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大學里面學習踏實認真,做事聽話、守規(guī)矩,還特別努力上進,那么恭喜你,你在大學里面一定混不好。記住一句話:“努力”是一種典型的學生思維的表現(xiàn),它不僅不能幫助你離目標越來越近,還只會讓你越來越內(nèi)耗。但如果你能越早掌握三個高級的思維方式,你在大學四年里能拿到的機會也就更多。
第一個思維叫做終點思維。你用正常邏輯得不到答案的事情,或者讓你感到焦慮和迷茫的事情,只要從終點反推回來,就一定能找到答案。比方說,“我要不要考研?考什么學校?這個學歷能給我?guī)矶啻蟮氖找妫恐挡恢档梦一◣啄甑臅r間和精力去做?”
你用常規(guī)思維去思考,基本是無解的,因為你壓根兒就沒有經(jīng)歷過。不管什么學校,考研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獲得錢多、穩(wěn)定性強、發(fā)展前景好的就業(yè)平臺和崗位。那我們就直接去這些優(yōu)質(zhì)企業(yè)的校園招聘官網(wǎng)上,看看他們秋招去哪些學校開宣講會、有哪些專業(yè)相關(guān)的崗位、待遇怎么樣,篩選出你意向單位參與校招的學校名單,再結(jié)合你備考的難度,就可以明確自己的考研目標。通過這種反向推導的方式,你往往就能得到最優(yōu)解。
第二個思維叫做換位思維。大學中越有價值的資源、機會,名額也就越少,而換位思維可以讓你在競爭中牢牢抓住每一次機會。我拿競選班委打個比方:如果你的競爭對手已經(jīng)提前做了軍訓階段的臨時負責人,并且已經(jīng)拉了近半個班同學的票,你認為你還有沒有機會在競選中逆襲?我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的同學,并且?guī)退晒δ嬉u拿到了職位。
具體做了三件事:
第一,讓他在競選前收集整理一些有價值的學習資源,持續(xù)分享到班級群里;
第二,把競選稿中“畫的大餅”全部改成實際可落地的工作計劃;
第三,讓他在結(jié)果正式出來之前,主動承擔起學委的工作。
我是怎么知道這么做一定能成呢?
答案是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如果我是投票人,我一定會把票投給那個給我?guī)韺嵸|(zhì)性幫助的人,而不是只會畫大餅、拉關(guān)系的人。在任何競爭中,換位到?jīng)Q策者的角度,思考清楚他們需要什么價值,并且用實際行動證明你具備這樣的價值,機會就一定是屬于你的。
第三個思維叫做杠桿思維。在大學中,做起來越困難的事情,就越不要去親力親為。通過不斷試錯來找對的答案,是一種非常容易內(nèi)耗的笨辦法,而杠桿思維則是通過找到對的支點,用最小的精力產(chǎn)出最大的成果。
比方說,你想在考試中拿高績點,與其把大量時間投入到復(fù)習備考中,不如去找上一屆的高分學姐在考前給你進行指導;你想要發(fā)論文保研,與其自己去琢磨研究方向,不如去科研組導師那兒找一個成熟的項目去做拓展。找到對的支點,就能讓你花更少的精力辦成更大的事兒。
如果說你能吃透我上面說的三個思維模型,并且在大學學業(yè)生涯中靈活運用,那你在任何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中,不說降維打擊,也一定能夠事半功倍地拿到你理想的結(jié)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