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木?鵪鶉香爐
尺寸:14.8×8.8×16.5cm
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里,鵪鶉與香爐皆藏深厚意蘊。鵪鶉因 “鵪” 通 “安”,被賦予 “平安順遂” 之意,明清器物中常與菊花、落葉搭配成 “安居樂業(yè)” 紋樣,是全民喜愛的吉祥符號;香爐作為香文化核心載體,從商周青銅鼎彝演變至明清雅器,既用于燃香禮佛、凈室熏衣,更承載古人 “以香養(yǎng)心、以器悅目” 的生活哲學(xué)。二者結(jié)合,便有了黃楊木鵪鶉香爐這般兼具文化與工藝價值的器物。
楊木素有 “木中君子” 之稱,此香爐選用優(yōu)質(zhì)黃楊木雕刻而成,盡顯材質(zhì)與題材的適配之妙。相較于紫檀、紅木的厚重華貴,黃楊木清雅溫潤,能細膩還原雀羽紋理與奇石肌理,為雕刻工藝提供絕佳載體。
香爐以 “鵪鶉立于奇石” 為造型,細節(jié)精妙絕倫。鵪鶉頭部下彎、喙部微張,似在尋食蟲草,姿態(tài)閑適,盡顯禽類自然習(xí)性。匠人用 “淺浮雕” 與 “鏤空雕” 結(jié)合的手法雕雀羽:背部以細密平行陰線顯羽片層次,腹部造絨毛質(zhì)感,翼部飛羽紋理與真實鵪鶉一致讓鵪鶉神態(tài)靈動,仿佛下一秒便會啼鳴。
奇石底座設(shè)計巧思十足,輪廓隨形而就,表面以 “皴法” 刻紋路模擬天然巖石質(zhì)感,與鵪鶉細膩形成 “剛?cè)釋Ρ取?;背部掏空為香膛,鵪鶉背部作可拆卸爐蓋,蓋面留透氣孔。燃香時,青煙從雀羽縫隙與透氣孔溢出,繚繞鵪鶉周身,靜態(tài)木雕煥發(fā)動態(tài)意境,案頭自成 “青煙繞雀” 雅景。
這件黃楊木鵪鶉香爐,是實用香具也是工藝精品。燃香時,沉香、檀香與黃楊木香交織,帶來嗅覺與視覺雙重享受;不燃香時,便是案頭陳設(shè),以吉祥寓意與溫潤質(zhì)感為空間添古韻。指尖撫過雀羽紋理,目光追隨著青煙,古人 “焚香讀書、煮茶賞器” 的雅致生活仿佛在眼前重現(xiàn) —— 傳統(tǒng)器物的魅力正在于此,以有形之軀承載無形文化,讓古韻在時光中鮮活流轉(zhuǎn)。
歡迎關(guān)注,每日更新家居空間雅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