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一小伙走進廣州一餐館遞給老板100元,盡管老板一直婉拒,小伙堅持要給。原來3個月前,小伙曾蓬頭垢面地走進店里三次,每次老板都免費打了飯菜給他,還勸他好好生活,沒想到自己一句勸說,讓小伙“脫胎換骨”。
老板娘羅女士告訴記者,她和丈夫胡先生去年7月在廣州花都區(qū)開了一家快餐店,因人流較大,不時會遇到困難的人上門求助。
羅女士介紹,小伙一共來過店里三次。羅女士回憶,第一次是今年7月,當時他身無分文,胡先生二話不說為他打了一份飯菜。第二次來時,小伙與羅女士聊了幾句,她關(guān)心地詢問是否遇到困難,并嘗試聯(lián)系其家人,雖未接通電話,但之后小伙的姐姐回電并想支付飯錢,被他們婉拒。
8月2日下午3時許的監(jiān)控視頻顯示,當時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伙前來索要米袋準備撿廢品。羅女士不僅提供了米袋和飯菜,還耐心開導(dǎo)他:“這樣子活著有什么意思,不要自殺,也不要做違法的事情。幫你一次是一次,希望這個坎能快點過去。”
令人意外的是,10月13日那晚,曾經(jīng)蓬頭垢面的小伙衣著整潔、騎著自行車而來,不僅表達感謝,還執(zhí)意留下100元作為回報。
“很意外的,沒想到自己不經(jīng)意的勸說,讓他有所改變?!绷_女士感慨,他們從未圖求回報,只是出于善意伸出援手,卻不經(jīng)意間用言語溫暖了一個身處困境的人,最終也收獲了這份感動。
羅女士表示,人生中會遇到很多人,在力所能及時幫助弱者,是一種善意的傳遞。她認為,世間的驚喜和好運,往往源于自己積攢的善良與人品。她和丈夫都是熱心腸的人,正是這份共同的善良讓兩人走在了一起,也讓他們堅信:身體康健、心有所愛、善待他人,一切美好終將在路上。
來源:廣州日報、九派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