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警21559艇在南沙群島鐵線礁依法驅離菲律賓3002、3003號公務船,這場看似常規(guī)的執(zhí)法行動在24小時內迅速演變?yōu)閲H焦點——美國、英國、日本及歐盟駐菲使館同步發(fā)表聲明譴責中國,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fā)言人皮戈特更援引《美菲共同防御條約》第四條,暗示可能將中國海警的執(zhí)法行為曲解為“武裝攻擊”。
菲方聲稱執(zhí)行“保護漁民”任務,但其3003號船在遭水炮警告后,故意以危險航向逼近中國海警船導致擦碰,隨后立即通過國際媒體渲染“中國暴力執(zhí)法”。這種操作模式與2024年9月仙賓礁事件如出一轍:當時菲方船只主動撞擊中方艦艇受損后,美國國務院24小時內便宣稱該事件觸發(fā)《美菲共同防御條約》適用條件。2025年5月菲中期選舉后,馬科斯政府因防洪工程貪腐案、退伍軍官政變傳聞及救災不力等問題支持率暴跌,急需通過南海沖突轉移矛盾。而美國則精準抓住這一契機,通過“承諾防御”誘導菲律賓持續(xù)挑釁,為干預南海制造法律抓手——正如美國代表在2025年5月聯(lián)合國安理會上公然要求“不許中方反制菲律賓”所暴露的戰(zhàn)略意圖。
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法律武器化”策略尤為危險。皮戈特強調條約適用于“南海任何地點”的表述,刻意模糊了1951年簽約時菲律賓尚未聲索南沙群島主權的歷史事實。這種扭曲國際法的行為,實則是為軍事介入鋪路。值得玩味的是,盡管美國言辭激烈,其行動卻始終停留在“口頭威懾”層面。2025年10月15日鐵線礁沖突后,美軍并未如條約所言的立即增兵南海,反而通過媒體放風稱“需評估事態(tài)”。這種“光打雷不下雨”的做派,暴露出美國既要利用菲律賓消耗中國,又避免直接卷入沖突的兩面性——畢竟在仙賓礁對峙中,中國055型萬噸驅逐艦的現(xiàn)身已讓菲方軍艦未戰(zhàn)先怯,美軍清楚在南海與中國硬碰硬的代價。
中國應對混合戰(zhàn)的策略則顯現(xiàn)出“剛柔并濟”的特質。在硬實力層面,海警21559艇對菲船的果斷處置,以及仙賓礁事件中22型導彈艇的高速機動攔截,體現(xiàn)了對突發(fā)挑釁的即時反制能力。更關鍵的是法律層面的主動出擊:中方對菲方提起的1萬億元生態(tài)賠償訴訟,直指其長期非法坐灘軍艦對珊瑚礁的破壞。這種“以國際法反制”的策略,有效抵消了西方在輿論場的道德指控。而耿爽大使在聯(lián)合國“賊喊捉賊”的反擊,則揭穿了美國所謂“航行自由”的本質——2025年僅上半年,美軍艦機在南?;顒哟螖?shù)同比增加37%,其中60%行動伴有電子偵察或模擬攻擊訓練。
當前南海局勢的本質,是美國通過菲律賓代理人實施的“成本強加”戰(zhàn)略。菲方百艘船只同時沖擊黃巖島、仙賓礁的“蜂群戰(zhàn)術”,配合西方媒體對中國“海上霸凌”的標簽化報道,旨在消耗中國的外交與軍事資源。但馬科斯政府顯然低估了中國的反制智慧:當菲海軍“安東尼奧·盧納”號護衛(wèi)艦試圖為民間船隊護航時,解放軍以一艘055大驅配合無人艇群實施“非接觸式包圍”,既避免直接交火,又達成戰(zhàn)略威懾。這種“斗而不破”的應對,使得美國精心設計的出兵借口始終難以兌現(xi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