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的世界里,重建往往是球隊觸底反彈的必經(jīng)之路。
奇才隊在經(jīng)歷了一個令人失望的賽季后,毅然選擇了徹底推倒重來。NBA休賽期的交易市場總是充滿變數(shù),而奇才隊的操作無疑成為了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在連續(xù)四年無緣季后賽后,這支昔日的東部勁旅選擇了一條激進的道路。據(jù)報道,奇才隊在今年休賽期完成了一筆重磅交易,將身背2年6500萬美元合同的普爾送往鵜鶘,換回了麥科勒姆和奧利尼克的到期合同。這筆交易的核心目的十分明確:清理薪資空間。隨著兩位老將合同在明夏到期,奇才隊將騰出近1億美元的薪資空間,為后續(xù)引援或簽約留下充足操作空間。但真正引發(fā)球迷熱議的,是球隊在此后一系列操作中展現(xiàn)出的“瘋狂囤積”策略——通過交易和簽約,奇才隊目前陣中已集齊12位近五年的首輪秀,包括惠特莫爾、布蘭納姆、特雷-約翰遜等年輕球員,開啟了被外界戲稱為“廢品回收式”的重建模式。從送走比爾、庫茲馬到如今交易普爾,奇才隊的重建決心不可謂不堅決。過去四年,球隊勝率從未超過30%,上賽季更是以18勝64負的戰(zhàn)績排名東部墊底。管理層顯然意識到,依靠現(xiàn)有陣容無法實現(xiàn)突破,必須徹底推倒重來。通過收集大量首輪秀,奇才試圖復制雷霆、火箭等球隊的重建路徑,寄望于在年輕球員中淘到未來核心。例如2023年20號秀惠特莫爾,在火箭時期因出場時間受限表現(xiàn)平平,奇才為其提供了場均25分鐘的成長空間;2022年19號秀布蘭納姆,則被視為潛在的“低配版布克”,其投射能力被教練組寄予厚望。然而,這種“廣撒網(wǎng)”式的重建模式也引發(fā)了質疑。12位首輪秀中,多數(shù)球員在原球隊已被證明并非核心材料,奇才如何在有限的出場時間內平衡培養(yǎng)資源?若年輕球員成長不及預期,囤積的選秀權是否會淪為“垃圾合同”?更關鍵的是,明夏騰出的1億薪資空間,在缺乏明星吸引力的情況下,能否真正簽下改變球隊命運的大牌球員?有球迷直言:“與其浪費時間收集‘半成品’,不如專注培養(yǎng)1-2位核心,否則只會陷入‘年年重建、年年擺爛’的惡性循環(huán)?!蹦壳皝砜矗娌抨牭闹亟ㄖ凡艅倓傞_始。薩爾、特雷-約翰遜等新星的表現(xiàn)將直接決定球隊未來走向,而管理層能否在薪資空間和年輕球員培養(yǎng)之間找到平衡,或許是比“囤積首輪秀”更重要的課題。是觸底反彈的希望,還是擺爛到底的無奈?答案或許要等到下賽季的賽場上來揭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