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jié)于10月至11月在川渝兩地舉行。
10月14日,成都城市音樂廳·歌劇廳內掌聲陣陣,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jié)第二十屆群星獎戲劇終評在這里拉開帷幕。
來自全國的27個戲劇作品在一天之內分三個時段登臺亮相,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群眾戲劇盛宴。
10月15日15:00,戲劇部分參評團隊分為四組分別前往樂山市夾江縣夾江劇場、眉山市東坡區(qū)太和鎮(zhèn)永豐村、遂寧市安居區(qū)鳳凰大劇院、資陽市雁江區(qū)三賢文化公園廣場開展惠民演出。
樂山惠民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10月15日 15:00
演出地點:樂山市夾江縣夾江劇場
演出節(jié)目單↓
點擊可查看大圖
眉山惠民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10月15日 15:00
演出地點:眉山市東坡區(qū)太和鎮(zhèn)永豐村
演出節(jié)目單↓
點擊可查看大圖
遂寧惠民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10月15日 15:00
演出地點:遂寧市安居區(qū)鳳凰大劇院
演出節(jié)目單↓
點擊可查看大圖
資陽惠民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10月15日 15:00
演出地點:資陽市三賢文化公園廣場
演出節(jié)目單↓
點擊可查看大圖
都有哪些群星獎參評節(jié)目亮相?
一起來看
樂山惠民演出節(jié)目
01
《一票難求》
作品主要講述全國京劇名家巡演一票難求,劇場保安老張得到了一張VIP門票,本想觀看喜愛的京劇大師表演,可正遇上即將退休的老楊值崗,兩人隨后展開了“攻防戰(zhàn)”,最終這對冤家以獨特的方式完成了對藝術追求和深厚友情的抉擇。
作品通過精巧的日常場景設計,完成了普通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描摹,在幽默的外殼下包裹著溫暖的人文關懷。
02
《擺拍》
該劇以周大爺與女兒周曉彤為外孫參加假期敬老實踐產(chǎn)生的矛盾為主線,圍繞培育孩子的公德意識與文明行為,展開了一場價值觀的激烈碰撞。
劇中周大爺那句“沒有誠信的人生,能打多少分?”和周曉彤“人生不能擺拍”的樸實話語,深刻道出誠信乃人生立足之根本的道理。
03
《楓橋是座橋》
作品講述了楓橋派出所臨近退休的民警老楊,設計考驗徒弟,結果弄巧成拙的故事。
小品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鮮明的人物刻畫、詼諧幽默的舞臺對白,向觀眾展示了楓橋經(jīng)驗誕生六十年來,汲取基層智慧、賦能社會治理的光輝歷史,也展示了楓橋經(jīng)驗不斷傳承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豐富內涵,贊揚了一代代基層工作者心系群眾、無私奉獻的寶貴精神
眉山惠民演出節(jié)目
01
《我是王根本》
作品聚焦基層人物故事,表達“守根本、明初心”的深刻主題。
02
《我詩歌中的金色世界》
該作品以德令哈農場為背景,融合戲劇、詩歌、舞蹈等多元藝術形式,從老農墾詩人的詩集開篇,講述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熱血青年,積極響應祖國號召,義無反顧奔赴茫茫戈壁,用堅韌不拔的毅力,在荒蕪之地種下希望的種子,用作品詮釋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奉獻。
03
《等等燈》
作品聚焦深圳出租屋內三名合租青年的生活碰撞,以“開關燈”的日常矛盾切入都市奮斗者生存圖景。
作品通過外賣騎手、程序員等新就業(yè)群體的真實故事,構建出兼具煙火氣與戲劇張力的生活劇場——詼諧臺詞包裹著職場疲憊,微妙沖突下流淌著相濡以沫的溫情。
主創(chuàng)團隊深入企業(yè)、社區(qū)采風,提煉的“燈不滅,夢不止”核心意象,既投射著普通建設者的執(zhí)著堅守,更成為深圳“敢闖敢試”城市精神的微觀注腳。
遂寧惠民演出節(jié)目
01
《你好,氣球人 》
作品講述初入職場的新員工球球幻想能在自己熱愛的廣告領域大展拳腳,然而不被認可的方案、無止境的瑣事、欠繳的房租和危在旦夕的愛情都昭示著他的工作生活并不如想象一帆風順。
在面對工作壓力和生活困境時,球球逐漸明白了“普通”的價值,在挫折中尋找自我、實現(xiàn)蛻變。
作品中的人物都與氣球如影隨形,通過氣球這一象征物,巧妙地傳達了適度和平衡的重要性,既有對職場現(xiàn)實的呈現(xiàn),也有對普通人生活的贊美。作品以小切口真實反映現(xiàn)代人的生活狀態(tài),創(chuàng)意構思新穎獨特。
02
《解決問題》
作品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淮海小戲。它扎根鄉(xiāng)土,用最貼近生活的故事和最富地方韻味的藝術形式,將“為民服務”的理念演繹得鮮活動人。
03
《新定軍山》
作品在傳統(tǒng)戲劇《定軍山》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改編,以戲劇小品的形式呈現(xiàn)。既保留了傳統(tǒng)戲劇的精髓,又融入了現(xiàn)代元素,通過幽默風趣的情節(jié)和精湛的表演,展現(xiàn)出新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
演員們的表演生動形象,將角色塑造得鮮活立體,讓觀眾在歡笑中感受傳統(tǒng)戲劇的新魅力。
資陽惠民演出節(jié)目
01
《我AI我家》
作品講述女兒女婿用AI家電為父母解悶,卻無法替代兒女溫暖的陪伴。待子女離去,父母恍然驚覺,眼前的場景竟與往昔如出一轍——當年自己忙于工作,也是隨手用洋娃娃敷衍女兒的陪伴渴望。監(jiān)控鏡頭另一端,女兒女婿目睹父母的悵然,被親情牽引,匆匆折返。
故事以科技為引,反映智能設備帶來便捷生活卻無法填補親情的缺位,道盡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02
《戲說名利》
作品采用“戲中戲”結構,用戲曲排練場的方寸之地,搭建起探討名利與人性抉擇的舞臺。
故事中鄭團長身著官袍,聲情并茂演繹著“豆腐總督”清正廉潔的故事,此時臺下的現(xiàn)實世界上演著更為復雜的人性戲劇——錢隊長憑借舅舅的權勢,妄圖用名利為誘餌,迫使鄭團長對工程質量問題姑息縱容。
戲里“豆腐總督”的清廉與戲外鄭團長面臨的誘惑形成強烈反差。全劇以黃梅戲特有的婉轉唱腔與細膩表演,巧妙地將戲曲藝術與現(xiàn)實議題相融合,通過虛實交織的敘事手法,深刻揭示了名利的雙面性。
03
《蘋果箱》
作品以水果攤忙亂的一天為視角,講述攤主新進了一批蘋果沒來得及整理卻遇到社區(qū)衛(wèi)生大檢查,從樓上住戶的斥責,到社區(qū)工作人員的批評,再到被男顧客誤會、被女顧客教育,一次次啼笑皆非的矛盾最終導致幾人爆發(fā)激烈沖突,攤主近乎崩潰。
一個拾荒老人出現(xiàn)后,一切發(fā)生了逆轉,誤會的根源在于一個善良的舉動。謎底揭開,大家發(fā)現(xiàn)水果攤主粗獷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善良的心。
故事彰顯了普通人的善舉,不管身份地位,只要心存善念,就能給別人帶來溫暖,社會也因此會更加美好。
定好鬧鐘
來四川看演出咯~
(來源:四川文旅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