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宿四的伴星竟然長這樣。
參宿四和它的伴星。
NASA / JPL / NOIRLab
獵戶座的明亮紅星——參宿四,守護著一個大秘密。一些天文學家認為這顆大質量超巨星并不孤單——它有伴星。但要證實這一點非常不容易。除了要用足夠強大的太空望遠鏡,還需要很多運氣。不過現(xiàn)在科學家已經(jīng)做到了。他們不但證明參宿四有伴星,還確定了這顆伴星的類型——然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顆伴星長得和人們以前推測的不太一樣。
要在參宿四身邊發(fā)現(xiàn)任何東西都不容易。這顆恒星比太陽大數(shù)百倍,亮度至少是太陽的數(shù)萬倍。尋找參宿四的伴星,無異于在耀眼的燈光里尋找一只飛蠅。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亮度差異實在太大了。
參宿四的伴星12月6日會到達距離參宿四最遠處,隨后隱匿至參宿四背后長達2年之久。因此現(xiàn)在這段時間,是觀測參宿四伴星的最佳窗口期。
研究人員抓住機遇對這顆理論預言已久但始終未被發(fā)現(xiàn)的伴星進行了觀測。夏威夷的雙子座北望遠鏡拍到了參宿四伴星的暗弱影像;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個科研團隊借助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獲取了與這個神秘天體性質有關的數(shù)據(jù)。
之前人們曾經(jīng)推測,參宿四的伴星可能是白矮星,也可能是中子星。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天體,指向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演化史。但觀測結果卻讓人感到意外。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參宿四伴星身上不存在吸積現(xiàn)象。吸積現(xiàn)象是中子星或白矮星等致密天體從周邊環(huán)境攫取物質的顯著特征,然而他們卻一無所獲。這表明參宿四的伴星既不是白矮星,也不是中子星。
發(fā)表于《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的研究結果指出,參宿四的伴星很有可能是一顆大小和太陽相仿的年輕恒星。
這一發(fā)現(xiàn)不但體現(xiàn)了探測技術的巨大進步,還解釋了參宿四的亮度為何會以6年為周期發(fā)生變化。早期研究曾經(jīng)認為,如果參宿四擁有一顆環(huán)繞其運行的伴星,那它便會定期地清除周圍遮擋光線的塵埃,從而改變參宿四的亮度。該假說如今得以驗證。
不過研究結果也向傳統(tǒng)的雙星理論發(fā)起了挑戰(zhàn)。通常認為,組成雙星的恒星質量都是相近的。但參宿四的質量相當于16至17個太陽,而其伴星的質量卻不足1個太陽——這類擁有極端質量比的雙星,可能是因為很難被觀測到而顯得相當稀有,因此屬于探索的未知領域。
2019年1月和同年12月的參宿四。可以看到它的亮度和形態(tài)都發(fā)生了變化。
ESO
參考
X-Ray Study Reveals New Details About Betelgeuse’s Elusive Companion Star
https://www.cmu.edu/mcs/news-events/2025/1008-betelgeuse-chandr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