瘤(癌癥)是“散發(fā)性”的,由后天環(huán)境、生活習慣、某些微生物感染、隨機基因突變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通常不會遺傳給下一代。根據《中國家族遺傳性腫瘤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21年版)》,有5%-10%的腫瘤屬于“遺傳性腫瘤”,它源于從父母一方遺傳了一個或多個腫瘤易感基因致病性胚系突變。這個突變會增加罹患特定類型癌癥的風險,且會有一定幾率在家族中遺傳下去。
如何評估遺傳性腫瘤的患病風險?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遺傳,但可以識別風險信號。根據《中國家族遺傳性腫瘤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21年版)》及《婦科腫瘤遺傳咨詢專家共識(2023年版)》,如果您或您的家族出現以下情況,就需要特別警惕:
? 同一家族的一級至三級親屬中常有多位親屬患同種或相關癌癥(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例如母親、姨媽、姐姐都患乳腺癌或卵巢癌。
? 發(fā)病年齡早于該腫瘤的平均發(fā)病年齡,例如結腸癌在50歲前確診,乳腺癌在45歲前確診。
? 一人罹患多種原發(fā)性癌癥:同一個人先后患上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相關的原發(fā)性癌癥。
? 成對器官的雙側腫瘤或存在多個腫瘤病灶,如雙側乳腺癌、雙側腎癌。
? 家族中已有成員檢測出明確的致病性基因突變。
如果您符合以上一條或多條特征,則攜帶腫瘤易感基因致病性突變的概率可能增加,患遺傳性腫瘤的風險也可能增加,建議開展“遺傳咨詢”。遺傳咨詢??漆t(yī)生會為您繪制詳細的家族系譜圖,進行專業(yè)的風險評估,并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基因檢測。
遺傳性腫瘤的遺傳咨詢流程
遺傳性腫瘤的遺傳咨詢流程包括:
1
初診時的基因檢測前遺傳咨詢:
與遺傳咨詢??漆t(yī)生溝通,說明咨詢的目的與需求,同時提供個人病史、家族癌癥病史等信息。結合上述信息,遺傳咨詢專科醫(yī)生會通過分析家系圖,評估腫瘤遺傳模式及遺傳風險,討論基因檢測方案,并告知可能的檢測結果、獲益、風險及局限性,獲取知情同意。
2
遺傳性腫瘤易感基因檢測
樣本送入實驗室進行基因檢測與報告解讀。
3
復診時的基因檢測后遺傳咨詢
醫(yī)生會在熟悉個人和家族腫瘤病史的基礎上,解讀檢測結果,并為遺傳性腫瘤患者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腫瘤風險管理方案及隨訪計劃。對高風險親屬進行相關腫瘤遺傳風險的告知和檢測;對育齡期遺傳性腫瘤患者及攜帶者家系,提供生育力保護和生殖健康的咨詢和幫助。
經過詳細充分的遺傳咨詢,醫(yī)生了解到文中開頭咨詢者母親家族中有多個親屬患乳腺癌或卵巢癌,高度懷疑該咨詢者是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綜合征的高危人群,因此首先建議已經患病的母親送檢BRCA1/2基因外周血檢測。幾天后,BRCA1/2基因檢測報告出具,結果顯示檢出BRCA1基因的1個致病變異,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AD)。
BRCA1/2基因檢測報告部分截圖
家族中患癌的原因找到了,后續(xù)針對性地對咨詢者進行該陽性位點驗證,至此疑問終于得以解決。本案例中,與BRCA1變異相關的乳腺癌或卵巢癌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子女有50%的概率遺傳致病的BRCA1基因突變,后代患病風險顯著高于普通人群。由于其遺傳風險高,患者的子女和直系親屬需要進行遺傳篩查和定期監(jiān)測。
BRCA1/2基因檢測報告部分截圖
腫瘤易感基因變異檢測是遺傳性腫瘤診斷的金標準。陽性結果不僅可以幫助受檢者本人,對其直系親屬也有重要意義。陽性結果可影響親屬的腫瘤風險評估、基因檢測建議、早期篩查和腫瘤風險降低方案的制訂等。
迪安診斷遺傳性腫瘤相關檢測
迪安診斷針對遺傳性腫瘤推出了多款基因檢測產品,助力遺傳性腫瘤的精準診斷。
迪安診斷遺傳性腫瘤相關檢測
參考文獻
[1] 中國抗癌協(xié)會家族遺傳性腫瘤專業(yè)委員會,朱耀,韋煜,等.中國家族遺傳性腫瘤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21年版) [J].中國腫瘤臨床, 2022, 49(2).
[2] 中國三級婦產科醫(yī)院/婦幼保健院聯(lián)盟婦科腫瘤遺傳咨詢協(xié)作組,中國抗癌協(xié)會中西整合子宮內膜癌專業(yè)委員會. 婦科腫瘤遺傳咨詢專家共識(2023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 2023, 33 (11): 1041-1064.
[3] 中國抗癌協(xié)會婦科腫瘤專業(yè)委員會.卵巢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年版)[J].中國癌癥雜志,2021,31(6):490-500.
[4]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Genetic/Familial High-Risk Assessment:
Breast, Ovarian, Pancreatic, and Prostate(Version 2.2025).
通訊員:周珂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僅供參考
如有不適,請及時就醫(yī)或咨詢臨床醫(yī)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