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壇這陣子亂成了一鍋粥,各種消息一個接一個砸下來,讓人應接不暇。就在10月4日,自民黨總裁選舉終于塵埃落定,高市早苗在決選投票中以185票對小泉進次郎的178票,勉強勝出,從而成為自民黨歷史上首位女總裁。這條消息一出,市場立刻有了反應,日經指數(shù)小幅上漲了大約2%,美元兌日元匯率也跟著出現(xiàn)波動,許多分析人士和投資者都覺得她會順理成章地接替石破茂的職位,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大家甚至已經在討論她上臺后可能帶來的政策轉變。
可誰料到,事情的發(fā)展遠沒有那么順利,短短六天后,也就是10月10日,公明黨突然甩出重磅炸彈,正式宣布退出與自民黨的執(zhí)政聯(lián)盟,這段長達26年的老搭檔關系就這么戛然而止。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在記者會上開門見山地表示,自民黨在處理政治獻金丑聞時沒有給出足夠的改革承諾,而高市早苗的激進政策,特別是她一貫的反華立場和相關策略,很可能會把中日關系攪得更加糟糕,甚至引發(fā)不可控的緊張局勢。
這下子,自民黨在眾議院直接丟掉了公明黨的24張關鍵支持票,本來他們擁有的席位只有196張,距離達到233票多數(shù)門檻還差了37張,這下讓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瞬間變得異常艱難。
石破茂的辭職程序原本就定在10月中下旬正式推進,眾議院首相指名選舉大概會在10月20日左右舉行,現(xiàn)在高市早苗的處境變得岌岌可危。與此同時,立憲民主黨憑借其148個席位,開始四處拉攏潛在盟友,國民民主黨、公明黨這些搖擺中的政黨都成了香餑餑,整個國會局勢瞬間攪成一團亂麻,各方勢力都在暗中角力,試圖搶占先機。
這個變故來得太猛,直接把日本政治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牽扯到的不光是東京那些政客的飯碗和權力位置,還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錢包以及日本在國際外交牌桌上的布局和影響力。
日本經濟本就處在喘不過氣的狀態(tài),物價持續(xù)飛漲,就拿大米來說,比去年同期貴了整整20%,許多家庭的開支壓力越來越大,高市早苗上臺原本是自民黨試圖借著保守派的風頭來翻身的如意算盤,希望通過她的強硬形象重振黨內士氣,現(xiàn)在聯(lián)盟分裂,那些長期積累的黨內老毛病全都被暴露出來了。要是自民黨無法及時穩(wěn)住陣腳,甚至可能引發(fā)更廣泛的連鎖反應。
自民黨從1955年成立以來,就幾乎一直霸占著日本首相的寶座,累計執(zhí)政時間超過了60年。公明黨呢,從1999年開始正式入伙,成為自民黨的可靠小伙伴,主要靠創(chuàng)價學會龐大的票倉來幫忙,提供穩(wěn)定的選民支持。兩黨之間的合作模式明確而高效,自民黨負責把控大局和國家層面的政策方向,公明黨則更注重民生議題和和平主義的理念推進,這樣搭檔起來相得益彰,維持了多年的穩(wěn)定。可惜,好景不長,2023年底的黑金丑聞突然爆開,自民黨內部多個派系通過出售政治派對門票的方式,收取了數(shù)億日元沒有申報的黑錢,這件事一曝光,立刻引發(fā)了公眾的強烈民怨和媒體的持續(xù)追擊。
緊接著,2024年的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直接丟掉了多數(shù)席位,這是他們多年來遭遇的首次重大挫敗;到了2025年的參議院選舉,又一次吃到敗仗;就連東京都議會的選舉也跟著栽了跟頭,這些連環(huán)失利讓自民黨的聲望直線下滑。石破茂支持率一度跌到20%以下,黨內大佬麻生太郎帶頭施壓,他只好在9月7日正式宣布辭職。石破茂一走,自民黨立刻加快步伐,在9月底到10月初緊急組織了新一輪總裁選舉,目的是盡快止損并重塑領導核心。
高市早苗今年64歲,早年從奈良縣地方議員起步,1993年借助安倍晉三推動的郵政私有化選舉,一舉殺入眾議院,從此步入國家政壇。她是安倍晉三的鐵桿粉絲,人稱“安倍女孩”,政治立場硬邦邦的保守派:大力主張修改憲法以加強自衛(wèi)隊地位、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強化日美同盟的軍事合作,還想收緊對外國人的移民政策和間諜相關法律,以防范外部威脅。上輪總裁選舉她輸給了石破茂,這次卷土重來,在首輪投票中拿下183票,小泉進次郎緊隨其后181票,茂木敏充和林芳正則墊底。到了決選中,她憑借麻生太郎派系的全力支持成功翻盤,當選總裁。
高市早苗當選的第六天,她就和齊藤鐵夫進行了長達90分鐘的閉門會談,結果卻以崩盤告終。公明黨一貫堅持和平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對高市早苗的右翼傾向特別敏感,尤其是涉及靖國神社參拜和反華言論的那些敏感議題,直接戳中了他們的痛點。
黨內局面同樣亂了套,資深眾議員船田元突然冒頭,提出了三招來保住執(zhí)政地位:第一招是拉攏維新會和國民民主黨組建一個全新的聯(lián)盟,但這條路走起來難度極大,因為這些政黨對高市早苗的政策存有疑慮,而且立憲民主黨已經在伸出橄欖枝;第二招是勸石破茂收回辭呈,繼續(xù)擔任首相,同時調整黨內事務,爭取讓公明黨回心轉意;第三種可能性是石破茂繼續(xù)當首相但沒有黨內領導權,高市早苗掌管黨務但沒有實際執(zhí)政權。
可石破茂經歷逼宮后已經心灰意冷,不太愿意回頭,高市早苗和麻生太郎自然也不會輕易讓步,最后一種極端路徑則是直接逼高市早苗辭去總裁職務,重新來一次選舉,以此消除公明黨的顧慮,重塑聯(lián)盟框架。
船田元這個人原屬茂木派,在這次總裁選舉中先幫茂木敏充當首席顧問,第一輪茂木落敗后又轉而支持小泉進次郎,他的發(fā)聲明顯代表了黨內一部分不滿勢力的集體態(tài)度,他們想借著聯(lián)盟解體的亂局,把茂木敏充或小泉進次郎重新推上去。
整個日本政壇現(xiàn)在票與票的交換熱火朝天,可能出現(xiàn)三種局面:自民黨勉強湊夠233票繼續(xù)執(zhí)政、在野黨聯(lián)合起來翻盤上臺,或者沒人能過半,自民黨憑借第一大黨的地位勉強組閣,但議會會形成朝小野大的格局。這些可能性都清晰地暴露了自民黨的結構性毛病,這種權力斗爭本質上源于路線分歧的積累,執(zhí)政根基已經開始搖晃。日本從此難以避免內閣頻繁更迭和政策執(zhí)行不暢的困境,正式步入一個多事之秋的動蕩時期。
回想整個過程,日本政壇這回合,一步錯滿盤輸;高市反華牌打得響,卻差點把自己絆倒,自民黨那些老狐貍們忙著內斗,忘了老百姓的飯碗還空著呢。諷刺的是,公明黨走得干脆,像甩掉燙手山芋,結果自民黨自己燙得跳腳;高市想當鐵娘子,結果聯(lián)盟碎得像玻璃渣,扎得自己滿手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