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22日即記
你連這么一個小小的感情沖動都克制不了,還想干什么大事業(yè)?拿出你用在事業(yè)上的決心,克服它吧!
1986年11月22日夜記
他是啥時候砍住了自己的手指?也許是怕自己手狂,砍住后再聲張,會遭到別人——尤其是父母的唾罵吧,他沒敢吭聲——4歲小孩就知理虧。
我們四五個人圍住火堆打撲克,自然是不知道的,因為沒有關(guān)注他。只是挑水回來的他六叔,從他身邊經(jīng)過時,見他正在用手指擦血——喊了一聲:“哎呀,新窯,你手咋流血啦?”——一時間,他覺得委屈,疼痛和恐慌,“啊”一聲,便大哭了起來。之后,我們跑到他跟前一看:兩只凍得通紅的手上,已沾滿了斑斑血跡。
(此段并非白描,白描如下——)
他六叔一只手別在褲子口袋里,讓前面的水桶高翹著,屏住氣,一口氣跨上六級五尺高的臺階,經(jīng)過他身邊去灶火水缸里倒水時,斜眼向他瞟了一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他正用兩個通紅的手指,在慢慢的揩著傷口的血。于是,便喊道:
“哎,咋砍住手啦,新窯?看你還飛起不飛起(不安生——筆者注)!”
喊聲未落,他便化多一會兒的委屈、疼痛、恐慌為哭聲,一下子如決了堤的洪水,傾瀉了出來——既然是人們都知道了,索性就一點兒也不保留的,全部抖摟出來吧!
圍住火池打撲克的五個人,頓時扔下?lián)淇?,呼啦一下子,全散開了。
上面兩種敘述文字之比較:前段心理描寫多,敘述語言多,顯得啰嗦;
后段客觀表述現(xiàn)象,明了問題,有人物形象,顯得生動、具體。由此可見: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所產(chǎn)生的表達效果,是大不一樣的。
1986年11月22日記
揭牌時,他把揭到手里的小牌攥在手心,手指微微曲伸出去,一入一抽,“發(fā)臟”(耍賴)的目的便達到了,速度之快,令你覺察不出。
同日
“既然想要血,給她們女人各發(fā)一個腳盆不就得了……”她說,帶著笑容。
1986年11月23日記于白前
1.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
2.吃了飯走進書房,見他兄弟站在門口,看他近幾天正在看的魯迅的《南腔北調(diào)集》。經(jīng)常的與兄弟嬉鬧,使他故意要使他兄弟掃興——我的書,我現(xiàn)在要。兄弟雖然看得正在興頭上,也只好給我——但他顯然不情愿,便倆指頭使勁捏住書口,往懷里奪。
誰知弟弟好勝心強,又好與他打哄(打鬧,也就是鬧著玩)——你不是要書嗎?我偏不給你,看你咋著我?
兩人一邊奪著書,一邊從門邊走到了桌邊。他顯然失去了耐心,有點兒急了,一個勁的喊:“你松開沒有,你松開沒有!”
弟弟則把書掀到他還未看到的地方,高聲嚷著:“我給你說說看到哪了,你知道?”但手里并不放開書,只是和他胡攪蠻纏。
幾十秒鐘過去了,書還是各捏一邊。這玩笑顯然開得有點兒大了,已超過了限度。當哥的,怎能敗在兄弟手下?
自尊心使他松開了書,甘拜下風(fēng),隨即揚起左手,捂了他一右耳光子,不重也不輕!這使他爭強好勝的弟弟惱了火,便伸直胳膊,投書于地,上邊開了裂,書棱角毛得得的。
他也不再聲張,撿起書,走到桌邊,——本來不想看,如今,硬著頭皮,做做樣子,也只好看了。但他心里好氣,忍不住熨了熨書邊,好大一會兒,也不知道兩只眼睛里,究竟在看的什么。他倆一天未說話。
晚上,弟弟把兩個被子疊在一起躺下了,他沒吭聲,兩小時后,便鉆進了熟睡的弟弟熱乎乎的被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