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Nameless & 635
審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編輯:Nameless
優(yōu)秀的live多如牛毛,但上萬個神人合唱春日影可能這輩子就這一次。你可以不去asl,可以不去bml,可以不去本家one man,但你不能錯過上海雞狗對邦。感受人類動物本能,參與原始靈魂共振。我,在梅奔等你。
10.11和10.12注定是讓邦多利粉絲難忘的兩天,系列目前最火的兩支樂隊Mygo和Mujica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進行了對邦表演,編輯部里好幾個在現場曬圖嘲諷我們,很可惜因為種種原因筆者沒有參加這場數萬人的靈魂共振,只能以淚洗面。
掛一條場外野狗
哎,不過你怎么知道我去了4.26和4.27在日本橫濱K-Arena舉辦的MyGO!!!!!×Ave Mujica 合同ライブ「わかれ道の、その先へ」呢?
(當然,并未出現萬人合唱《春日影》)
看到返圖中C團演唱《春日影》臺下的綠色熒光棒海挺震撼我的,或許這就是全開舞臺帶來的優(yōu)點吧。當時在橫K由于是單向舞臺且三層觀眾席高低差巨大,無法感受到在梅奔像海一樣的應援熒光棒。我覺得如果我在現場的話應該也會情不自禁地合唱(橫K我也小聲合唱了一點)。
老中這邊感受萬人合唱《春日影》體驗靈魂的共振,傳到日本則變成了一種論戰(zhàn)。
不少哈基日覺得合唱是對臺上表演者的不尊重,老中完全不懂應援文化。當然這種觀點被不少人反駁,有哈基日仗著自己老資歷開始擺譜,沒想到遇到了更老的資歷,瞬間變成了蝸牛,真是可笑可笑啊。
當然也有不少人覺得應援文化就該入鄉(xiāng)隨俗,只要能讓表演者感受到臺下觀眾的熱情就是好的應援,合唱也是一種表達喜愛的方式。
甚至有頻道開啟了是否應該合唱的投票,結果還挺令人驚訝的,支持合唱的要比不支持的略多一些,不像老日的作風啊。
武士道社長木谷高明發(fā)推表示自己也喜歡這種合唱的應援文化。我說總座高見。
作為一個參加過國內live也參加過日本live的小資歷,也想借此來聊聊老中和老日相似但又不同的live應援文化。目前中國live應援文化(僅限于日音)源自日本但又加入了自己的特色,處于一個勃勃生機、萬物競發(fā)的境界。他們那叫莫扎,咱這叫莫扎特。
日本的live應援文化經過數十年的發(fā)展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l(fā)ive規(guī)則”,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按照規(guī)則進行應援,高度的儀式化、體系化。日式應援有一套完整的術語和動作體系,“打call”(不同方式揮動熒光棒)“Wota藝”(熒光棒跳舞)“call本(歌曲應援指南)”“MIX”(集體喊口號)等等都屬于日式應援的體系之內。
不同類型的live又會對這些應援行為進行限制,復雜的Wota藝因為動作幅度過大會妨礙他人觀看逐漸的從主流live退出(國內甩手居多)。MIX大多也被歸類為厄介行為,在官方演唱會上會被禁止,當然你想喊也沒人能攔著你?!帮L火輪”(將熒光棒舉過頭頂進行旋轉)在一些live也會被禁止甚至會被老日在推特上掛出來。目前Mujica日本live已經禁止任何熒光棒入場,只允許使用官方的“手環(huán)”,未來其他live是否會跟進尚不清楚。
如果你想享受一場日式live,打call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根據不同姿勢有【里打】【里跳】【前揮】【快揮】【上舉】等等方式,可以根據老資歷制作的call本觀摩學習。
除了個別需要特定動作的歌曲外,例如《STAR BEAT! 》《ティアドロップス》的特殊變色,《影色舞》左右揮舞棒子,其余大多跟著歌曲憑感覺揮棒子總是沒有錯的。什么?不想揮棒子?那就快來看RAS的演出吧,帶給你極致的甩頭快感。
同時日式live基本上觀眾都會全程站立,即便是指定席位也同樣如此。關燈就站在前兩年國內也是討論的對象,不少人會攻擊這種行為,不過隨著日式live在老中的頻繁活動這種聲音也變得越來越小了,畢竟只有站著才能體驗到最純正的應援文化,今年BMLday1給我站爽了,誰懂逛了一天BW晚上又連著站2個小時的快樂。
與狂熱應援相反的則是“地藏”,“地藏”直譯是“地藏菩薩”,在日本Live文化中,它用來比喻那些在演唱會現場像佛像一樣站立不動、沉默不語、幾乎沒有任何反應的觀眾。國內則是多指那些坐著不動,玩手機不專心看表演的觀眾,帶貶義。
老中的日音應援文化本身就是學習的日本,所以基本相同(除了永遠喊不起的安可)。我這里指的是日音應援,至于內娛那就不是我能說清楚的事情了,燈牌這東西還是太過于先進了。不過得益于上次上海PPP演唱會,有一部分邦批學習到了內娛的燈牌文化,整出了燈牌對抗服,學習先進經驗了屬于是。不過燈牌還是別學了,轉轉風火輪得了。
中日日音應援最大的區(qū)別還是合唱環(huán)節(jié),如果參加過二偶聲優(yōu)的fan meeting的話,只要涉及到中日觀眾有什么差異,基本上都會說中國觀眾合唱聲音很大,這是在日本完全見不到的場景。也有不少二偶live的MC環(huán)節(jié)也會說觀眾的合唱聲出現在自己的耳返里面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在日本的文化語境中,Live被視作表演者展示藝術成果的“神圣時刻”。觀眾的角色是“欣賞者”和“接收者”,而非“共同創(chuàng)造者”,除了需要合唱的歌曲,老日會應援但絕對不會參與演出。在他們的思維中花錢是為了聽歌手唱,而不是聽身邊的觀眾唱。同時日本live都會出BD(藍光光碟),大規(guī)模跟唱會影響現場的收音。
最主要的還是在老日的社會中“不打擾其他人”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行為準則,跟唱可能會擋住你身后或身旁想認真聽歌的觀眾的耳朵,這是一種“迷惑行為”(令人困惑、打擾他人的行為)。在老日你得學會“讀空氣”,就像我上次因為不知道電梯要靠左站,在出電車的時候站在了右邊,反應過來的時候身后已經站著有2.3個人了,老日并不會上來拍你肩膀或者叫你讓出通道,只會默默的站在你身后等你自己讓開,這讓我當時還挺尷尬的。
在老中合唱則是能直接表達對歌曲的熱愛,并能創(chuàng)造出震撼的現場效果,比如這次的萬人合唱《春日影》,就問你震不震撼就完事了。歌手也鼓勵這種行為,比如我喜歡的指揮家伍佰老師,每場表演都會變成大合唱。而且官方并沒有規(guī)定禁止合唱,所以一句話,在老中,大大方方唱。
至于為什么是《春日影》?我覺得大概是因為老中對《春日影》有特殊的情愫,每次來開live場外都會有合唱環(huán)節(jié),已經成為了定番,而且下一次能在live現場聽到《春日影》都不知道是啥時候,此時不唱更待何時。
就像老登說的那樣“關于《春日影》大合唱,大家一直有些爭議,但我個人覺得入鄉(xiāng)隨俗也無妨?!睉幕⒉皇侵挥幸环N,只要能表達出自己的愛,那便是好的。
不過國內應援文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本次雞狗對邦盜攝現象非常嚴重,連官方都發(fā)了公告希望觀眾好好體驗live不要盜攝。
但光從心情上來說,我想來到現場的人應該都確實能理解盜攝的觀眾,國內live真的是太少了,而且不少都是從天南海北來到上海,很多人也都是第一次參加live,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不允許拍照。
老日的自覺也源自數之不盡的live次數,日本那邊除了數字系列的演出,樂隊還會有大大小小的巡演,況且日本就這么大點地方,只要想看總會有l(wèi)ive看。
中國就不一樣了,每一次live都是可遇不可求,自然想留下一些照片視頻紀念。不過這種行為畢竟是官方明令禁止的,我還是希望觀眾能好好享受音樂不盜攝,這才是對她們最好的應援。
解決方案也很簡單,多來多開!只要次數足夠多自然就不想盜攝了,聽見了嗎,武士道。目前許多日音在老中開都會有專門的拍照錄像環(huán)節(jié),我相信在未來這種環(huán)節(jié)肯定會越來越多的,入鄉(xiāng)隨俗嘛。
化棒泡酒算不算老中對日本文化的創(chuàng)新?
致最瘋狂的雞狗對邦,我們下一場live再見。
【真·小資歷怎么看雞狗對邦?】
編輯:635
沒錯,我就是那個發(fā)現場圖嘲諷nameless的家伙。當然并沒有嘲諷的意思,為什么要說這么壞心眼的話(墨提斯餅干)
先說明一下疊個甲,nameless雖然在上面的文章里自稱小資歷,但本人才是真小資歷,真第一次跑one man live,梅奔這么大的場子也是真的第一次進,和nameless這樣一年跑三五次現地的?比大概就像鼠鼠見到三葉蟲。另外也確實是被MyGO引來的,說是ylg也認了。
跑live現場對我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像自己做無料換無料,第一次參花籃,體驗開場前的一些應援文化(,以前都只是有所耳聞,真到現場就跟仁菜進了東京站一樣。
↑這是我自制的無料
雞狗對邦的預熱區(qū)域主要是在世博源3區(qū),這里樓頂有花籃,樓里有官方快閃店和無料交換區(qū),人流量非常大,也因此能看到各自精致的邦學姐和千篇一律的邦學長,還有一人帶好幾個(棉花)娃的、背大小痛包的、拉大旗的、穿印著nsy大頭法披的、吉他英雄、貝斯英雄、甚至薩克斯英雄都有。這種氛圍,是只有真正置身在這樣一個大的混沌里隨波逐流才能真正體會的。
以及……少不了最喜聞樂見的甩手環(huán)節(jié)。有人拿這個說事,我的評價是這是日系二偶live不得不品的一環(huán),跟你們這些不看live不跑現場的說不明白。
這次很幸運和一位老資歷友友搶到1580的票,在西區(qū)內場看臺,這視野很是好,甚至能很清楚的看到我主人(確信)要用的架子鼓。
↑主人的(確信)架子鼓,攝于開場前
至于現場,我只能說任何試圖用語言去形容的嘗試都是無力的。我d1這天第一首歌是《聿日箋秋》,不知是不是音響調校的問題,吉他聲音大的甚至蓋過了羊姐的歌聲,但到了后面,我發(fā)現自己怎么在應援棒海里漂啊,那些平日在耳機里、在車子音響里聽到的旋律,就好像是在自己身體里奏響的一樣,C團《春日影》隨著祥子的琴聲流溢,《顏》開頭的貝斯與心跳同頻,李子的歌聲就和在CD里聽到的一樣數值怪,還有最后挨拶環(huán)節(jié)雞團的有愛互動,還有,還有……真的,我只能說,兄弟,有空一定要不顧一切的沖一趟現場吧!
↑圖源:梅奔中心小紅書
當然,這次雖說是梅奔全開、360°旋轉舞臺,但我這個席位看了大半場nsy背影,包括喵夢摘面具小劇場、C團春日影這些都好了206看臺的?。再加上音響的問題,我罵一句E***是投注不過分吧?
誰能想到在這大部分時間
看到的是背影或者側面
沒錯,我罵的就是厄介(EJie)!你不會以為我罵的是別的什么吧。這次我在現場體感還是很好的,只是不知道為什么結束之后討論的都是些厄介的事。
厄介一詞來自日語,泛指那些干擾正常演出的行為。比如,有人把開場前甩手的視頻配上“想想他們的父母”這樣的標題,我是不贊成的,首先甩手是在花籃區(qū)這樣一個已經借用了的場地,并沒有在路邊或者什么一般意義上的公共場所,更不存在擾民,沒有打擾到外人那就不是厄介。這就是日系二偶live前肯定有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有我還覺得欠點味。
至于d2有人在山頂席開孔雀這事,那就是典型的厄介,因為在舞臺上來看效果可能是這樣的↓
爭議最大的合唱,我贊成nameless在上文的觀點,合唱《春日影》是老中表達認可的形式,再加上nsy們唱歌的時候都戴著耳返,基本不存在干擾演出的可能;至于聽歌的體驗這塊,合唱又怎么不是一種新的體驗呢?不信可以對比一下“天球”的錄音室版本,缺了和聲那種現場合唱的感覺就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在中國就大大方方唱,最好把詞都學會,也應該知道哪幾首歌的哪些部分應該合唱,畢竟從理論上說“天球”是真該合唱的。
要說唯一影響我體驗的就是盜攝。確實d1在演唱期間能不時看到應援棒當中突然亮起一個長方形的手機屏幕,CM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拍的就更多了。誠如nameless在上文中提到的那樣,這次live對很多人而言是有紀念意義的,可能大部分人拍下來是想留個回憶,但也并不少見有人把大倍率放大造成的畸變P成鬼圖表情包四處傳播的,試想下鬼圖被nsy本人看到會不會真就不來中國了?
我知道日方那邊對版權、對錄像流出這塊看的很重,但國內看live確實不如在日本方便也是事實?;蛟S官方可以放一些切片、官攝之類的供大家回憶,或者設置拍照錄像環(huán)節(jié),去年小孩姐來的時候就有。至少我看完live這么多天以來,緩解戒斷的唯一途徑就是點開一個又一個盜攝的圖片和小視頻,甚至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有些盜攝效果相當之好,回憶nsy們的營業(yè)和笑顏真的,完全是通過盜攝,是不是也挺無奈的呢?IP并不是完全捂在手里才有價值……吧?
比如d2這一幕,還有第一天的團魂
這次我也看到了所謂之老資歷和小資歷之間的矛盾。老資歷覺得小資歷不守規(guī)矩、啥都不懂、教了不學,小資歷覺得老資歷擺架子、被日本人規(guī)訓。我作為一個小資歷也確實想說,一些老資歷在講話之前有沒有組織培訓下軍call、打印下call本,有時間拉旗子辱罵某up主卻沒有打個注意事項拉一拉?小資歷也不是生下來就會喊液態(tài)噶,學厄介那一套當家虎卻不知學的都是地下藝糟粕。想被nsy特定,就用大人的方式站到她面前,而不是像幼兒園小朋友那樣靠作怪來吸引老師的注意。
↑比如
就像nameless說的,國內應援文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我的認知里,應援文化大概就是2013年LoveLive!追水團、繆團那批人引進,到今天不少當年的骨干大概已經成家立業(yè),再加上疫情的打斷,MyGO的爆火,國內的應援群體大概就是一個新老交替的階段,有矛盾和認知上的差別在所難免,但也就和這次的合唱一樣,向前一步或許可以是中國特色的應援文化產生的一個契機,但向后一步的可能也并非沒有。
大道理誰都會說,小資歷搞懂厄介、家虎、甩手、wota藝大概就能從從容容看完一場live,老資歷多少也不要覺得看live那些事是什么常識,就像nameless說的一樣,就算在日本那也是從無數live中形成的,就像我在今年BML的時候是真以為歌唱完就可以拍了,連CM是什么都不知道。
你怎么知道我吃了蜜柑同款小籠包
總之,分歧路口也是前路,有你有我就不迷茫。致最瘋狂的雞狗對邦,致最好的下一場live。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情報姬 獲得更多一手資訊
也歡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郵箱:crsq477@163.com
點擊這里,給我好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