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1979年的中越邊境戰(zhàn)爭,在越南留下的印象特別深。那時候兩國關系鬧翻,中國軍隊跨過邊境打進來,越軍硬扛了一個多月。這場仗打得雙方都損失不小,越南人到現(xiàn)在提起還覺得復雜。里面有個越軍少將叫黎馬良,他是親身參加過的人,后來公開給中國軍隊打分,說滿分10分的話,美軍能拿9分,中國軍隊只夠5分。
黎馬良1950年生在清化省農貢縣,那地方是農村,歷史上就是抗擊外敵的熱點,抗法抗美都沖在前頭。他家里條件一般,從小就見識過戰(zhàn)爭的影響。1967年他17歲就參軍,進了越南人民軍,直接上抗美前線。
那幾年他在叢林里帶小隊搞伏擊,專門針對美軍補給線下手,戰(zhàn)績不錯。1971年他因為這些表現(xiàn)得了人民武裝力量英雄稱號,這是越南軍里頂級的認可??姑澜Y束后,他沒退役,繼續(xù)在軍中升職。
1979年中越沖突爆發(fā),他被派到邊境指揮,主要是諒山和高平方向,對著中國軍隊打了幾個硬仗。后來他退役,當上越南軍事歷史博物館館長,專門研究歷史檔案,成了越軍里少見敢聊中越戰(zhàn)爭的人。他的經歷跨了兩場大戰(zhàn),從抗美到中越,算得上活歷史。
他的這個評分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基于在中越邊境上的親眼所見。他覺得中國軍隊打法有點老套,主要靠人多往前推,這在山地林區(qū)不靈光。諒山那邊,越軍守著地形優(yōu)勢,以少對多頂住了幾波進攻。中國部隊協(xié)調起來費勁,容易卡在狹窄地帶。
相比之下,美軍在越南戰(zhàn)爭時用機動戰(zhàn)術,靈活性強得多。黎馬良拿這個對比,說中國軍隊在這點上差遠了。當然,他也承認中國炮兵火力猛,高平戰(zhàn)役時炮擊密度大,越軍陣地被壓得抬不起頭。這方面中國不輸美軍,但整體拉分了。
另一個點是紀律問題。黎馬良說中國軍隊進了越南地盤,有些部隊管不住,占村子后拿東西砸設備,搞得當?shù)厝嗽孤曒d道。美軍在越南時紀律表面上嚴些,至少沒這么亂套。當然,戰(zhàn)爭哪邊都有亂象,美軍也有黑點像美萊村事件,但黎馬良挑好的說,忽略了那些。
空軍方面,他直接給中國零分,因為1979年那仗中國空軍基本沒出場,越軍有蘇聯(lián)支援的米格機和從南越繳的飛機,還能飛幾趟。中國指揮部估計是裝備跟不上,不敢上。這跟美軍鋪天蓋地的空襲比,差距明顯。
從越南人角度,這評分有道理。那時候中越關系從兄弟變對手,越南靠蘇聯(lián),中國咽不下氣,直接動手。戰(zhàn)爭打了10年,雙方死傷重,仇恨深。黎馬良作為越軍,自然對中國軍隊有情緒,評分低點正常。他給美軍高分,可能因為美軍裝備技術牛,雖然最后撤了,但給越軍留下的印象是強悍對手。拿美軍當標桿,多少有點襯托中國軍隊的短板。
不過,越南國內對黎馬良的話意見分歧大。有些老兵和專家覺得他吹過頭了。1979年2月17日中國開打,越軍邊境城市丟了不少,老街高平諒山都一度被占。說以少勝多聽著解氣,但其實越軍靠地形和蘇聯(lián)援助死扛,中國撤軍后才收復。
黎馬良沒提中國快速動員和后勤這些實力,偏向了點。美軍9分也有水分,美軍在越南裝備先進,但最終沒贏,拿巔峰比中國不公允。
也有人支持黎馬良,說他打過仗,知道弱點在哪。戰(zhàn)術僵化、紀律散、空軍弱,這些是那時候中國軍隊的痛處。他敢說出來,還承認炮兵強,算客觀。越南軍界拿他的話復盤,提醒后輩注意現(xiàn)代戰(zhàn)爭變化。
退役后,黎馬良在博物館工作,翻檔案寫文章書,記錄越南軍隊在中越戰(zhàn)爭的經驗教訓。這些東西進了教科書,成了軍事教育材料。他住在河內,偶爾回清化老家,生活低調。到2025年,他還健在,時不時在會上或電視露面。他的話在越南軍界吵得熱鬧,尤其現(xiàn)在越南跟周邊關系敏感,又被翻出來討論。
整體說,黎馬良的5分和9分聽著扎心,但從越南視角,有他的邏輯。中國軍隊那時沒發(fā)揮全水平,戰(zhàn)術裝備紀律有短板,被戰(zhàn)場老手挑刺正常。但評分帶主觀,沒完全公平。美軍高分懸,中國低分狠。從越南看,這是對敵人的復盤,帶著情緒。從歷史看,能照出當年不足。越南人聊這個,總覺得復雜,既有自豪,又有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