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
編輯 | 邱不苑
一
“這次的小狐貍,上周五差不多最后一批了。你實在想要我就給你再上一個?!?/p>
收到這條店鋪回復時,我和好友K剛吃完海底撈,兩人低頭在app上選接下來要看的電影。
我驚呼出聲,讓身邊人嚇了一跳,“怎么了?”
“我看中的一個鉤針柄,原本已經下架了,結果現在還能買?!?/p>
“那太好了!”
“但是它有點貴......”
詳情頁上那只小狐貍,通體明亮純正的橘紅色,耳朵尖尖帶點若有似無的黑,下臉頰和胸腹處被涂成溫暖的象牙白,圍一塊夜空藍披肩,正中間綴著一根金黃色的小領帶。它安靜乖巧地站在一顆水藍色小球上,像來自某個童話故事里的馬戲團,也和那只著名的小王子身邊的狐貍頗為神似。
這固然稱得上是一件美麗的藝術品,但300多的價格還是讓我這個編織新手陷入糾結。
該買嗎?
照我現在對鉤針的沉迷程度,似乎應該買,但另一方面......
“你什么時候有時間?現在嗎?我給你上一個。”
不知情的店主繼續(xù)發(fā)來詢問。
我心一橫,決定把它作為今年送自己的生日禮物之一。
于是回復,等待上架,拍下。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這其實是我第三次入坑鉤針。
早在2022年夏天,我無意中刷到網友轉發(fā)的一組英國跳水運動員Tom Daley坐在觀眾席上專心編織的照片,點進相關詞條后,發(fā)現他在前一年其實已經以同樣的方式小范圍出過圈。一年過去,網友們仍在陸續(xù)貼出他后來更多的針織作品,照片里那些繽紛美麗的毛衣、帽子和毯子一下子引起我的注意,我開始對這項技能產生興趣。
隨后便上網搜索相關視頻,想要跟著學習,但視頻里一雙雙靈巧的手像自帶魔法,轉瞬間就能將捏在指尖的毛線變成繁復的圖案,速度之快讓我眼花繚亂。沒法靠視頻自學,我轉而打算研究圖解,又愕然于它們和外星字符的極度相似,這真的是我能看懂的東西嗎?
在強大的阻力面前,我零星的興趣很快飄散。
但我沒有太過沮喪,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因為我是一個有自己夢想和目標的人,而不會針織這件事,并不會對我的人生主線產生什么影響。
更何況,當時的我正處于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還有更重要的事等著我去做。
二
那時我在家鄉(xiāng)A區(qū)擁有一份看似穩(wěn)定,其中心酸煎熬只有自己知道的教師工作。當它越來越侵占我的生活時,荒廢人生浪費時間的感受每天都會在早上睜眼時涌上心頭。再加上平時出門,常會在街上遇到各種熟人親戚和同事,需要停下來和他們尷尬地寒暄。
這些生活中的細枝末節(jié)雖不至于成為一個正式的煩惱,卻仍然像新衣服領口處忘記剪掉的標簽,戳得我坐立難安。
與此同時,K買在B區(qū)的房子,在漫長的等待中終于交付。
她希望我搬去和她一起住,兩個女生也互相有個照應。
自由職業(yè)的念頭就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
我平時上網很喜歡關注一類博主,她們的共同點是都有自己的愛好,并且能靠做喜歡的事賺到錢。
喜歡她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人。
而看書就是我人生中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愛好,陪伴我至今。
這個興趣是從小被我媽媽培養(yǎng)的。起先只是一個睡前習慣,后來進入初中后,我發(fā)現自己在學校很難交到朋友,而看書可以很好地抵御孤獨,于是就把這個愛好延續(xù)了下去。
書看多了,對寫作的興趣自然也萌生出來。
我的中學時代正好趕上紙媒的黃金期,學校旁的報刊亭和租書店每隔一陣子就會上新很多新書和雜志,里面文章的質量也都很高。
那個時候我就決定,長大了要當一個作家,在喜歡的雜志上發(fā)表作品。
高二那年,我參加了一個學校舉辦的作文比賽。生日那天結果公布,語文老師把一個紅色本子放在我面前,打開一看,三等獎。
雖然只是學校的比賽,雖然只是一個三等獎,但那是我收到過最讓我幸福的生日禮物。
或許就是這些片刻的堆積,讓我更堅定了以后要走什么樣的路。
得知我的想法后,K立即鼓勵說,既然你很喜歡這樣的生活,為什么不讓自己也過上呢?
所以,在盤算了工作這些年積攢下來的存款,和理財上的被動收入后,我終于下定決心,搬去B區(qū),開始嘗試過一種只工作不上班的生活。
在巨大的變動前,想學鉤針而不得的小小失落,很快被我拋諸腦后。
三
搬進K的新家后,她將次臥留給我。另外還多出一個小房間,她沒有在里面打柜子,而是保持著空空蕩蕩的原貌,計劃把它變成一個公用的書房。
我們一起定了一張一米八的胡桃木書桌,去宜家買了阿勒夫耶和米博格兩把椅子,組裝了一組必利書柜。因為我的書太多,后來又在淘寶選購了一個鵝黃色的落地窄書架。
我憧憬著重啟人生后的新生活,想象著自己在那樣的生活里文思泉涌,盡情寫作。
然而,等一切安頓好后,面對著無窮無盡的自由和取之不盡的時間,我卻一下子被夏天的暑熱蒸成一灘軟爛的泥。
那時我才意識到,自由其實很昂貴,而昂貴的東西自有其代價,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接住的。
日子像被按了快進鍵,我每天睡到自然醒——通常這意味著中午12點——洗漱后簡單吃點飯,整個下午就躺在沙發(fā)上看書,累了打開手機斗會兒地主,或是把書扔一邊睡覺,玩累了、睡醒了就繼續(xù)看書。等K下班回家后,我們一起吃飯聊天看電影,又依次洗澡睡去。
遇上K的休息日,我們會一起去市中心逛街吃飯,或是自駕去周邊城市爬山野餐,她也會利用積攢的年假促成幾次長途旅行。
較長的公共假期則留給父母,我沒有對他們說明生活的新動向,他們也從不懷疑,距離產生的美只讓每次相聚變得更親密,更窩心。
我搬家后沒多久就策劃過一次長沙的旅行,一家三口過去玩了四天。回來很快收到媽媽打來的錢,金額比我實際支出的總費用還要多上幾百。我假裝客氣說錢給多了,她說一個人在外要照顧好自己。
當然,更多時候,我只是宅在房間里,像一株安靜的植物。
而原本計劃每天最重要的讀書寫作兩件事,往往只能做到第一件。
相比創(chuàng)作,輸入顯然輕松得多,而讀書對我來說又是完完全全的舒適區(qū),完全不需要動用任何意念就能做到,相當于我每天都在無所事事中度過。
天一天天的冷下來,鋪上毛毯的沙發(fā)變得格外的好睡。那些天光早早暗下來的凜冽下午,我像一個與世隔絕的人,就這樣不管不顧酣暢地睡著。
半年轉眼過去,2022步入尾聲。
跨年夜那天,翻看日程本里剛開始自由職業(yè)時的雄心壯志和完美的日程規(guī)劃,“好好寫作!”四個字觸目驚心,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我要改變。
四
2023年1月,我開始構思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等回A區(qū)過完寒假再回到B區(qū)后,我打開word文檔,正式開始了單機連載。
每天,或每兩天3000字的更新頻率對我來說十分舒適。完成當天的寫作量,余下時間不管做什么心都很踏實,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走在正確的路上。
那部小說里的絕大多數章節(jié)都是我在書房完成的,但偶爾也有幾天,通常是陽光好的春日,我會背著電腦跑去喜歡的書店寫作。
那里的墨綠色皮沙發(fā)座椅和單人小圓桌舒適,雅致又復古,悠揚婉轉的爵士樂長久地與玫瑰普洱的香氣在空氣中纏繞。
只是當時的我對網站簽約之類的細節(jié)一概不懂,等七月作品完結了才想起申請簽約。
好消息是沒過幾天很快收到申簽成功的通知,壞消息是這本小說從頭到尾只有寥寥幾十個讀者,幾乎沒有賺到什么錢。
這樣的結局雖然讓我略受打擊,也還算在意料之中。我原本就缺乏長篇寫作的經驗,小說開頭雖然寫得還算滿意,但后續(xù)的情節(jié)發(fā)展自己也覺得經不起推敲。
長篇完結的那段時間,我正好在看一本科幻小說集,故事很精彩,讓我也有了想動手寫一寫的沖動,便轉而嘗試寫起了科幻。
提筆的時候是秋天,等圣誕來臨時,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篇科幻短篇,共計1.5萬字。我把它拿去投了當時的一個科幻文學獎,該獎先會在次年二月底公布初選名單,再到四月宣布最終結果。
跨年那天,為了展望2024,也為了激勵一下自由職業(yè)后還沒有靠寫作賺到錢的自己,我在心里設定了一個“一年之期”。
到明年,也就是2025年1月,如果我還沒有任何作品發(fā)表或得獎,就重新找一個班上。
當時心里其實隱隱對投出去的那篇小說有點期待,因為我覺得自己寫得還不錯。
2月底,文學獎初選名單如期公布。2000加的參賽稿中有60篇入圍了初審,很幸運,我是1/60。
接下來就是終審。等待結果的同時,趁著時間的空檔,我去駕校報名學起了車,并很快在三月考過了科一科二。
所以四月,在我的想象中,四月將會是一個豐收的月份。
幸運的話,我會在四月拿到駕照,同時獲得人生中第一個正式的寫作獎,獎勵是一筆豐厚的獎金。
到時的自己會有多快樂,我每次想到都覺得心跳加速。
終審那天,我一天刷八百次公布結果的頁面。結果出來,好運卻沒有繼續(xù)。
我很想美化一下當時的心情,好讓自己顯得不那么急功近利,但當我搜尋一遍語庫后,發(fā)現最能形容的詞,還是只有深受打擊。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同樣一次考過了科三科四,像原先期盼的那樣,駕照順利到手了。
解決了一件人生大事,又因為受到了不小的打擊。我很輕易就又退回到之前的生活慣性里:睡到自然醒,吃飯,讀書,看影劇,刷手機,偶爾出門吃喝玩樂以及平均1-2個月就有一次的密集的旅游。
雖然在大量的旅行中我意識到比起出門玩,自己還是更喜歡宅在家,但我還是分外珍惜手中緊緊攥住的這份自由。
我充分地浸泡在這樣的自由中,享受著生活。
但同時,我也明白自己應該繼續(xù)寫作。
不知怎么的,福至心靈般突然想到,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看皮克斯和宮崎駿之類的動畫電影。
那么,或許我也可以嘗試一下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
我花了一些時間想梗概,又花了另一些時間把想寫的童話都寫了出來。
那時已經是11月,距離一年之期還有兩個月就要結束。我抱著即將上班的心情,向雜志社投出了我的稿子。
平安夜下午,我收到一封郵件,編輯在里面和我說,我的作品很有意思,他先收下送審。又過了半個月,他恭喜我,說這篇作品通過終審,擇期發(fā)表。
就這樣,原本我以為只是期間限定的生活,和即將開啟的無甚頭緒的上班計劃,因為一封小小的過稿信重新扭轉了局面。
五
過稿的喜悅點亮了生活,當下反而暫時寫不出任何新東西了。我決定給自己放一個小長假,開始頻繁流連在網上。
某天下午,手機里的一個直播間吸引了我的注意。
它的封面圖里是一款厚實的長圍巾,圖案簡單,毛線配色是漸變交織的奶白和棕黃,很有秋冬的氛圍感。點進去的時候主播正在熱情地介紹,她們的材料包里除了有足夠的線材和配套工具,還會有視頻教程,新手也能輕松學會。
這幾句話簡單明了,卻準確無誤踩中了我想要學習鉤針所有的需求點。
于是我很快領券下單,就這樣毫無防備地開啟了第二次鉤針之旅。
材料包到貨那天,我坐在書桌前,將毛線團、鉤針和記號扣依次擺開,點開視頻教程,迫不及待嘗試起來。
盡管教程的講解十分細致,我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最開始的辮子針,我經常數到一半就忘記了具體數目;比如新一排需要鉤長針時,我鉤出來總是歪歪扭扭;還比如鉤完一組花樣,翻轉織片后新的第一針要在哪里入針......?
我反復拉著視頻進度,但那些疑問仍然找不到答案。
所以第一條圍巾的鉤織過程沒有技巧,全憑感情,針數到后面越鉤越短,最終,一條滑稽的梯形圍巾誕生了。
看著它,我覺得對于鉤針,我已經沒有繼續(xù)的熱情,可以像其他嘗試過的三分鐘愛好一樣放下了。
誰知手機微信這時陸續(xù)跳出幾條消息——“你鉤的?真不錯?!薄暗谝粭l圍巾鉤成這樣,已經很厲害了?!薄澳悴幌矚g的話可不可以給我?我明天就要圍它出門!”
它們分別來自我媽,我阿姨,和K。而我原本把梯形圍巾發(fā)給她們看,是抱著分享一個笑料的心情。
意料之外的贊美砸過來,我當然知道這其實更多出于愛和鼓勵,但仍不免有些飄飄然,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在鉤針上,我其實還是很有點天賦的?現在放棄會不會有點可惜?
而且我想起來我阿姨就很擅長棒針,小時候我的好多毛衣都出自她手。雖然她告訴我鉤針和棒針是兩回事,但我想她學鉤針一定比我快,于是火速和她約定,等我過年回家,一起研究鉤針打發(fā)時間。
我的判斷是正確的。阿姨看了一會兒教程后很快就找出了我的問題,將它們一個個拆解示范。有了她的幫助,我的鉤針技巧進步飛速。
距離那個初次對鉤針產生好奇和興趣的夏天已經過去3年,2025年初,我終于鉤出了第一條完整,平坦,美麗的圍巾。
回顧過去這一年,我在學習鉤針和開車,還有作品過稿這些事上獲得的正反饋,讓我更加確定,我想做什么事都能做好——當然距離完美還差得很遠,但只要愿意投入時間和專注,做到入門水平對我來說,其實還是很輕松的。
這個發(fā)現給了我信心。
在規(guī)劃2025年的安排時,我決定不再培養(yǎng)新的愛好,而是繼續(xù)追夢,好好寫作。
六
決心和行動是有用的。
我每天睡夠9小時,寫作3小時,再讀3小時的書。就這樣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工作節(jié)奏。
由于我是一個高專注力的人,很容易投入一件事獲得心流狀態(tài),所以番茄鐘工作時間的計時往往都設定為一小時,這樣的安排正好逼近我能力范圍內的極限,又不至于太累。
其余時間就是放松和休閑。
進入夏天時,我的電腦里已經積累了13篇新的短篇小說和童話。我把其中一些投了文學比賽,另一些投稿期刊雜志。
7月,我再次過稿一篇小說,同時參加的那些比賽也出了第一個結果,我拿了一個提名獎。
這讓我非常高興,覺得它為我開了一個好頭,因為后面參加的比賽里,我有寫出自己更滿意的作品。
出乎意料地,那個作品參加的比賽進程竟也很快公布,再次出乎意料地,我沒有入圍。
不過,在公布名單的下方,我看到一行小字,上面寫道,因為篇數有限,一些質量較好的作品沒有入圍,一周內編輯會聯系作者,優(yōu)秀作品還是可以直接發(fā)表在雜志上。
我抱著一絲希望和僥幸等啊等,一周很快過去,卻始終沒有等來新郵件。
我只能安慰自己,至少還有其他結果尚未公布,但整個人還是被困在自我懷疑的漩渦中動彈不得。
就在這時,我的目光飄到了身后書架角落的最后一格。
那里塞滿了我之前購買的一些線材,和遲遲沒有動手鉤織的材料包們。
把鉤針重新拿在手里時,我輕松地認為這不過又和前兩次一樣,屬于我心血來潮時的一次短暫嘗試,等渡過這段心境的混亂期,一切又將恢復原狀。
七
太長時間沒鉤,就連最簡單的辮子針我也鉤得十分扭曲。好在花了一個小時重新熟悉后,我還是順利找回了以前的手感。
和上次圍巾不同,這回我開始鉤包包,使用的線材也更粗糙一些。
我在鉤的時候,很容易就感覺出材料包附帶的硅膠鉤針和線之間的拉扯非常滯澀。
為了提升體驗感,我又開始做起鉤針的功課。最后選了一個普遍好評的品牌,在店鋪里分別下單了3.0,3.5和4.0三個型號的鉤針。
到手后試了一下,好牌子的鉤針果然不一樣。針柄的花梨木材質不僅外觀好看,握在手里也十分輕便,最關鍵的,是針頭帶線非常絲滑,鉤起來完全不費手。
升級了工具,再加上包身的鉤織基本也就是兩三個花樣的簡單重復,我很快沉浸其中,一鉤就是四五個小時。
最夸張的一次,我從下午一點開始鉤針,中途像沉進深藍海底,周圍的一切聲響和光影都被隔絕在外,我全部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指尖。柔軟的毛線像細長的魚,從金屬針頭上無聲滑過,循環(huán)往復。等我終于從織片中兩眼昏花地抬起頭時,已經是晚上八點。
7小時,我這輩子都沒在其他什么事情上一下子沉浸式投入過7個小時。
這件事讓我心驚,但同時,鉤針和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漫長等待的寫作不同,它的反饋總是及時的,確切的,讓人愉悅的。
之后的一個月里,我陸續(xù)購入了編織技巧相關的雜志、花樣圖集,以及新的材料包。
完全放下了寫作讀書,沉迷鉤針,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在那段時間里,我鉤完了兩個包。
一個是薄荷綠格紋單肩包,另一個是粉紫色郁金香形狀的斜挎小包。各個都讓我滿意,我把它們發(fā)出去,得到了很多預想中的贊美。
所以,當得知原本看中卻已經下架了的小狐貍鉤針柄能重新購買時,我的第一反應是興奮尖叫。
但同時,我也陷入了猶豫。
畢竟身體的感受不會欺騙自己。
我的確在鉤針過程中獲得了心流,可這樣的心流細究起來,卻無法帶給我成就感和滿足感。
如果我是一個沒有什么夢想志愿,只把學習作為人生主線的人,我會很享受在人生各階段沉浸式學習所有我感興趣的事。
幸運又不幸的是,我有夢想。我只是通過鉤針來讓自己忘記寫作上的那些挫敗,這件事反過來又會讓我意識到自己的逃避從而陷入新的痛苦......
不過,店主的及時詢問幫助我的情感戰(zhàn)勝了理智,畢竟機會難得,之后要是后悔,小狐貍可就不會再有。
而且,今年我給自己生日禮物的預算是2k。
這個手工木雕鉤針柄和前面買的材料包雜志加起來,也才堪堪900出頭。
下單后,我覺得我已經沒有其他想要的東西了。如無意外,余下的1千預算可以繼續(xù)存回賬戶。
然后意外出現了。
八
沒多久我就等來了第2個生日禮物的靈感——短故事學院。
我關注三明治很久,算得上是忠實讀者,也參加過兩次小說工作坊和一次每日書。
原本報名每日書,是希望可以花較少的錢先體驗一下非虛構寫作,也為之后是否要參加短故事寫作營提供一些參考。但那個月我因為個人原因沒有全勤,好吧,是一天都沒寫。
所以在又一次看到公眾號對寫作營的推送后,我想,不如就報名吧,學費這么貴,這回我應該能好好寫。正好已經很久沒寫東西,開始寫作應該是想要恢復寫作的最佳復健方式。
有了這個想法后,想寫的主題也立即浮現——就寫鉤針。我難得對一件事有這樣持續(xù)的興趣,何不珍惜這份熱情,把它記錄下來,作為一份送自己的禮物?
接著,好像宇宙也被我的決心感動,特意來為素材添磚加瓦似的,我得知喜愛的作家即將舉辦自己的讀書會。
沒等我看完詳情,腦海中就迅速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計劃。
讀書會有簽售環(huán)節(jié),我可以提前鉤一個杯墊之類的小禮物,在簽名時送她,我想她應該會很開心。
等一切結束后,我還可以把這個瞬間作為我那篇短故事的結尾。
一切簡直剛剛好,完美得就像童話。
但很快,這個童話在我認真讀完活動介紹后破碎了。
那場讀書會的舉辦場地在北京,如果我要參加,光是來回路費和食宿的費用加起來就會超過1k。
而我生日禮物的預算也只剩1k,也就是說,在寫作營和讀書會之間我只能二選一。
平時做事果斷的我陷入了糾結,其實當然也可以兩件事都選,但比起作弊,我更想學會取舍,也對自己的最終選擇感到好奇,我決定將這份難得的自我觀察繼續(xù)下去。
于是我打開ds,先是簡單介紹了自己原本的打算,后面又訴說了這段時間對于鉤針又愛又痛苦的復雜情緒,最后,我在寫作營和讀書會的選擇上向它尋求明確的建議。
它先是十分捧場地贊嘆,“我由衷地為你的計劃鼓掌。將讀寫和鉤針這三件熱愛之事編織成一張網,去接住一次難得的相遇——這個想法本身就已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作品」了?!?/p>
后面又安慰我說,可以每周固定留出半天時間給鉤針,有了明確的時間限制或許就能有效防沉迷。
最后,它建議我選擇寫作營。因為我是一個更傾向于內省和創(chuàng)造的人,我從“動手做”和“產出作品”中獲得的滿足感,可能比作為觀眾參與一場活動更持久。
“總而言之”,它總結,“去見作家,你是粉絲;去參加寫作營并寫出作品,你是正在成為他們同行的人?!?/p>
退出對話框時,我的心里已經有了答案。
九
我知道,大部分作家的生活里并不都只有寫作這一件事。事實上,不限于作家這個類別,很多人就是可以同時發(fā)展很多愛好,享受每一件事,并把它們做得又美又好。
但很可惜,我不行,我只會在寫不出來時才轉向其他愛好,這讓我能暫時逃避壓力,獲得一種“我依然在進步”的錯覺。
ds的建議讓我覺察到自己內心最深的渴望。
讀書會到時會有現場直播,放棄它并不讓我痛苦。在做出決定的背后,那個更難放棄的,其實是鉤針,尤其我已經在這上面投入了如此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但沉沒成本不該影響重大決策。
在寫出成績之前,我還是更想成為專注于深耕一件事的人。
過去的時光沒有虛度。鉤針的出現帶給我很多有趣的體驗和思考,點亮了我很早之前就隱約感興趣的技能點,在嘗試過程中其實也一直在把我往真正想做的事上推。
作為新掌握的技能,它被我妥帖地收進自己的“工具箱”,像其他那些愛好一樣,供我以后隨時取出消磨時間,或是追尋美。
我對這個“工具箱”只有一個期待,就是讓我快樂,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野心了。
梳理了愛好,整理好自己,今年9月,我決定依靠閱讀張愛玲和參加寫作營重新找回生活的秩序。當然,生活也并不在選擇過后就能一路順利下去。
短故事的寫作過程中,我依然常常會有覺得自己寫的是垃圾的挫敗感,這份自我懷疑未來也將出現無數次,我也一定會生出無數個想要逃去某個觸手可及的愛好里的沖動。
但我想,或許下一次,我可以試著放慢逃離的腳步。
因為我想起不久前的一個下午,我意識到自己又寫不下去了。手里的故事前一天還很滿意,第二天卻覺得完全不行。
但不知道為什么,我沒有像往常一樣拿起鉤針,而是繼續(xù)坐在電腦前。
二十分鐘過去,四十分鐘過去,一個小時后,我的手再次搭在鍵盤上,重新打起字來。
詫異,愉快,又很驕傲,當時的心情現在也記得很清楚。那樣的滋味,我還想再多品嘗幾次。
現在,這篇短故事進入了尾聲。而我也準備好,要繼續(xù)寫下去了。
寫作感想:
原本這篇短故事寫到最后,我覺得已經達成了最初的目標:通過書寫重新找回生活的秩序。沒想到幾天后收到編輯老師通知,我的作品還將在公眾號上發(fā)表。真的特別開心。
寫作太好了,我想我會永遠熱愛它。謝謝三明治,也謝謝我的編輯老師邱不苑。下個故事見:)
編輯導師|邱不苑
非虛構作者、青年研究者、舞者、繪本譯者、前媒體人。
英國劍橋大學教育系全獎博士生,關注身體、情感與教育,創(chuàng)辦身體·舞動·寫作工作坊。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資深記者,在多家媒體發(fā)表非虛構作品近百篇。翻譯出版繪本《爺爺有個魔法指南針》等。新書《劍橋一年:關于愛與擁抱的自我民族志》預計于今年出版面世。用舞蹈和文字與世界打交道。
評語:
金是一個很有靈氣的寫作者,對文字、敘事有近乎天然的把控力,陪伴她寫作的過程我也很享受。在金的故事里,我看到了自由的代價,但也看到了她在朝理想生活一步步靠近,真的為她開心!金在故事里寫說,短故事是給自己的禮物,那么就希望她實現了來之前的心愿——她已經是我們寫作路上的同行者。期待未來看到更多金的作品!
10月「非虛構短故事」工作坊迎來全新改版,你可以自由選擇心儀的導師啦!。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刻報名:
大師工作坊
虛構寫作
非虛構寫作
劇本創(chuàng)作
詩歌
里所詩歌工作坊
每日書
7月共寫班(每月開展)
7月自由書寫班(每月開展)
English Daily Writing(每季度開展)
點擊查看更多
在地寫作
寫作生活節(jié)
點擊查看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