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商代玉器
商代后期是玉器蓬勃發(fā)展的階段,主要出土地點河南安陽殷墟,以婦好墓為代表。
根據(jù)夏鼐先生的《商代玉器的分類、定名和用途》,玉器總體上可分為禮玉、武器和工具(包括日用品)和裝飾品三大類。
婦好墓出土玉器755件,她可以說是中國第一位玉器收藏家,精品囊括了所有玉器種類,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商代玉器上的紋飾與青銅器有很多共同點,還有刻或朱砂書寫銘文的,材料已經使用質純色美的和闐tián玉。
有學者提出“玉石之路”,認為新疆和闐tián玉的東傳路線為:從南北兩路到敦煌,經河西走廊,越關中平原,過豫西、晉南進入中原地區(qū),此假說尚待考古發(fā)現(xiàn)支持。
商代玉器基本處于原始社會末期玉器被神化到兩周玉器人格化的過渡期間,既保留了不少原始崇拜的殘余,同時又將人的因素滲透進去,即將自然力量逐漸人格化。從此以后,玉器所包含的原始宗教意思日漸淡薄,其價值日益表現(xiàn)在凝聚于其中的人性觀念的豐富和加強。
玉鳳
商王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長13.6cm,厚0.7cm
黃褐色,玉鳳側身回首,鳳冠高聳,尖喙前伸,羽翼批灑,長尾舒展,呈展翅欲飛之優(yōu)美姿態(tài),已經基本具備了后世對鳳“雞頭、燕喙、龜頸、龍形、鱗翼、魚尾、其狀如鶴、體備五色”的描繪。
婦好墓玉鳳與肖家屋脊文化出土的玉團鳳形象非常相似,可能出自江漢地區(qū),作為貢品來到了殷商。
另外一些婦好墓出土的玉器:玉人、雙性玉人、玉龍、玉虎、玉馬、玉鸮、玉熊。
“祭山圖”玉璋(禁出文物)
商 1986年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2號坑出土
三星堆博物館
長54.2厘米。
玉璋兩面陰刻相同的圖案,圖案分上下兩組,正反相對,呈對稱布局,每組紋飾包括山陵、牙璋、云雷紋和兩排在祭祀的人像。學者認為該圖像是隆重的祭祀場景,即所謂的“山陵之祭”。
陽刻昆蟲紋玉牌
商晚西周時期,是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一件工藝罕見的玉器,用剔地浮雕的方式作出陽線表現(xiàn)昆蟲,即將紋飾之外的所有地子加以削減,使得紋飾完全凸出于器物表面。
大玉戈 (禁出文物)
商 1974年湖北省武漢市盤龍城遺址李家嘴M3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大玉戈長 94 厘米,是目前所見最大的玉戈。玉質為青黃色,經浸蝕后局部呈灰白色及褐色。前鋒尖銳,援部上下有刃,中部有微凸的脊,近闌處有圓孔,可固定在木柄上。
這件戈厚度僅1厘米,體型巨大,即薄又脆,體現(xiàn)了盤龍城高超的琢玉工藝。未見使用痕跡,是禮儀用器。
玉戈是商周時期代表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盤龍城是出土商代早中期玉戈最多的遺址,大都出自高等級貴族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