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NBA中國賽,籃網(wǎng)跟太陽,在澳門打兩場,各贏了一場,比分誰高誰低,球迷其實沒那么在乎。
大家只想知道,曾凡博能不能上場。
第一場教練給了10分鐘,第二場連熱身的機會都沒給,球迷在場邊喊再大聲,教練不點頭也沒用。
第一場是10月10號,籃網(wǎng)打到加時,結果127比132讓太陽給翻了。
曾凡博第二節(jié)末尾上了3分鐘,第四節(jié)末尾又上了3分鐘,加時也跟著跑了跑,加起來10分06秒,數(shù)據(jù)單上就一個搶斷,三個犯規(guī),得分是0,球都到不了他手里,就蹲在兩個底角,隊友殺進去根本不看他,連出手的機會都沒有,防守倒是真賣力氣,就是經(jīng)驗差了點。
賽后教練接受采訪時說“讓他試著做正確的事”,這話說白了就是實力還不夠。
第二場10月12號,籃網(wǎng)111比109贏了,換了15個人上去,有6個人沒打,曾凡博就是那6個之一。
現(xiàn)場球迷最后兩分鐘全場都在喊他名字,連電視轉播都聽得一清二楚,教練組在板凳那邊站著,眼皮都沒抬一下。
籃網(wǎng)要的是贏球,最后關頭給小托馬斯和克拉克斯頓做掩護,把分追回來,誰還管替補席上那幾個沒上場的人。
這兩場打完,曾凡博是個什么定位,大家清清楚楚。
非保障合同,打3D鋒線,隊里排第十八號人物,想進大名單,就剩一個雙向合同的位置,懷特黑德,利德爾,埃蒂安,都盯著這個位置。
三場季前賽打下來,曾凡博兩場沒上,唯一上的那次10分鐘,0分3個犯規(guī),正負值是-15,全隊倒數(shù)第二。
在和央視主持人于嘉連線時,曾凡博談到了和籃網(wǎng)隊友、教練溝通的話題。
于嘉問:“你在從這個訓練營到比賽上場了的這段過程,和球隊的溝通,我指的是球員,包括教練員,你覺得怎么樣?”曾凡博答:“我覺得,其實一個球員在一支新球隊最主要的溝通肯定是球員和球員之間,大家在訓練中和更衣室,類似生活在一起一樣。
然后其實他們這邊(籃網(wǎng))每一場比賽前,教練都會提前和球員說,大概今天是什么時間上場,或者今天打或不打?!?/p>
那曾凡博還有沒有機會?說實話,挺難的,但也不是完全沒有。
籃網(wǎng)的鋒線不缺人,克拉克斯頓,鮑威爾,威爾遜,還有一個能搖擺的約翰遜,經(jīng)驗和地位都在那兒,季前賽還沒打完,真要是后面有人受傷,或者他在訓練里三分球投開了,防守犯規(guī)少一點,教練看錄像帶的時候,說不定就能多看他一眼。
NBA每年都有壓哨留隊的例子,可前提是教練得先能想起你這個人。
國內球迷都盼著呢,希望下次主場喊的不只是“曾凡博”這個名字,而是真能看他打出點東西。
可現(xiàn)實就擺在這,發(fā)展聯(lián)盟,訓練館的冷板凳,這些都得熬過去,10分鐘0分不是世界末日,被按在板凳上也不是終點。真要說終點,其實就看你自己怎么想,只要人還在美國,還穿著籃網(wǎng)的球衣,下一班車就總會來,抓不抓得住,還得靠自己。
夢想不是喊出來的,是練出來的,曾凡博的NBA之路,現(xiàn)在還坑坑洼洼的,咱們先別急,先看他能不能把腳下的路走穩(wěn)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