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原本因中東局勢瀕臨取消的峰會,卻被朱拉尼強行推進為一場“換人”交易,他帶著重磅“見面禮”飛赴莫斯科,要和普京談一筆劃時代的買賣。
俄軍重返敘利亞,換阿薩德的人頭,聽起來像開玩笑,但背后的算盤并不輕松:到底是普京心軟,還是朱拉尼押錯了注?
這趟朱拉尼的“突襲”莫斯科,可不是為了談風涼話。他不等“俄羅斯阿拉伯峰會”另定日期,干脆單刀赴會,直接敲響克里姆林宮的大門。
目的很明確:他想讓俄軍正式重返敘利亞,作為重建國家、維系秩序的“安全錨”,別誤會,這可不是免費送地盤。
朱拉尼開出的是一份雙贏的“大禮包”:俄軍不僅可以繼續(xù)使用塔爾圖斯海軍基地、赫邁米姆空軍基地,還能在敘利亞新一輪政治重構中占據“合法軍力”的位置。
這兩個基地,對俄羅斯來說,可不是普通的駐點,而是中東棋盤上最重要的戰(zhàn)略支點之一,路透社早就指出,塔爾圖斯是俄羅斯在地中海的不沉航母,而赫邁米姆則是俄空軍在中東的“空中堡壘”。
為什么朱拉尼愿意冒這個險?說到底,是被西方“晾”得太久,敘外交部已經公開表達不滿,認為歐美國家嘴上說援助,實際上卻把敘當成了“燙手山芋”,眼看著國內經濟崩塌、重建無力,朱拉尼只能轉身向東,寄希望于普京的“實用主義”。
但朱拉尼這趟俄行,真正想換的,不只是基地和重建資金,他最想要的,是普京松口,把阿薩德交出來。
這是一個政治大難題,朱拉尼掌權以來,口口聲聲承諾要對阿薩德進行審判,敘利亞新政府也已經發(fā)出正式通緝令,放話“絕不讓戰(zhàn)爭時期的罪責被遺忘”。
這話說出口,就像把自己釘在了十字架上,現(xiàn)在如果收不回阿薩德,國內民意、反對派、國際觀察者都不會買賬。
可問題是,阿薩德如今正在俄羅斯“避風頭”,俄外長拉夫羅夫已經明確說了,俄羅斯不會讓阿薩德成為“卡扎菲第二”,他們不接受那種“西方主導下的司法處決”。
在普京看來,阿薩德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筆政治資產,是俄羅斯在敘利亞投入十年資源和軍事力量換來的“戰(zhàn)果”,引渡他,就意味著俄羅斯默認自己過去十年的中東政策失敗,普京這口氣,咽不下去。
俄媒分析得更直白:阿薩德的存在,是俄羅斯在中東維持影響力的“最后一張王牌”,一旦交人,不光是敘利亞,連伊朗、黎巴嫩、也門等地的親俄勢力都會產生動搖,這不是政治妥協(xié),這是地緣崩盤。
朱拉尼想要阿薩德,但又離不開俄羅斯的安全保護,而普京要保阿薩德,也需要敘政府的“合法性”來維持駐軍的合理性,尷尬的是,雙方都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卻又都不敢踩得太死。
克里姆林宮內部其實也在考慮“折中方案”,比如,允許俄羅斯部分撤軍,換取敘政府在引渡問題上暫時擱置;或者通過經濟援助、能源合作讓朱拉尼“轉移注意力”。
而朱拉尼這邊,也不是鐵板一塊,他最近在一場內部會議上松口說:“追究歷史責任,要考慮現(xiàn)實代價?!?/p>
這句話,被不少分析人士解讀為“留了后路”,也許他并不真的打算把阿薩德送上審判臺,只是要一個“象征性成果”。
從環(huán)球時報等多方報道來看,朱拉尼的策略是“先穩(wěn)住普京,再慢慢做局”,他知道,普京不可能在明面上交人,但如果能在敘國內實現(xiàn)政治清洗、削弱阿薩德殘余勢力,那也算是變相完成承諾。
朱拉尼和普京的這場會面,表面上是“送基地換人”,實則是一次中東地緣政治的大洗牌,從敵對到合作,從戰(zhàn)場到談判桌,敘利亞的劇本正在被重寫。
如果這場交易真的成立,西方在中東的干預模式可能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但問題也遠沒有結束,阿薩德這個“定時炸彈”,就算被藏起來,也總有一天會被重新提起。
朱拉尼押寶普京,能換來短期的安穩(wěn),但未來能不能穩(wěn)得住,還得看這盤棋,誰能忍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