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上觀新聞)
研究民國時期的文學和文化史、革命和進步文獻傳播史,就版本研究層面而言,除了初版本、增訂本、刪節(jié)本、改題本、毛邊本、土紙本、特裝本、簽名本,有一個領域至今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那就是各種偽裝本。
對于民國時期的偽裝本,我所見到的最早的討論文字是現代文學史家唐弢先生的《書刊的偽裝》(收錄于1962年6月北京出版社初版《書話》)。作者指出:先有當局對革命和進步書刊的查禁,才產生了“權宜而又機智的對策”:偽裝書。作者介紹了不同時期數十種偽裝本,解讀了偽裝本的命名策略和用意性質等。這篇文章不長,但是對我的影響很大,“偽裝本”這個提法,我也是從這篇文章中首次知道的,從而開始注意到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曾有“偽裝本”的存在。盡管,我所能見到的“偽裝本”實不多。
后來又知道上海古舊書店1963年7月編印過《革命書刊偽裝本目錄》。這本薄薄的油印小冊子系“為幫助我店同志提高收購工作質量,了解革命書刊出版情況而編印的”(引自該《目錄》前的《說明》)。這應該是第一次從“革命書刊”的角度對“偽裝本”進行較系統的梳理。據吳密兄說,這本《目錄》一直是他從事革命文獻偽裝本研究的重要參考書,由此可見其價值?!陡锩鼤瘋窝b本目錄》的主事者是劉華庭先生,我們也不應該忘記這個名字。
接下來,就應該說到吳密兄的革命文獻偽裝本研究了。他并非最早的偽裝本研究者,卻持之以恒、后來居上。他長期關注偽裝本尤其是革命文獻偽裝本,對之進行了細致而又較為深入的研究。當然,他在國家圖書館工作,國圖豐富的館藏為他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若沒有濃厚的興趣和學術的敏感,恐怕也只會熟視無睹或淺嘗輒止了。他這些年來銳意窮搜、爬梳整理,編著了厚厚兩大卷的《革命文獻偽裝本圖錄題解》(2024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初版),引起了學界的驚喜和重視。如今他又在此基礎上加以調整,撰就的《革命文獻偽裝本漫談》即將出版。
《漫談》從民國時期相當可觀的書刊偽裝現象說起,討論了為應對當局查禁才大量出現偽裝本;如何才能識別偽裝本;偽書、盜印本與偽裝本的區(qū)別;親歷者對偽裝本的回憶;偽裝本的發(fā)現與搜輯以及偽裝本的鑒藏與研究。至此,偽裝本研究中的諸多大小問題,幾乎都已“漫談”到了。但吳密兄并不以此為滿足,還進一步討論揭示了國家圖書館新善本特藏中的近150多種偽裝本,以圖文并茂的方式披露如此多的偽裝本,這應該還是第一次。此外,偽裝本的諸多價值也是以往的研究中較少提及的,他告訴我們:這些特殊的偽裝本已經成為國圖“新善本”特藏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我是研究現代文學史和文學史料的,故而對偽裝本中涉及古典和近現代文學的部分尤感興趣。吳密兄果然沒有令我失望,《漫談》中有兩節(jié)專門分析偽裝成古典名著和偽裝成現代文學論著的偽裝本。中有鄒容《革命軍》偽裝成《圖存篇》、陳天華《猛回頭》偽裝成《目兵須知》、《黃帝魂》以鄭曼陀美人圖為封面、《中山全集》偽裝成《老殘游記》和《慶祝濟南解放特刊》偽裝成原本精?!独蠚堄斡洝贰⒚珴蓶|《論聯合政府》偽裝成《醒世恒言》、沈從文《湘行散記》和《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偽裝成《歧路燈》、《正義報》偽裝成《西游記》《西廂記》等,真是令人目不暇接,也是我以前所完全不知道的。
如果再引申一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作家作品的偽裝本現象,也很值得關注。茅盾、蔣光慈等的作品不但有盜印本,也有偽裝本,甚至有把蔣光慈作品偽裝成茅盾的,把茅盾作品偽裝成蔣光慈的。如果我沒記錯,連張資平的作品都有偽裝本。對這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現象,竊以為,文學史料研究者不能視而不見。自然,這是另一個研究課題了。
唐弢先生和劉華庭先生都是我熟識的前輩,唐先生指導我和王錫榮兄合編《〈申報·自由談〉雜文選》并為之作序,劉先生命我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參考資料”之《新月社專輯》,他們都是我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和文學史料研究的引路人。但我那時見識有限,未能就偽裝本問題專門向他們請教,不能不以此為憾。而今吳密兄在偽裝本研究上有所繼承又有所拓展,使我受益匪淺,預祝他在這個研究領域繼續(xù)前行,取得更大成績。
原標題:《現代文學史上的“偽裝本” | 陳子善》
欄目主編:黃瑋 文字編輯:欒吟之 題圖來源:新華社概念圖
來源:作者:陳子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