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四十歲是人生的新篇章。
孔子也說,四十而不惑。
我們總以為,到了這個年紀(jì),就該云淡風(fēng)輕,看透世事,活得像首禪詩。
別再喝這碗雞湯了。
真的。
看看孫穎莎吧。
世界第一,國乒的王牌,我們眼里的天之驕女。
然后呢?
她站在亞錦賽的半決賽場上,頭頂?shù)姆宽?,在漏水?/p>
是的,你沒看錯,漏水。
水滴答滴答地落在她身后,暈開一片危險(xiǎn)的水漬。
場面荒誕到極致。
孫穎莎擦汗的時候,工作人員沖上來擦地。
裁判發(fā)球都能連續(xù)扔偏。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這漏水的球場,就是我們每一個中年人的人生。
01
所謂“不惑”,不過是還沒輪到你的屋頂漏水。
年輕時,總覺得40歲的人無所不能。
事業(yè)有成,家庭美滿,手里有點(diǎn)閑錢,從容不迫。
可真到了這一天你才發(fā)現(xiàn),人生這張考卷,剛答完上半場,下半場就直接給你換了難度。
父母的身體,是屋頂上第一道裂縫,你不知道哪天就不是滴水,而是傾盆大雨。
孩子的教育,是墻角滲出的第二片水漬,你堵住這邊,那邊又冒出來,焦慮得你夜夜失眠。
工作的天花板,是那怎么也擦不干凈的第三灘積水,你拼盡全力想往上跳,卻發(fā)現(xiàn)腳下越來越滑。
你就像孫穎莎,明明是來打一場巔峰對決的,卻不得不分神去擔(dān)心腳下會不會滑倒,頭頂會不會有更大的水滴砸下來。
你最大的對手,早已不是對面的敵人,而是這破敗不堪、處處起火的場地。
從容?優(yōu)雅?
說白了,都是裝的。
誰的西裝不是硬挺的盔甲,誰的微笑不是咬碎了牙的偽裝。
02
真正的強(qiáng)大,不是祈禱天晴,而是在暴雨中打贏。
面對漏水,孫穎莎做了什么?
她只是平靜地指了指地上的水,然后繼續(xù)握緊球拍,眼神像釘子一樣釘在對手身上。
她沒有抱怨,沒有憤怒,沒有停下來理論。
因?yàn)樗?,比賽不會因?yàn)槲蓓斅┧V埂?/p>
生活也一樣,它從不會因?yàn)槟愫茈y,就為你降低難度。
這才是“四十不惑”最殘酷的真相。
不是看透了世界就沒了困惑。
而是明白了,困惑和麻煩,才是人生的常態(tài)。
你終于不再問“為什么偏偏是我”,而是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我該怎么解決”。
你不再指望有人為你修好屋頂,而是學(xué)會了給自己準(zhǔn)備一把傘,甚至練就了一身在雨中跳舞的本領(lǐng)。
解說員說,孫穎莎用滴水不漏的發(fā)揮,對抗著滴水的場館。
多諷刺,又多勵志。
人到中年,最頂級的活法,就是用你滴水不漏的努力,去對抗這漏成篩子的生活。
03
別再談什么愛生活了,先在爛攤子里活下來再說。
那首禪詩說,開悟之后,依舊是砍柴挑水。
錯了。
對于中年人來說,開悟之前,是抱怨生活為什么總漏水;開悟之后,是默默地一邊躲水,一邊把自己的球打好。
你以為孫穎莎贏了比賽,靠的是技術(shù)嗎?
不,是心態(tài)。
是在一片狼藉中,依然能精準(zhǔn)計(jì)算落點(diǎn),冷靜調(diào)整節(jié)奏的心態(tài)。
是哪怕對手都變成了追星的粉絲,索要簽名,她也只是謙和一笑,轉(zhuǎn)身繼續(xù)投入下一場戰(zhàn)斗的心態(tài)。
所以,忘掉那些關(guān)于四十歲的浪漫想象吧。
這輩子想活得輕松的唯一法門,不是假裝歲月靜好,而是承認(rèn)這就是一個草臺班子。
然后,像孫穎莎一樣:
第一,承認(rèn)場地就是會漏水,這是你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shí)。
第二,擦干你的汗,而不是眼淚,把所有精力聚焦在你唯一能控制的事情上——你手里的球拍。
第三,打贏它。
在爛到骨子里的場地上,打出你一生最漂亮的仗。
那一刻,你不是四十不惑,你就是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