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鋼建
《紅樓夢》如同其他中國古代小說《西游記》、《三國演義》、《封神演義》、《水滸傳》、《楊家將》等一樣,都是歷史小說,不是純虛構(gòu)文學作品?!妒^記》記載的諸多人物其家世都有唐宋時期的歷史背景。
《紅樓夢》中東安郡王就有唐朝歷史背景。林黛玉進榮府后發(fā)現(xiàn)牌匾文字"榮禧堂"、“榮國公賈源”、"萬幾宸翰之寶"、“東安郡王”等。這些牌匾文字都具有唐宋時期的歷史背景。
《紅樓夢》著作第三回相關文字:一時黛玉進了榮府, 下了車。眾嬤嬤引著,便往東轉(zhuǎn)彎,穿過一個東西的穿堂,向南大廳之后, 儀門內(nèi)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鉆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 比賈母處不同。黛玉便知這方是正經(jīng)正內(nèi)室,一條大甬路,直接出大門的。進入堂屋中,抬頭迎面先看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大字,是"榮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書賜榮國公賈源",又有"萬幾宸翰之寶"。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一邊是金ы彝,一邊是玻璃ニ。地下兩溜十六張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對聯(lián),乃烏木聯(lián)牌,鑲著鏨銀的字跡,道是:座上珠璣昭日月, 堂前黼黻煥煙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鄉(xiāng)世教弟勛襲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
關于“東安郡王”、"敕造寧國府"“書賜榮國公”、"萬幾宸翰之寶"等都可以在唐宋時期找到相應的時代人物和事件。
“萬幾宸翰之寶”中“萬幾宸翰”指皇帝的印文,萬幾表示皇帝辦理事務的繁多。從文字文學史的角度看,在《尚書》中已經(jīng)使用“萬幾”一詞。在《書·皋陶謨》中,“萬幾”通萬機,后以“萬幾”指帝王日常處理的紛繁的政務。日理萬機成為帝王一類重要人物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
宸翰表示是皇帝的筆跡。帝王的墨跡稱為宸翰,宸翰一詞在唐詩宋詞中比較流行。唐·沈佺期《立春日內(nèi)出彩花應制》詩:"花迎宸翰發(fā),葉待御筵披。"唐沈東美《奉和苑舍人宿直曉玩新池寄南省友》:影搖宸翰發(fā),波凈列星懸。既濟仍懷友,流謙欲進賢。宋·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一:"我淵圣皇帝居東宮日,親灑宸翰,畫唐十八學士,并書姓名序贊,以賜宮僚。"宋·張?zhí)朴ⅰ妒駰冭弧?"衣衿之上,宸翰如新。墨詔之中,淚痕猶在。"宋·陳鵠《耆舊續(xù)聞》卷三:"后有內(nèi)府印標題品,次皆宸翰也。舍此褾軸,悉非珍藏。"
宸表示屋宇,深邃的房屋。宸也表示北極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為王位、帝王的代稱。宸翰原指天子的筆跡和文字,后來也用來形容官方的文書。宸翰筆跡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代表著皇帝的權(quán)威和統(tǒng)治。因此,宸翰也常用來形容非常正式、權(quán)威的文書或文章。宸翰一詞通常用于形容正式、權(quán)威的文書或文章,特別是與政府、官方有關的文書??梢杂缅泛瞾硇稳菡墓摹⒎晌募?、正式的決議等。
在唐朝,東安郡王出于東安郡公,屬于公侯伯子男爵位方國中公爵國王。在唐朝,東安郡王源于唐朝王室宗譜中道王房一支。唐朝道王也稱道孝王,李姓,名元慶。道王之嗣王誘。道王之下有東安郡公、壽州刺史詢。李詢是東安郡公和壽州刺史。然后有嗣王、宗正卿微。嗣王、宗正卿鍊。嗣王、京兆尹實。這幾位東安郡公的后裔都做過東安郡王?!都t樓夢》中東安郡王有其真實的時代背景和原型人物。
有的《紅樓夢》學者認為東安郡王是東平郡王。其實,在唐朝,東安郡和東平郡不是同一個地方。東安郡王和東平郡王也不是同一個郡王。唐朝東平郡王恪和郯王經(jīng)出于順宗至德弘道大聖大安孝皇帝二十二子。
關于唐朝東安郡王的祖先道孝王元慶,《舊唐書·卷六十八·列傳第十四》記載:道孝王元慶,高祖第十六子也。武德六年,封漢王。八年,改封陳王。貞觀九年,拜趙州刺史,賜實封八百戶。十年,改封道王,授豫州刺史。二十三年,加實封滿千戶。永徽四年,歷滑州刺史,以政績聞,賜物二百段。后歷徐、沁、衛(wèi)三州刺史。元慶事母甚謹,及母薨,又請躬修墳墓,優(yōu)詔不許。麟德元年薨,贈司徒、益州都督,陪葬獻陵,謚曰孝。
長子臨淮王誘嗣,官至澧州刺史。永淳中,坐贓削爵。次子詢,拜壽州刺史。詢子微,神龍初封為嗣道王。景龍四年,加銀青光祿大夫。景云元年,授宗正卿,卒。子鏈,開元二十五年,襲封嗣道王。廣德中,官至宗正卿。
關于道孝王元慶,《新唐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記載:道孝王元慶,始王漢,后徙陳,出為趙州刺史。貞觀十年,徙王,授豫州刺史,累實封千戶。時諸王奉給薄於帝子,至數(shù)寠乏,大臣莫敢言。十八年,黃門侍郎褚遂良為太宗從容言之,不能行。高宗時,歷滑州刺史,以治績聞,數(shù)蒙褒賜。遷徐、沁、衛(wèi)三州刺史。事母謹,及喪,請躬修墳墓,詔不聽。薨,贈司徒、益州都督,陪葬獻陵。
道孝王元慶有九子,誘為嗣,王臨淮,為澧州刺史,坐贓削爵。更以次子詢之子微嗣,終宗正卿。子煉嗣,廣德中,亦至宗正卿。
唐朝宗室有四十一房,道王房是其中之一。唐朝宗室四十一房:一曰定州刺史,二曰南陽公,三曰譙王,四曰蔡王,五曰畢王,六曰雍王,七曰郇王,八曰大鄭王,九曰蜀王,十曰巢王,十一曰大楚王,十二曰荊王,十三曰徐王,十四曰韓王,十五曰彭王,十六曰小鄭王,十七曰霍王,十八曰虢王,十九曰道王,二十曰鄧王,二十一曰舒王,二十二曰魯王,二十三曰江王,二十四曰密王,二十五曰滕王,二十六曰恒山王,二十七曰吳王,二十八曰濮王,二十九曰蔣王,三十曰越王,三十一曰紀王,三十二曰曹王,三十三曰澤王,三十四曰章懷太子,三十五曰湖陽郡王,三十六曰讓皇帝,三十七曰惠莊太子,三十八曰惠文太子,三十九曰惠宣太子,蜀王房又有隴西、渤海二房附見其譜,定著三十九房。終唐之世,有宰相十一人。郇王房有林甫、回;鄭王房有程、石、福;小鄭王房有勉、夷簡、宗閔;恒山王房有適之;吳王房有峴;惠宣太子房有知柔。
《紅樓夢》中提及的諸多王公人物屬于不同的唐朝宗室分房,都有唐朝的歷史背景。唐有天下三百年,子孫蕃衍,其初皆有封爵。后來世遠親盡,則各隨賢愚,遂與異姓之臣雜而仕宦。以至于有的王公后裔流落民間。但是這些王公家族疏戚遠近,源流所來,可以考見。
唐朝的幾位東安郡王均出于唐朝宗室四十一房中的道王房。道孝王元慶。嗣王誘。道王房下有東安郡公壽州刺史詢、南康郡公諒。信安郡公詡。廣漢郡公謐。鄱陽郡公諲。敷城郡公誕。魯陽郡公和修城郡公等。這些郡公的后裔有的在《紅樓夢》不同章節(jié)中有涉及。
《紅樓夢》中東安郡王有其真實的時代背景,不是虛構(gòu)的。
大宋汝窯皇家御用的《紅樓夢》套碗經(jīng)過王德塤院士用尋龍尺檢測,距今約825年左右,屬于宋代汝窯瓷器。
大宋汝窯皇家御用的《紅樓夢》套盤經(jīng)過王德塤院士用尋龍尺檢測,距今約847年,屬于宋代汝窯瓷器。
這兩套大宋汝窯皇家御用的《紅樓夢》瓷器是《紅樓夢》一書在宋代流行的重要歷史物證。作為宋代的《紅樓夢》物證,值得學術(shù)界予以重視。
編輯:佚名 李順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