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在朋友圈里,驚悉震坤悄無聲息地離開他的家人與朋友。悲痛至極。就在4個月之前,6月13日,他應邀參加我組織的“作家、藝術家感受浦東文化建設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體驗活動”?,F(xiàn)在想起來,悔恨交加。
活動前兩天,他微信我,說要請愛人一起來。我說要報一下浦東有關部門,因為邀請名單已經(jīng)確定,意思是不便臨時增加?,F(xiàn)在才知道,他大病在身,需要陪護,我竟然殘酷地謝絕了他的要求。如今只求他在天堂寬恕我。
他是我的恩人。當年我離開機關自主創(chuàng)業(yè),辦了個只有兩個員工的小公司,嚴格說是個“小作坊”,運營非常艱難。他是第一個來扶持我的朋友。那年,張江高科技園區(qū)十周年,我接到一個編撰紀念文章的任務,組稿、改稿同時,震坤兄為我設計封面與版式,并一頁一頁精心編排、制作,日以繼夜,通宵達旦。他沒有任何要求,只希望電腦邊上有可樂。我的助理小張負責每天為“王老師”買4大瓶可樂,半夜飯是兩只面包。在這個過程中,他教會了我怎樣編書。
震坤是大才,設計簡約,寓意深邃,這本書贏得張江上下喜歡。最近有張江老朋友說,這些年他們做過好幾本書,無一超過《張江十年》。由此,公司小有名聲,浦東開發(fā)開放二十周年與三十周年紀念文選,都由我們編撰。是震坤兄扶持我的小公司站穩(wěn)腳跟。我們給予他的,卻是少得可憐的設計費。當時公司處境困難,經(jīng)濟拮據(jù)。他毫不在乎,只想幫我生存下去。這是一個超常愿意助人、心底非常善良、圣潔的美術家。
王震坤先生參與編撰的《張江十年》
他在我這里也是“出書出人”,助理小張成為他的“學徒”,后來也學做平面設計,制作圖書,震坤趕來坐在小張身旁,不分日夜,一頁一頁指教。有時小張到他家求教,他指教不厭其煩,沒有收過分文輔導費。他為我公司設計Logo也是“做公益”,這個Logo創(chuàng)意巧妙。他從敝人名中取“爍”字造型,繪制一團風中的火焰:那是他一顆愿意為你燃燒的心。
為了表達謝意,我請小張不時登門送點浦東出產(chǎn)的水果,他希望免禮。現(xiàn)在,這位小張自立門戶,創(chuàng)辦的廣告制作公司,聲譽鵲起,占上海市場四分之一的份額。昨夜驚聞噩耗,小張泣不成聲:“是王老師教會了我,給了我生計?!闭鹄な俏疫@里兩代人的恩師。想到這里愈加覺得4個月前這場活動,婉拒他愛人陪同有悖情理。也許我當時努力一下,可以如他所愿,但是,我放棄了。真是后悔莫及!
然而那天,他準時出席,談笑風生。我根本不知道他大病在身。近年我們有幾次小聚,他從不說起自己的病情。那頂草織的帽子,斜戴頭上,略有前傾,角度恰到好處,這是他為自己精心設計的日常造型,呈現(xiàn)給你的形象,永遠是時尚浪漫與紳士風度,以至于讓人無法覺察他內(nèi)里的病痛。
王震坤先生(攝于2025年6月)
從《張江十年》之后,我們連續(xù)接受好多選題的圖書制作任務,即使不是他設計,也請他過來看一遍。他召之即來,變成了我們這里的編外“編審”。
他那么愿意助人,不求回報,對朋友極其尊重。病重期間,他對外嚴密“封鎖消息”,不愿意打擾朋友,以至于告別儀式上只有家人與親屬。據(jù)說他在病床上叮囑家人,只許在追悼會后,報告組織,并轉(zhuǎn)告幾位朋友。現(xiàn)在他安靜地走了,帶給朋友們的是難以平靜的追思與無盡的遺憾。
震坤也是個天才,是上海白玉蘭藝術創(chuàng)作獎得主。他曾為無數(shù)作家的名作做過設計創(chuàng)作。昨夜,市社聯(lián)黨組書記王為松,連發(fā)九本震坤設計的圖書封面,以示對他的深深緬懷與痛惜。
震坤尊師重義。每年圣誕,他都邀請領他入門的恩師謝春彥、師娘與他的朋友們歡聚一堂,鄙人有幸忝列其中。碩大的圓臺面上,內(nèi)圈是佳肴,外圈是大紅的蘋果。歡宴尾聲,震坤總要求大家都必須帶走蘋果。朋友帶回家的是他最誠摯的平安祈福。
王震坤夫婦與梁波羅夫婦在紹興
兩年前,我請了王震坤夫婦與童自榮夫婦等,到紹興柯橋夏履橋“村”游,借座一個村民家里茶聊。當他知道女主人是浙江省十大道德模范之一,立即向他贈送自己的作品集,并當場為她畫了一幅人物肖像。這本作品集,他原想送給我的,現(xiàn)在他轉(zhuǎn)送給一位模范的村民。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向崇高致敬。
就是4個月前的這次活動,攝影師拍了好幾張他與朋友們在一起的照片,似見他有很“粘”的感覺,實是流露他對朋友的依戀不舍。這次活動上半場參觀正大廣場,下半場在浦東牡丹園。正大廣場樓頂上有個好大的戶外陽臺,東道主稱這里是全景式看外灘的最好位置。震坤輕聲跟我說:“請攝影師在這里為我單獨拍一張?!闭f罷,站在陽臺玻璃護攔前,擺了個Pose;身后是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流不盡震坤對養(yǎng)育自己的這座城市無限眷戀。
震坤對母親河的眷戀
在下半場活動的牡丹園里,他也與朋友們合影多次。牡丹花的花語是圓滿、濃情、華貴、生命、期待、高潔。一個高潔的靈魂,在這里綻放人生風華。這是他往生前,最后一次參加的集體活動。出席者有吳孝明、張民權、馬尚龍、趙靜、方舟、楊秀麗、陳少澤、宋懷強、劉家禎等一眾他的好朋友。他帶病參加這次活動,似想借機向朋友群體作一次告別。
后排右五為王震坤,前排右三為本文作者
晚餐前,天色已暗,震坤要求攝影師拍一張跟我一起坐在庭院的照片,作為向我告別的一個紀念。我請站在邊上的奚文淵一起合影。源遠流長的情誼,將似牡丹盛開不敗。
庭院深深,冷月清清,一個心底澄澈的藝術家,被蒼天無情奪走。他不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大家,卻深獲大家的贊慕,至少在上海的圈子里。他雖然走得有些早,“只留清氣滿乾坤”;這將是他畢生對這個世界的文化貢獻。
好在,有好幾張合影可以珍藏,朋友們都將與他形影不離在心上。
王震坤為“夜光杯”《好吃周刊》作的插畫
王震坤為新民晚報作的漫畫
原標題:《爍淵:只留清氣滿乾坤——懷念畫家王震坤》
欄目編輯:劉芳 文字編輯:史佳林
來源:作者:爍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