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25年10月14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成功學大師”楊濤鳴(本名楊武成)詐騙案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一審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的判決。
其妻子徐某婷作為從犯,刑期由12年減至11年,罰金降至100萬元。
這場始于2016年、持續(xù)7年的騙局,涉案金額高達3.8億余元,受害者超萬人,終以法律的嚴懲劃上句號,也為狂熱的“成功學培訓”亂象敲響警鐘。
01、詐騙全過程:從“造神”到收割的七年騙局
人設包裝:草根逆襲的虛假神話
僅有高中學歷的楊武成,為打造“成功導師”形象,虛構了“貧困出身、口吃逆襲”的勵志經(jīng)歷,自稱經(jīng)“國際成功學大師點撥”,搖身變?yōu)椤皝喼薜谝粷撃芗畲髱煛?,對外宣稱“26歲幫助600家企業(yè)實現(xiàn)業(yè)績倍增”“28歲坐擁勞斯萊斯豪車”。
然而真相卻是,他的勞斯萊斯是花費20余萬元購入的九手車,白天用于課程宣傳擺拍,夜間則承接婚慶租賃賺取額外收入。
其團隊還通過P圖偽造與企業(yè)家、明星的合影,制作私人飛機出行的虛假宣傳片,甚至編造“一根頭發(fā)能賣6萬元”的荒誕故事,借助短視頻平臺、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矩陣,不斷放大虛假光環(huán),吸引渴望成功的人群關注。
公司化運作:八級體系織就詐騙網(wǎng)絡
從2016年開始,楊濤鳴先后注冊“吸引力文化傳播”“渦輪企業(yè)管理”等多家空殼公司,構建起覆蓋全國的詐騙體系。
他精心設計了從380元“入門體驗課”到30萬元“弟子密訓營”的八級會員制度,以15%-40%的高額提成作為誘餌,刺激老學員拉攏新學員加入,形成“老帶新、層級分傭”的變相傳銷模式。
在整個運作過程中,課程研發(fā)費用占營收的比例不足0.7%,絕大部分資金通過虛開發(fā)票、關聯(lián)交易等方式,流入楊濤鳴的私人賬戶,成為其揮霍的資本。
現(xiàn)場收割:精神操控下的非理性付費
楊濤鳴的課程選址多在五星級酒店,以此提升“高端感”。上課期間,現(xiàn)場播放震耳欲聾的音樂,安排200余名托兒在臺下歡呼、舉手互動,營造出狂熱的氛圍。
課程時間從早上9點持續(xù)到凌晨3點,通過長時間的疲勞戰(zhàn)術,逐漸剝奪學員的理性判斷能力。
現(xiàn)場還會編造“初中學歷學員上完課3個月就買奔馳”“普通職員聽課半年晉升高管”等虛假案例,再用“不舍得投資自己就是放棄成功”“現(xiàn)在不行動,一輩子只能平庸”等話術施壓,迫使學員當場刷信用卡、借高利貸繳納高額學費。
更荒唐的是,他還售賣“帶有成功能量的頭發(fā)”“親自踩過的A4紙”等周邊產(chǎn)品,這些成本近乎為零的物品,售價卻高達數(shù)千元甚至數(shù)萬元,溢價達數(shù)千倍。
騙局敗露:聯(lián)名舉報撕開遮羞布
2023年,江蘇女企業(yè)家李娟成為騙局敗露的關鍵人物。
此前,她為了學習“成功秘訣”,刷爆9張信用卡,先后繳納28萬元學費,可最終得到的只有“不夠虔誠所以沒成功”的回應,公司經(jīng)營也因資金鏈斷裂陷入困境。
意識到被騙后,李娟聯(lián)合137名受害者,帶著詳細的繳費記錄、聊天截圖等證據(jù),向公安機關提交聯(lián)名舉報信。
警方迅速介入調(diào)查,凍結了楊濤鳴名下17處房產(chǎn)、23個銀行賬戶,經(jīng)查實,其非法所得多用于巨額賭球(單場下注最高達800萬元)和購置多輛豪車,奢靡生活背后是無數(shù)受害者的血淚。
02、詐騙套路:四重陷阱精準拿捏人性弱點
人設催眠:權威符號構建認知偏差
楊濤鳴團隊偽造“國家級企業(yè)培訓講師”“世界成功學大師弟子”等虛假頭銜,在公開場合佩戴百達翡麗名表、駕駛豪車,用這些外在的“成功符號”構建權威形象。
這種包裝精準捕捉了當下部分人急于階層躍升的焦慮心理,讓受害者誤以為跟隨這樣的“導師”,就能快速復制成功,從而放松警惕,陷入認知偏差。
體系捆綁:傳銷式裂變形成閉環(huán)
八級會員制與高額提成緊密綁定,讓許多受害者在繳納高額費用后,為了挽回損失或獲取提成,主動成為騙局的傳播者。
杭州服裝商趙磊就是典型例子,他最初繳納5萬元報名課程,發(fā)現(xiàn)內(nèi)容空洞后,明知是騙局,卻仍選擇繳納38萬元升級為“高級會員”,通過介紹親戚朋友上課賺取提成,最終不僅沒能獲利,還因參與詐騙活動被牽連調(diào)查,生意也徹底倒閉。
精神操控:環(huán)境與話術雙重瓦解理性
封閉的酒店會場、長時間的睡眠剝奪、現(xiàn)場群體的狂熱情緒,這三重因素疊加,不斷沖擊學員的心理防線。再配合“你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你不配擁有成功”“家人反對是因為他們不懂你的追求”等PUA話術,進一步瓦解學員的理性判斷。
據(jù)后續(xù)統(tǒng)計,37%的受害者在參與課程后,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部分人甚至與家人決裂,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終極收割:荒誕周邊榨干最后價值
在學員繳納高額學費后,楊濤鳴團隊還會推出各種荒誕的“衍生產(chǎn)品”進行終極收割。他聲稱自己的頭發(fā)、用過的物品帶有“成功能量”,能幫助學員提升“成功磁場”。
有位來自安徽的學員,為了“獲取能量”,花費6萬元購買了一小束楊濤鳴的頭發(fā),每天隨身攜帶,堅信這樣就能帶來好運,直到騙局敗露,才幡然醒悟,可此時已負債累累。
03、上當者群像:被欲望吞噬的眾生相
典型案例:從積蓄到債務的毀滅
河南養(yǎng)殖戶老張,在農(nóng)村經(jīng)營著一家小型奶牛場,辛苦多年攢下15萬元積蓄,原本計劃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
2021年,他在短視頻平臺看到楊濤鳴的“成功學課程”宣傳,被“輕松年入百萬”的口號吸引,不顧家人反對,變賣20頭奶牛,湊齊12萬元繳納學費。
可上課后才發(fā)現(xiàn),所謂的“成功秘訣”只是“每天對著鏡子喊100遍我要暴富”的空洞口號。不僅沒學到任何有用知識,奶牛場也因資金短缺倒閉,妻子帶著孩子離家,家庭徹底破碎,老張整日酗酒,精神幾近崩潰。
山東護士小周,剛參加工作不久,渴望快速提升收入改變生活。2022年,她在同事推薦下報名楊濤鳴的“入門課”,課后被導師洗腦,認為“只有升級課程才能實現(xiàn)階層跨越”。
她先后刷爆7張信用卡,甚至通過網(wǎng)貸平臺借款,累計繳納18萬元學費。家人發(fā)現(xiàn)后極力反對,小周卻在導師的誘導下,認為家人“阻礙自己成功”,與父母斷絕聯(lián)系。
后來,因無力償還債務,她被銀行起訴,工作丟失,還被列入失信人員名單,原本光明的人生軌跡徹底偏離。
江蘇中年女性方一萍,曾經(jīng)營一家小型花店,生意穩(wěn)定。2020年,她在一次商業(yè)展會上接觸到楊濤鳴的團隊,被“幫助實體店老板實現(xiàn)業(yè)績翻倍”的承諾打動,借款30萬元報名“弟子密訓營”。
可課程內(nèi)容全是理論空話,沒有任何實際可操作的方法,花店生意不僅沒好轉,還因資金周轉困難被迫轉讓。
為了償還借款,她不得不變賣唯一的房產(chǎn),帶著年邁的母親租房居住,每當提起此事,都忍不住痛哭:“我這輩子的積蓄和希望,都被這場騙局毀了?!?/p>
群體特征:覆蓋各階層的成功焦慮者
這場騙局的受害者超過萬人,涵蓋社會各個階層,既有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城市的普通白領,也有中小微企業(yè)主。
其中,70%為低收入群體,他們大多收入不穩(wěn)定,渴望通過“捷徑”改變生活現(xiàn)狀;20%為投機的小企業(yè)主,希望借助“成功學”找到經(jīng)營捷徑,卻最終得不償失;
更令人唏噓的是,10%的受害者在參與課程后,竟效仿楊濤鳴的模式,開設類似的“成功學培訓班”,成為新的詐騙者,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12名受害者因無法承受巨額債務壓力,曾試圖自殺,可見這場騙局對個人和家庭的毀滅性影響。
04、社會影響:司法破局與監(jiān)管反思
司法標桿意義
楊濤鳴詐騙案的審理,首次將“精神操控”納入詐騙罪的認定范疇,明確了“以培訓為外衣、以傳銷為機制”的犯罪定性標準,為后續(xù)打擊同類“成功學詐騙”案件提供了重要的判例參考。
目前,法院已專門建立3.8億元贓款追繳賬戶,通過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chǎn),全力推進贓款返還工作,截至2025年10月,已有部分受害者收到首批返還資金,緩解了生活困境。
行業(yè)監(jiān)管漏洞暴露
楊濤鳴旗下的多家公司,均未取得教育培訓資質,卻長期以“企業(yè)管理咨詢”“會議服務”的名義,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收費培訓活動。
對比廣東省實行的“培訓行業(yè)前置審批制”(即開展培訓活動前需先取得相關資質),浙江省當時采用的“后置監(jiān)管”模式(即先開展業(yè)務,再進行后續(xù)監(jiān)管),在應對此類虛假培訓時明顯存在監(jiān)管滯后問題。
此案曝光后,全國多地迅速出臺政策,強化培訓行業(yè)資質審核,要求從事企業(yè)培訓、個人技能培訓的機構,必須先取得相應資質,才能開展經(jīng)營活動,有效堵塞了監(jiān)管漏洞。
05、網(wǎng)友評價:輿論場中的清醒反思
楊濤鳴案二審宣判后,相關話題在抖音、微博等平臺引發(fā)廣泛討論,其中抖音話題#成功學大師楊濤鳴被判無期#的閱讀量超2.3億次,網(wǎng)友們紛紛發(fā)表看法。
有網(wǎng)友直言:“這才是最真實的成功學案例——靠騙術獲取的‘成功’,終會被法律清算,沒有例外?!?/p>
也有網(wǎng)友犀利指出:“那些相信‘交錢就能成功’的人,本質上是被自己的貪念和捷徑心理騙了,世上哪有不勞而獲的成功?”還有部分網(wǎng)友將關注點放在監(jiān)管層面,呼吁:“希望監(jiān)管部門能早點出手,加強對各類培訓課程的審核,別讓更多人被‘捷徑夢’毀了一生?!?/p>
此外,也有網(wǎng)友對受害者表示同情:“雖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看到他們傾家蕩產(chǎn)的結局,還是覺得心疼,希望能盡快追回贓款,幫他們減少損失?!?/p>
06、法律意見:詐騙罪的精準認定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終審判決中明確指出,楊濤鳴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客觀上通過虛構身份、編造虛假成功案例、實施精神操控等手段,誘騙受害者繳納高額費用,其行為完全符合我國刑法中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且涉案金額高達3.8億元,遠超詐騙罪“數(shù)額特別巨大”(50萬元以上)的標準,結合其犯罪情節(jié)的嚴重性、社會危害性,判處無期徒刑合法合理。
刑法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解讀:“此前,‘成功學培訓’類詐騙案件因多以‘話術誘導’為主,缺乏明確的詐騙證據(jù),導致司法認定存在一定難度。而楊濤鳴案通過查明其虛構身份、偽造資質、傳銷式運作等關鍵證據(jù),明確了此類案件的司法認定標準,破解了以往‘話術難定罪’的困境,為今后類似案件的審理提供了清晰指引?!?/p>
同時,專家也提醒:“對于普通民眾而言,要認清‘成功沒有捷徑’的本質,遇到聲稱‘快速致富’‘輕松成功’的培訓課程,務必保持警惕,核實機構資質,避免陷入詐騙陷阱。”
07、妙手物語:真正的成功,從來沒有捷徑可走
楊濤鳴的覆滅,是扭曲成功觀下的必然結局。這場涉案3.8億元的騙局,用精心包裝的“造神”話術,包裹著貪婪的本質,精準利用了公眾對成功捷徑的渴望,將無數(shù)人的人生拖入深淵。
終審判決不僅是對楊濤鳴個人犯罪行為的嚴懲,更向社會傳遞出明確信號:任何試圖通過欺騙手段牟取暴利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同時,此案也給所有人敲響警鐘:真正的成功,從來沒有固定模板,更沒有捷徑可走,它需要腳踏實地的努力、持續(xù)不斷的學習和理性的判斷。
當監(jiān)管部門不斷完善制度、補上漏洞,當公眾摒棄“一夜暴富”的幻想、重拾理性認知,這類利用“成功學”行騙的騙局,終將失去滋生的土壤,社會也將更加清明有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