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場觀眾記錄顯示3小時演出中周杰倫實際演唱不足90分鐘,中間都是他的小弟在混時長,比如劉耕宏跳操;濟南站被曝演唱會遲到30分鐘卻準時下班;上海場提前至21:30結束引發(fā)不滿。盡管粉絲強調情懷無價,但越來越多能買到票的路人觀眾開始質疑演出性價比。1800元門票只能聽到模糊音響,完全看不到他對音樂事業(yè)的敬畏心。與此同時,網(wǎng)上開挖周杰倫其實根本不喜歡中國風,文化造詣很低,真正懂國風的從來都是方文山。 演唱會花招多,就是不好好唱歌 演唱會上面整花活,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偶像在演唱會上能夠搬出來越多的花樣,那必然也是受到粉絲和歌迷朋友們鼎力夸贊的。比如張學友請專業(yè)交響樂團,一百多人全部站在他背后為他現(xiàn)場奏樂;前兩天的張藝興在鳥巢給自己的生日演唱會,把前半年時間火過的非遺民族音樂人,安塞腰鼓、陜北說書和侗族大歌等全部都請來表演了節(jié)目。 可是,這一切的花活全部都是基于與音樂和歌唱高度融合的基礎上。周杰倫的演唱會上有些啥?魔術、籃球還有劉畊宏帶大家跳操,和音樂唯一的融合就是做背景。 知道周杰倫特別喜歡玩籃球和魔術,他把這些東西引入在他的演唱會上無可厚非。那這些喜歡玩的東西難道不應該是在唱歌的間隙或者是與歌曲搭配?怎么成了專場的魔術表演和籃球展示?更讓人生氣的是,還不是周杰倫一個人唱歌,他的無數(shù)個小弟輪番上。演唱會的演唱兩個字都丟了,真不知道還能看什么。 軟硬件全下滑,喪失對音樂熱愛 花活整得多,不好好唱歌,這是表面現(xiàn)象,深層次的原因是周杰倫本人對音樂的熱愛,好像并沒有那么足,才讓他在唱歌這方面的軟件硬件全部放松下滑。 就硬件方面而言,他對于演唱會場館的音響和聲光效果要求非常寬松。不少唱歌的藝人走到哪里都會帶著價值上千萬的音響設備,就是為了保障歌迷朋友們聽到最好的效果。有些歌手這么多年來堅持只開體育館的演唱會,而不開體育場的演唱會,關鍵原因就是在體育館的效果更好。大部分歌手都會在上了年紀之后依然不停地練著自己的聲音,保護好嗓子。 舉個例子,張杰年輕的嗓音條件都沒有現(xiàn)在好,即便年齡大了,反而經(jīng)過老師的指點和專業(yè)的保養(yǎng),都能代表國家隊。其他有些嗓子沒有保護特別好的,像是現(xiàn)在人們都非常喜歡的刀郎,也會設法盡力配合音響,帶動粉絲朋友們沉浸式的體驗演唱會。 周杰倫隨著年紀增長,非但沒有利用如今好的條件保養(yǎng)繼續(xù)維持聲音,不要繼續(xù)惡化下去,反而置之不管,一派隨性。以前是頭一歪,就唱上去了,現(xiàn)在是話筒一轉,就混過去了。 最新這場濟南的演唱會,有些觀眾朋友買票價1800元坐的位置旁邊的音響甚至還有雜音出現(xiàn),像是縣城郊區(qū)CBD的大喇叭??偠灾?,周杰倫身上的表現(xiàn)一點也讓人感覺不出來他曾經(jīng)是那個熱愛音樂的少年。如果真熱愛,不會這樣馬虎對待自己喜愛的事業(yè)。 躺賺數(shù)億商人,演唱會淪為陪襯 真正隱藏在背后的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他早都從音樂人變成了商人。 周杰倫的聰明之處就在于早早將自己的音樂版全全部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加上華語音樂低潮,即便是過去了二十年,周杰倫的歌依然橫亙在所有榜單之上,他每年憑藉各個平臺給的版權費,躺著都能有數(shù)億元的收入。 周杰倫自己說過,小時候學鋼琴是因為覺得很酷,可以耍帥吸引異性就去學了。這個答案,和大部分從事音樂行業(yè)的人說是“因為熱愛”截然不同。這個不同讓他當年吸引了很多中二的、叛逆的青少年。等多年之后才發(fā)覺,哦,他可能是真的沒有那么喜歡音樂。 早期每張專輯都打出來一首中國風的樂曲,開創(chuàng)和引領了華語樂壇。如今再回過頭去一看,或許熱愛青花瓷熱愛那些古典美熱愛漢服的,一直是那個寫歌詞的方文山。周杰倫喜歡的,永遠都是印地安的小斑鳩和布拉格的大廣場。本人學歷不高,文化程度點到為止,發(fā)財又早。因此,他確實完全不需要賣力演唱,更對演唱會沒多大熱愛。找?guī)讉€自己旗下的藝人和跟班小弟來拼湊一盤魔術籃球跳舞大演出,順帶還能保證粉絲留住心里面的情懷就完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